1. > 智能数码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七步之才的人物是谁?

曹植

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父亲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曹植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一心想害死他。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前来,要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以证明他的才华。如果作不出,就等于是欺君,要把他处死。曹植知道曹丕存心加害自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东汉时期整个社会动荡,虽然后来三国归晋,才总算是结束了这种战乱,但是作为文学家的曹植,他尽管出身于军阀世家,可是他并不留恋于权利,反而是醉心于文学,府中更是养了一大批的文人,这也使得称帝后的曹丕很不满,他害怕曹植会与自己为敌人。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下一首诗,这对于才高八斗的曹植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

七步之才的人物是曹植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七步之才是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他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才华出众,深受曹操的喜爱,曾几次想立其为魏世子,因此遭到曹丕的记恨。

曹丕即位后,想要处死曹植,但又苦无理由,一天他召来来曹植,命令其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而且对诗作也有严格的要求,诗的主题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不可有兄弟二字,曹植不到起步就将诗做好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大为愧疚,最终放过了曹植,只贬其为安乡侯。

七步之才是曹植,以七步成诗

七步之才的人物是曹操的儿子曹植。

煮豆烧萁的有关人物是谁?

煮豆燃豆萁的典故出在三国时期。曹丕称帝后,因为忌惮兄弟曹植的才华和影响力,想除掉曹植。有一天他找来曹植,对曹植说:“听说你才高八斗,我要求你在七步的时间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你。”

曹植很悲愤,真的在走了七步后作出了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很惭愧,从此再也不刁难曹植。

中国历史上十大汉奸有哪些?

一、汪精卫

汪精卫是卖国求荣的最大代表,抗日战争时期,道貌岸然的汪精卫嘴上说着要抗日,但是心里却在偷奸耍滑对日军恐惧到了骨子里。1938年12月,汪精卫带着老蒋党内的一些要员逃离了重庆,并公然发表声明讨好敌人,认为日本迫害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帮助中国独立。半年抗战中,汪精卫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高达210万。如此十恶不赦的大汉奸真是史无前例,这种卖国求荣的卑鄙小人注定遗臭万年,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二、周佛海

周佛海虽然不及汪精卫可恨,但他的行径也好不到哪儿去。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他在“一大”之后以交不起每个月20元的党费为由判离党,并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状元中委,后来这个反复无常的卑鄙的小人又故技重施判离了蒋介石投靠了汪精卫和日本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叛变注定让他不会有好下场,最终周佛海被软禁暴死在监狱里。

三、陈公博

陈公博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最终却背叛了党组织,加入了国民党。后来追随汪精卫投靠日本人,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陈公博落得个叛国罪被枪决。探析陈公博一生变化多端的政治面貌和最终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命运,无不给世人以深刻的沉思和警示。

四、丁默邨

这位大特务卖国秋容投靠日寇,成为日本特工队伍中的一员,并与汪精卫联手捕杀共产党和抗日志士,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抗战期间叛投日本侵略者,组建76号特工总部,血腥镇压爱国志士。最终也自食恶果,46岁被执行枪决。

五、王克敏

王克敏是清末留洋的举人,不仅不帮助国家反而在抗战爆发后直接投靠了日寇,并在汪伪政府和汉奸组织“新民会”担任要职,发表反动言论,抗战胜利后,王克敏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5年12月25日于狱中自杀身亡。

六、陈璧君

她是汪精卫的妻子,九一八事变之后,陈璧君积极支持汪精卫的亲日政策,头也不回地投靠日军,最终落得个终身监禁的下场。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时年67岁。

七、李士群

原本李士群和妻子都是共产党员,但最终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叛变,收集情报残害抗日军民。1943年,军统局长戴笠下令已被策反的汪伪政府三号人物周佛海设计利用日本特高课将李士群毒死,终年38岁。

八、胡兰成

他是张爱玲的前夫,一身才华却不干正事,成为汪精卫的智囊,为汪精卫写了无数卖国社论,企图洗刷其卖国行径,被排挤出去之后又为日本人出谋划策,注定受世人唾骂。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1981年7月25日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

九、傅筱庵

傅筱庵公开叛国投靠日本人,并被日本人委任为上海市长。最终死在自己亲信的菜刀下,也算是罪有应得。他是一个心贪手辣的家伙,依靠克扣工人的血汗收入,攒集了一笔钱,在浦东购置房产,出租得利。后又结识了上海在浦东占有大量房地产的严筱舫之子严子均,代严家兼管房地产的经租业务。

十、梁鸿志

这位汉奸在七七事变之后为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提供资源和物资。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人能够在中国长驱直入,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来自梁鸿志的协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要为选择付出代价,最终,梁鸿志被判处死刑。

第一名:秦桧。

对于秦桧,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咬牙切齿,恨不能食其皮肉,现在还在西湖边接受人们的唾骂。人们之所以恨他,不仅因为他秉承金主子之意,唆使宋高宗杀害了岳飞,更因为他极力阻住宋朝军民光复河山。秦桧诚为千古第一汉奸。

第二名:李鸿章。

李鸿章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不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出自他手,而且他极力主和,让西方人看轻我中国人,视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李中堂排在第二位可谓当之无愧。

第三名:袁世凯。

袁世凯能进前三甲,功劳应该是《二十一条》。正因为二十一条,5月19日那天便成为国耻日。

第四名:汪精卫。

可以说,除了秦桧外,人们最痛恨的应是汪精卫了。为了一己之私利,居然卖国求荣,不知道他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孙中山?

第五名:吴三桂。

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引清兵进关,从而让我中华民族呻吟于满清八旗铁蹄下,让我中华民族的血性和骨气散失殆尽,足可一叹。

第六名:慈禧。

对于慈禧这个老太婆,我最为不齿的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说出这样的话来,毫无疑问是个十足的大汉奸。而中国居然让这样的汉奸统治三十余年,也难怪中国会屡战屡败,屡屡签下卖国条约了。

第七名:石敬瑭。

石敬瑭之所以能进前十,不仅是因为他出卖燕云十六州,更是因为他向外族称“儿皇帝”,十足的奴颜。自从他出卖燕云十六州后,关外铁骑自从便可长驱直入,导致宋朝始终无力反击,宋朝之所以称为弱宋,很大一部分是拜石敬瑭所赐。

第八名:贾似道。

一提起贾道似这个汉奸,我就气不打一出来,我怀疑此人也是蒙古人的内奸,襄阳抗战五年,此人居然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南宋灭亡,此人实是罪魁祸首,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了。

第九名:周佛海。

此人的汉奸行径,早已被历史记下,无须多说。

第十名:陈公博。

此人虽也是汉奸,惜乎能量没有汪精卫的大,只能忝居末座了。

第一名:秦桧。

对于秦桧,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咬牙切齿,恨不能食其皮肉,现在还在西湖边接受人们的唾骂。人们之所以恨他,不仅因为他秉承金主子之意,唆使宋高宗杀害了岳飞,更因为他极力阻住宋朝军民光复河山。秦桧诚为千古第一汉奸。

第二名:李鸿章。

李鸿章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不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出自他手,而且他极力主和,让西方人看轻我中国人,视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李中堂排在第二位可谓当之无愧。

第三名:袁世凯。

袁世凯能进前三甲,功劳应该是《二十一条》。正因为二十一条,5月19日那天便成为国耻日。

第四名:汪精卫。

可以说,除了秦桧外,人们最痛恨的应是汪精卫了。为了一己之私利,居然卖国求荣,不知道他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孙中山?

第五名:吴三桂。

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引清兵进关,从而让我中华民族呻吟于满清八旗铁蹄下,让我中华民族的血性和骨气散失殆尽,足可一叹。

第六名:慈禧。

对于慈禧这个老太婆,我最为不齿的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说出这样的话来,毫无疑问是个十足的大汉奸。而中国居然让这样的汉奸统治三十余年,也难怪中国会屡战屡败,屡屡签下卖国条约了。

第七名:石敬瑭。

石敬瑭之所以能进前十,不仅是因为他出卖燕云十六州,更是因为他向外族称“儿皇帝”,十足的奴颜。自从他出卖燕云十六州后,关外铁骑自从便可长驱直入,导致宋朝始终无力反击,宋朝之所以称为弱宋,很大一部分是拜石敬瑭所赐。

第八名:贾似道。

一提起贾道似这个汉奸,我就气不打一出来,我怀疑此人也是蒙古人的内奸,襄阳抗战五年,此人居然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南宋灭亡,此人实是罪魁祸首,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了。

第九名:周佛海。

此人的汉奸行径,早已被历史记下,无须多说。

第十名:陈公博。

此人虽也是汉奸,惜乎能量没有汪精卫的大,只能忝居末座了。

汉奸一语,肇于汉初御胡,行于两宋抗金,复兴于清末列强侵华,大盛于伪满及抗日时期矣。

汉奸,据清人《汉奸辨》云"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 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至于宋之秦桧被此名号,亦于倭夷无关。到了清末江山沦为半殖民地时,媚美、英、法、意、葡、西诸列强之汉奸多矣。

回顾历史我们都知道有个“汉奸”角色,世人皆嗤之以鼻,不过你知道中国十大汉奸有谁吗?为什么他们会成为中国的汉奸?他们做了什么坏事?那他们的下场究竟如何?种种疑问困惑着大家,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开心中的困惑吧。

1.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汪氏出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为汪伪政权的主脑。

下场:1944年11月10日下午4时多,汪精卫因患多发性骨髓肿病在日本名古屋病死,终年62岁。

2.陈公博--汪伪政权第二号大汉奸、代理“主席”

自称“乱世能臣”的陈公博是一个富于多变的人物。他少年时就随父亲参加反清秘密会党的很多活动,决心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青年时期,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离共产党,参加国民党,从此便一生追随、效忠汪精卫。

大革命时期,他以国民党“左派”自诩。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拥汪反蒋的改组派代表人物。汪蒋合流后,他则成了蒋介石的座上客。抗战爆发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汪精卫伪政权的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一生在政治上变化多端,最下场: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汪伪政权日暮途穷。1945年8月25日,陈公博夫妇等人乘机秘密离开南京飞抵日本,10月3日又被强行引渡回南京,关押在老虎桥监狱。1946年2月,陈公博与陈璧君、褚民谊等三人被押往苏州狮子桥监狱关押。

下场:江苏高等法院在苏州道前街第一法庭对陈公博进行公开审判法官认为对陈公博应 “从重处断,以为叛国者戒”,并在判决书中指出:“陈公博通敌谋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6月4日,江苏高等法院奉命将陈公博在江苏第三监狱执行死刑。

3.周佛海--反复无常,三次叛变

中共一大闭幕后,周佛海准备同杨淑慧结婚。后因杨父反对,他带着杨淑慧于1921年11月再度前往日本就读。返回日本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1923年毕业回国。不久,他应邀来到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随着地位的变化,他与党的离心倾向日益加重,并散布对党的不满情绪。中共广州支部负责人对他进行了耐心批评和教育,帮助他认识错误。但他毫无悔改之意,后来竟公开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

下场:一个来月后,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快速严惩汉奸”的压力下,周佛海被软禁在重庆,后来又被移交南京监狱。1946年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判处周佛海死刑。由于蒋介石念其为重庆方面做过“贡献”,出面干预,才被减为无期徒刑,保住了脑袋。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发作暴死在南京老虎桥监狱。

4.梁鸿志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动下,在上海组织维新政府,并担任伪行政院长,卖国投敌。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持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敌占区和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任“行政院院长”,温宗尧任立法院长。“维新政府”成立后,立即与日本签订《华中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要纲》等一系列协定,使日本得以迅速控制华中经济,掠夺中国的资源和物资等。

下场: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梁鸿志携两妾、幼女逃往苏州。10月2日梁鸿志在苏州被捕,随即被解押上海,送到楚园里作了“楚囚”。在强大的社会舆论指责下,梁鸿志以汉奸叛国罪被判处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执行枪决,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5.傅筱庵

被“两代义仆”朱升源连砍数刀气绝身亡傅筱庵,浙江镇海人,曾出任北洋军政府高级顾问,1927年当选上海总商会会长。北伐军进军上海之前,他十分的不看好蒋介石,认为北伐军打不过孙传芳的直鲁联军,于是他将宝押给了孙传芳。没想到孙的直鲁联军在北伐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他也因支持军阀孙传芳而被蒋介石通缉,被迫离开上海逃往大连。也就是在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在盘算着寻找新的靠山,并开始与日本人暗通款曲。通过杜月笙的斡旋,南京国民政府撤销了对傅筱庵的通缉,傅筱庵得以返回上海。

下场:1940年10月11日凌晨,国民党军统局策动跟随他数十年的亲仆朱升源,趁其宴游回来倦睡之际,用菜刀砍毙。

6.殷汝耕--华北第一个傀儡伪政权主席

殷汝耕,浙江省平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并通过日籍妻子与日本军政界取得了联系。回国后,在各军阀之间进行投机活动,后投靠国民党亲日派、新政学系首领之一的黄郛。1927年,殷汝耕以国民党政府驻日代表的名义,代替蒋介石与日本勾结、密谈。

下场:1947年12月1日,被枪决。

7.李士群

投靠日本却被日本人毒死 1905年生,浙江遂昌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毕业。大革命失败后,曾留学苏联,肄业于东方大学。1928年回国,以蜀闻通讯社记者身份,从事地下活动。1932年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自首叛变,被委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上海工作区直属情报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潜伏南京,1938年逃至香港,投靠日本人,后回上海为日本侵略者做情报特务工作。1939年任汪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秘书长、特工总部副主任。

下场:1943年被日本宪兵特高课毒死。

8.陈璧君--抗日头号女汉奸

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支持汪精卫对日本妥协的路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政府迁往重庆。1938年12月19日, 随汪精卫逃往越南河内,叛国投敌。

下场: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璧君于1945年9月12日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被国民党当局以汉奸罪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禁。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 年6月17日病死上海监狱医院,年69岁。

9.丁默邨

先是汉奸后又变成卧底,最后惹怒蒋介石被判死刑,看来中国十大汉奸个个下场都比较凄惨呢。

下场:抗战胜利后,丁默邨功过难定,因为他先是汉奸后又变成卧底,更糟糕的是后来他保外就医、游览南京的消息传开,蒋介石一怒,下令枪毙丁默邨。丁默邨最终在1947年5月1号被“通敌叛国”、“戕害军统、中统地下工作人员”理由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时年46岁。

10.王克敏

王克敏原籍中国浙江杭县(今余杭),生于广东。字叔鲁。清末举人。1903年任留日学生监督,后改任驻日使馆参赞。1907年回国后历任直隶交涉使等职。辛亥革命后,任中法实业银行中方总经理。1917年任中国银行总裁,并一度担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1923年助曹锟贿选大总统。1932年起,历任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北平政务整理委员。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叛国投敌。先后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和汉奸组织“新民会”会长、伪中华民国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

最终下场: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汉奸罪被逮捕。1945年12月25日在狱中畏罪自杀。










我个人认为,从整体文韬武略来看,曹操要比诸葛亮强,曹操在管理上善于用人才,所以三国时期大多有用人才都被他利用,所以他才有战胜孙权,刘备的资本。文才方面留下了非常励志的诗《龟虽寿》,还培养了才高八斗的曹植。虽然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战乱年代,他不劫持汉献帝,别人也会劫持汉献帝。我认为,曹在当时也算一位枭雄。

答:所谓汉奸之称是面对民族危难之时投靠外族来对本族人民进行侵略的一群人。中国历史上出现汉族受到外民族侵略的情况非常多。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的话,大体分为几个时期。

1)秦汉-匈奴

2)五胡乱华

3)辽、金、夏-宋

4)蒙元--南宋

5)明-元

6)明-清

7)民国-日本。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时间顺序看看历史上到底有哪些厉害的汉奸。

1.中行说。此人是西汉文帝时期的宦官。因跟随公主远嫁到匈奴。很快就投靠了老上单于,并且在老上单于去世后尽心尽力辅佐君臣单于。中行说是少有的地缘战略大师,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在他的帮助下,匈奴人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确确实实的称谓投靠匈奴的第一人。

2.石敬瑭。认契丹人为爸爸的家伙。他的心里只有皇位,其余的民族气节都是儿戏。纵观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骁勇善战发迹,继而因廉政而扬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由于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外族,并且每年给契丹贡送布帛三十万,以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皇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从此,中国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

3.张邦昌。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汴京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历时一月。金撤兵后,逊位还政赵构,但迫于叛国时舆压力,终被赐死。

4.刘豫。这是另外一个在宋亡后建立的伪政权国主。字彦游,永静军阜城(今属河北)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伪齐皇帝。元符时进士及第。北宋末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金兵南下即弃职逃走。宋高宗建炎二年,任知济南府,他见北方大乱,请改派江南一郡被执政拒绝。金兵围城,他杀勇将关胜而降。宋绍兴二年,刘豫迁都汴京。他屡次派子刘麟、侄刘猊及宋叛将李成、孔彦舟等,配合金军侵宋。伪齐军曾攻占襄阳等地。绍兴六年,刘麟等征发中原民兵大举侵宋,金按兵不动,不肯协助。伪齐军大败溃退,伤亡极重,次年,金废刘豫为蜀王,取消伪齐政权。后又迫令迁居临潢府,改封曹王。被废时年六十五岁。

5.秦桧。政和五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秦桧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6.蒲寿庚,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后降元。在他的带领下元军才能够顺利的在崖山全歼大宋最后的孤军。明朝建立后,其族人被朱元璋屠杀。

7.吴三桂。这个太有名了。在山海关外投降大清,进而开关灭了大顺和大明。在其末年又叛清造成了三王之乱。当之无愧的大汉奸。

8.汪精卫。一个从抗清壮士到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头子。此人的命运真是变化太深刻。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9.周佛海。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早年留学日本,是旅日代表。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脱党而去,成为蒋介石国民党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周佛海于1946年11月被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次年经蒋介石因其抗战中期有功签署特赦,改判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因心脏病死于狱中。

10.李登辉。唯一还活着的汉奸头子。祖籍福建永定,出生于台湾台北县三芝乡,台湾地区政治人物,1988年至2000年期间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及中国国民党主席,现任台湾团结联盟精神领袖。早期为台湾的农业经济学者,曾任台大教授。1972年投身政界,历任农复会荐任官员、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副总统”等职。 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国民党主席。1990年及1996年先后当选第八任、第九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任内鼓吹“台独”,提出“两国论”,导致两岸关系恶化。2000年因选举失利卸任并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建立的台独势力的政党,台联党。目前这位老先生已经在等死的阶段了,但老贼一日不死,中国一日不安。

张景惠、王克敏、梁鸿志、王揖唐、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傅筱庵、陈璧君




汪精卫,吴三桂,秦桧,梁鸿志,陈公博,周佛海,周作人,胡兰成,洪承畴,蔡京。

——李陵 (10)

太史公因为替他说话而遭了腐刑。

何帝说他是个汉奸。

他本来也算是一代名将。

却投降了匈奴。

或许他并不能算无耻的汉奸。

他但却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汉奸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十位

无耻指数:4

遗臭指数:4

综合指数:4

——洪承畴(9)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崇祯皇帝曾经以为他死了,追封过他。

他却投降了,据说是为了皇太极的老婆。

洪承畴,一代儒将,九省经略。

最后成了史书中的贰臣。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九位

无耻指数:6

遗臭指数:6

综合指数:6

谁都知道的,这里就不说了 (8)

接下来出场的这位人物仍然健在。

他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汉人。

他自称二十二岁以前是日本人。

他是台湾皇民化的结果。

他是日本人亲密的小伙伴。

由于他的血统关系,我们应称他为四分之三汉奸。

因为他有四分之一“高贵”的日本血统。

他是谁?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出来了吧!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八位

无耻指数:8

遣臭指数:6(预测)

综合指数:7

张邦昌 (7)张邦昌 (7)

政权是金人出面建的,皇帝却是个汉人。

他便是当时北宋的宰相张邦昌,所谓的“大楚”的皇帝。

他在旁人鄙夷的眼光里登基,又在一片骂声和无奈中退位。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汉奸。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七位

无耻指数:8

遗臭指数:7

综合指数:7.5

刘豫(6)

还是两宋更替的时候,还是在中原地区。

还是金人出面建的政权,皇帝仍是一个汉人。

他名叫刘豫,所谓“大齐”的皇帝。

不过,他比张邦昌更加无耻。

他一听说金人要在汉人降官中挑“子皇帝”,便大举贿赂,终于过了皇帝瘾。

他曾经数次攻打南宋,甘为金人的马前卒。

他在战败后被金人所废,得到可耻的下场。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六位

无耻指数:9

遣臭指数:7

综合指数:8

秦桧(5)

乱世多英雄,也多汉奸。

提起岳飞,谁都会想起另外一个人。

那就是秦桧

一开始的秦桧似乎很正直。

不过他却被金人改造了。

由于他,岳飞未能直捣黄龙。

由于他,岳飞死于非命。

他也终于跪在了岳飞的墓前。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五位

——秦桧

无耻指数:8

遗臭指数:9

综合指数:8.5

——张弘范(4)

如果问你,南宋是被谁所灭?

你肯定会说,忽必烈。

但是有一个人不同意。

厓山之役后,他曾在一块石头上刻了几个字:

“张弘范灭宋于此”

明朝时,有人在这句话前面加了一个“宋”字,那句话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原来张弘范曾是宋臣?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四位

无耻指数:9

遗臭指数:8

综合指数:8.5

吴三桂(3)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是一句诗的产生?

这是明末清初动荡中的一幕。

男主人公叫做吴三桂。

他是为了女人而做汉奸?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三位

无耻指数:9

遗臭指数:9

综合指数:9

——石敬塘 (2)

以前的中原皇帝在少数民族首领中的眼中是神圣的。

可是,在残唐五代的时候却发生了改变。

一个中原的皇帝,做了一个少数民族皇帝的“儿子”。

他把北方的要塞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

他使中原屡受胡骑践踏。

他让中原的皇帝彻底没了架子。

他叫石敬塘。

他终生对大辽皇帝尊敬无比,言必称“儿”、“臣”。

他是前无古人的大汉奸。

<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二位

无耻指数:10

遣臭指数:9

综合指数:9.5

汪精卫

——汪精卫(1)

清末时,有一个青年因策划行刺满清权贵而被捕。

他作了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几十年后,有人改了他的诗:“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他在一座凝结着三十万冤魂的城市,和一群犯下了无数罪行的**们共建“王道”。

他就是汪精卫。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

是为了“大东亚共荣”?

或是赌自己以后和洪承畴一样“民族大融合”?

还是为了自己的权位?

抑或是……他想成就“古今第一大汉奸”之名?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一位

无耻指数:10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宿州十大名人是谁?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中国春秋末期鲁国人。出生地:宿国(今宿州闵贤集),孔子高徒,名列七十二贤之一。曾任费邑宰,管理费地(今山东费县),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闵家寨)。后辞职,终身不仕,为二十四孝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 平定黄巢、建立后梁。

白居易,祖籍太原,出生地,河南新郑,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乱。为躲避战乱,迁居宿州符离。他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以宿州为蓝本而创作的。

马皇后(1332年8月~1382年)

生于孝贤之乡——归德府宿州闵子乡新丰里,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就是传说中的大脚马皇后,以慈传世,闵子乡(今分属曹村镇和夹沟镇)也当之无愧的为孝贤故里。女

葛婴(?~前209年)

符离(今宿州市埇桥区)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义军首席名将。

朱浮(前6年~66年)

字叔元,沛国萧县(今宿州萧县)人。东汉大臣。封新息县侯。成语“亲者痛,仇者快”的创造者。

刘墉(1720年~1805年)

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吴作樟(1714年~1790年)

徐州萧县(今宿州萧县)人,字文洁,自号邻云山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金石家、碑帖鉴赏家。世称其书"字冠江南"、“江南草圣”,绘画名甲徐淮,为徐淮大写意绘画祖师,“淮北画仙”之称,时称“神笔吴作樟”,开创了龙城画派。

齐白石(1864年~1957年)

原名纯芝,字濒生,号白石,祖籍宿州砀山,生于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品 第4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第7、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代表作品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 (一说姓虞) ,生卒年、出生地、结局等均无定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其作《垓下歌》。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钟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传说

按时间顺序,从古到今,宿州的10大历史名人如下:

1闵子骞

2葛婴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3虞姬

4刘裕

5钟馗

6白居易

7朱温

8孝慈高皇后

9刘墉

10齐白石

林黛玉的另一半是谁?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貌美多情才高八斗,且清高自许,目下无尘。在红楼梦中,可能有很多才女和林黛玉的才情不相上下,但是论起待人真诚、对宝玉的真情,恐怕也只有颦儿一人而已。这样的好女孩宝哥哥缺无福消受,岂不让人遗憾。看过红楼梦的通行本,一般认为林黛玉最后因为贾宝玉的“移情别恋”,羡慕嫉妒恨,给活活气死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参照当下人研究红楼梦,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江湖认为林黛玉最后嫁人了,新郎不是贾宝玉。贾宝玉无奈之下才取得薛宝钗。

林黛玉的另一半是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是荣国公府的二公子贾宝玉,在前世是神瑛侍者

是贾宝玉 红楼梦里是这样写的

七步之才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

1、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操的儿子曹植。

东汉时期整个社会动荡,虽然后来三国归晋,才总算是结束了这种战乱,但是作为文学家的曹植,他尽管出身于军阀世家,可是他并不留恋于权利,反而是醉心于文学,府中更是养了一大批的文人,这也使得称帝后的曹丕很不满,他害怕曹植会与自己为敌人。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下一首诗,这对于才高八斗的曹植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

2、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刘备。

建安十二年,刘备在“三顾茅庐”后,见到诸葛亮,问其应如何统一天下,诸葛亮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提出夺取荆、益两地为根据地,进行政治改革,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从而统一中国。

3、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曹操,出自于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曹操利用人们对梅酸的条件反射,克服了士兵因干渴而产生的困难,成功地走出旱地。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侯,不要害怕,可以用成功来激励自己,这样就会有勇气去战胜困难。

七步之才说的是曹操的儿子曹植,被逼要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顾茅庐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听说诸葛亮有才能,请其出山,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是相请,感动了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打天下,守天下。望梅止渴说的是曹操带兵打仗的途中,士兵疲惫不堪,口渴难耐之际,曹操心想一计,利用人们吃梅口中酸水暂时解除口渴,顺利完成行军任务。

琵琶记的三个情节?

《琵琶记》剧情概要:

第一出 副末开场

曲牌:【水调歌头】【沁园春】

角色:副末、(内)

概要:副末上场,略报家门大意。

第二出 高堂称寿

曲牌:【瑞鹤仙】(【鹧鸪天】)【宝鼎现】【锦堂月】【醉翁子】【侥侥令】【十二时】,凡十二曲牌

角色:生、旦、外——蔡公、净——蔡婆,凡四

剧情概要: 逢时对景且高歌 须信人生能几何

万 两黄金未为贵 一家安乐值钱多

蔡邕上场,自报家门:才高八斗,阴阳星历、声音术数、礼乐名物、辞赋词章弥不得其精;高才绝学,休司马班固,宋玉杨雄,时人先贤,俱不在话下。然椿萱在上,父母在,不远游,功名富贵,且赋之天也。继则催促五娘请爹妈上场称寿,合诗之礼。五娘之出场,娇羞脉脉,四德俱全。蔡父冀儿成就功名,以显门闾;蔡母还忧桑榆暮景,单枝难茂,惟愿儿孙满堂,以享天伦。至此蔡公已有逼试之意,让该出就以儿媳尽孝,家庭协和为主。

第三出 牛氏规奴

曲牌:【雁儿落】(【西江月】)【窣地锦裆】【祝英台近】(【玉楼春】),计十一支。(按:【前腔】未列出“(【】)”形式的不为唱腔,多为引诗,但仍计入,做一标记。)

角色:末——老院子 净——老姆姆 丑——惜春 贴——牛氏,角色凡四

剧情概要: 休听枝上子规啼 闷在停针不语时

窗外日光弹指过 席前花影坐间移

院子上场,极言牛丞相之富贵,权倾朝野,次言 牛小姐之德贤。该出例以女主角初上,末先占大半篇幅者,反面以表牛氏之温柔娴淑,极守妇道。赵五娘前面已出,且剧情不容其单独出场,故该出以牛氏出场。末言牛丞相之富贵者,为蔡邕招赘做伏笔。只是该段骈文卖弄甚过,极不合院子身份,亦其不如花部诸曲可爱之处。赵五娘为主要角色,且早有名分,故以旦角,而牛氏年少幼,生在富贵家,但又充当妾室,故以贴饰之。次则净丑上场,插科打诨,与院子闲谈嬉戏。小姐规奴,由该出亦引出《丞相教女》。

琵琶记,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则诚)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

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

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