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

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11天的偏差,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四季脱节,一般每2~3年置一闰。

上一个闰年在2020年,是闰四月;下一次出现闰二月的年份在2042年,相隔19年。

第三个不一般:2023年是 双春 年 所谓的“双春年”并不是说一年有2个春天,而是说农历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2023年在农历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都是 立春

节气,年头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因此明年是“双春年”。

为什么会出现“双春年”? 上面已经说了有 闰月

的年份有13个月(384天或385天),由于农历多了一个月,这样农历年就可能出现25个节气,即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

民间有的人称双春年为“孤寡年”,认为双春年不吉利,其实双春年或者无春年(有双春年就意味着有“无春年”,即农历上没有立春的年份,像2024年就是无春年)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置正”安排的结果,与运势没有任何关系。

老祖宗说“双春黑兔年,春秋不见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遇到一年有两个立春的黑兔年,那么春天和秋天就会比较短,就好比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一样。

“春秋不见天”表示春季和秋季的气候特征持续的时间很短,这也间接说明春天比较冷、秋天比较热,也预示着容易出现“倒春寒”和“秋老虎”。

老祖宗还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根据古人的经验,出现双春年的年份可能会极寒的天气,冬天过于寒冷,连抗冻的老牛都可能被冻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却表明冬天很冷。还有句老话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同样说明冬天很冷,草料比较短缺,牲畜可能被饿死。

总结,2023年是癸卯年,它是双春年,也是黑兔年,还是闰二月,这三个点结合在一起,显得明年非同一般。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你认为有道理吗?

什么是

闰月 ? 2023年是闰二月,农历上全年是384天。那么,什么是闰月呢?

我们知道阴历一个月大约有29.5天,一年12个月就是354天或355天。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因为阳历回归年是一年大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并且,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为依据的,不能够体现四季变化,农民也就没法根据阴历来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

古代历法学家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通过农历“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在古代一开始是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的方法,但是这种置闰的方法,到了唐代的时候,在《麟德历》中废除了这种固定的闰周方法,而是改用了无节令月置闰,也就是该闰的时候就置闰。

2023年是闰二月,是“双春年”并且2024年又是“无春年”,有哪些说法呢?我们看看农谚都是咋说的? 一、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

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农历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中间夹一个冬天,按农谚上的说法,当年庄稼容易获得丰收。

当然,这个说法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只是古人对以往现象进行的总结。农谚可不是预言,不能够预测后期的天气情况,简单了解一下就行,还是要留意天气预报,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

二、无春邋遢年,九九倒春寒

这里的“无春”可不是说没有春天,而是说这一年里没有“立春”节气。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


先来看一下“无春邋遢年”,怎么理解

我们翻看日历能够看到,农历癸甲辰年(龙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节气”,是正月初十,还属于过年期间。过了雨水节气,就表示接下来降水越来越多了,也就是我们过年的时候,有一些地区就开始下雨了,道路泥泞自然就是邋遢年。

再来看一下“九九倒春寒”,怎么理解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


这里的“九九”指的是“数九”,在古代有“夏至三庚数头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数九。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不用这种老方法了,而从进入冬至日就开始“数九”了,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就春暖花开了。

“九九倒春寒”的意思是说,经历了一个相对暖和的冬末春初,空气中积累的热量,遇到北方来的冷空气,两种势力一交锋就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

这样一来北方一些地区就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会使返青的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以及早春种植的作物和果树之类的发生冻害,造成减产,这是农民最不想看到的。

写到最后:

2023年闰二月,在农历上有两个“立春”,是很正常的现象,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比如,2020年就是双春年,这是由于历法的算法导致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感谢阅读。

按照“干支年计法”来说,2023年的农历有384天,公历有365天,农历和公历相差了11天,所以才出现今年有两次立春的情况,民间常有“双春双喜”的说法,还有“一年两个春,黄土变成金”、“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等等说法。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闰二月是什么意思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好吗


闰二月:

民间有“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说法,这是老百姓为了协调农历年和回归年之间差距的方法,这也是为了防止农历年和四季与节气脱节的方式,每隔4年就会出现一次只有29天的闰二月,但是农历的闰二月就十分罕见了。

出现闰二月是为了使农历和阳历季节能合拍,但是出现闰二月的频率很少,一般间隔19年会出现一次,比如1985年、2004年和2023年,所以老人常说:“十年难遇闰二月”。根据推算法看,等到25世纪的时候,每个世纪最多只有1次闰二月,往后都是百年难遇,所以2023年的闰二月,十分珍贵。

黑兔年: 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而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相配,每年一个生肖。比如子对鼠,丑对牛,

卯对兔,所以2023年是兔年。

十天干又有着不同的五行属性,比如丁属火,己属土,辛属金,癸属水,乙属木,而2023年是癸卯兔年,癸代表着北方的水,所以又叫水兔年。而五行和五种颜色,金:白;火:红;土:黄;木:青;水:黑,所以水兔年又叫黑兔年。

“三人要躲春”是什么意思? 1.犯太岁的人: 太岁不是《 本草纲目》中的肉灵芝,而是木星。古人认为太岁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十分忌讳,

2023年除了属兔的人是“值太岁”,还有属鸡的人“冲太岁”、属鼠的人“刑太岁”、属马的人“破太岁”、属龙的人“害太岁”,以上五种属相的人在立春这天也是要“躲春”的。

2.逢明九的人:

年龄尾数带“9”的人,比如9岁、19岁、29岁、39岁... ...99岁等等。

3.逢暗九的人:

年龄是9的倍数的人,比如18岁、27岁、36岁... ...72岁、81岁等等。

古人对“九”十分忌讳,虽然“九”是最大的“阳”数,但是有“久盛必衰”的说法,也就是达到最高顶点后,就会走向衰败和灭亡,所以逢“明九”和“暗九”的年龄之人,古人认为会有不好的事儿发生,需要穿上红背心、红衣服和红腰带暂时的躲避一下,以此求得福气降临。

如何“躲春”呢?

在《易经》中,进入春季后,世间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属于“木”,而在立春这天,“木气”很强盛,在冬春交接的时间,新的气场可能对一部分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就有了“躲春”的习俗。

老人认为,在立春当天,也就是公历2023年2月4日当天的9:30-11:50之间,上述的三类人(犯太岁、逢明九和暗九的人)是不能去外面的,要在家中躲春,这样才能求得新的一年的好运气。

总结 关于“双春闰二月,三人要躲春”的老一辈说法,至今已流传好多年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是老一辈根据长久的经验总结而得,至于我们要不要去“躲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行为了,大家都是为了在新的一年求得平安、顺遂的好彩头!

各位朋友们,你们家乡有“躲春”的做法吗?大家怎么看呢?可以和小鹿一起讨论,留言在评论区,也希望大家关注小鹿话三农,我会每天和大家分享三农最新政策,也会和大家聊聊农村、农事、民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