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

有千年历史的乐山大佛,为啥会“闭眼流泪”,显露佛光?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摩崖石刻佛像,自唐代开元年间起,历经九十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尊堪称“鬼斧神工”的佛像。从古至今已经有1200余年的历史,一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佛像前参观、朝圣。对于佛教,很多人都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相信你也不例外。

虽然乐山大佛向来都是香火鼎盛、人来人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里竟接二连三地曾出现佛像“闭眼流泪”和显露“佛光”的“异像”,让佛像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乐山大佛的佛像雕刻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但是据相关记载,许多人都曾看到过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每当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时,则当年必定有灾难发生。

且不说大佛“闭眼流泪”是否与灾难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场景确实真真切切地出现过,且有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

在1962年,由于天灾人祸,全国上下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饥荒,一时间“惨不忍睹”。而就在此时,大家意外地发现,乐山大佛居然闭上了眼睛,佛像的眼角处甚至出现了一道道“泪痕”。

对于这一“神奇现象”的出现,千百年来深受佛教影响的我国人民,自然将其理解为佛祖怜悯天下遭受饥荒的难民,而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这还没完呢,等到1963年,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治理之下,饥荒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而此时当有群众前来游览乐山大佛之时,竟然奇迹般地发现大佛居然又“睁开”了眼睛。

后来又到了1976年,正当人们以为大佛“闭眼流泪”属于偶然事件之时,恰逢此时又爆发了百年难遇的唐山大地震,死伤无数,这一连串的噩耗让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之中。

而正在此时,人们又一次惊讶地发现,乐山大佛再次发生了变化,虽然没有像上次那样“闭眼流泪”,但是不难看出佛像一改往日神态的平静安详,而是面露怒色。

这让人们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当时中国发生的种种悲剧,人们纷纷认为大佛再次显灵,对于天灾人祸感到“悲愤交加”。

再到后来,1994年,有人再次发现大佛“闭眼流泪”;2001年,大佛头顶出现了五光十色的佛光,佛像更是“神采奕奕”。而此时的中国,恰逢首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这让人们对于大佛显灵更加深信不疑。

那么,这尊乐山大佛难道真的会感受到人间疾苦与国泰民安而显灵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出现种种如此神奇的现象呢?

原来,造成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元凶竟然是酸雨。首先,什么是酸雨呢?酸雨是由于人类产生的污染气体,例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升上天空之后,与天上的水蒸气相融合后形成硫酸或硝酸的液体,当这些液体以降雨的形式重新回到地面上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酸雨”。

其次,酸雨是如何造成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到,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有一定腐蚀性,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溶解、变黑甚至脱落。

而1962年饥荒之时,恰逢我国前几年正处于“大炼钢铁”时期,彼时的人们尚无环保意识,炼钢炼铁产生的大量废气进入上空后形成酸雨落下,致使佛像眼部表皮脱落,从而形成了人们所看到的“闭眼”现象。

而佛像上的“泪痕”则是雨滴冲刷的痕迹。另外,1963年,当地政府同样发现了佛像被酸雨腐蚀的“双眼”,于是组织人员对佛像开展了修缮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1963年突然发现佛像“睁开了眼”。

此后出现的几次“睁眼闭眼”与“面露怒色”也大多都是由以上的原因造成的。而在2001年出现的“佛光”事件,则是由于阳光与云雾之间发生的衍射与漫反射作用,与佛像的“显灵”毫无关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大多数曾经的无法解释的事件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而佛像“闭眼流泪”和露出“佛光”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相信科学、运用科学。

为什么会出现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爆发的历史背景

爱尔兰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failure of the potato crop)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0年间的饥荒。在这5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约一百万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马铃薯腐烂继而失收。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这壹次灾害加上非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失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大饥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影响,非常多历史学家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饥荒后两部分。在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时期大不列颠仍从美洲进口大量粮产,其中一部分甚至经过爱尔兰的港口转运;但饥饿的爱尔兰人却买不起这些粮食,英国 *** 提供的协助也十分稀少,最终造成高比例的爱尔兰人饿死。

马铃薯是19世纪爱尔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唯一农作物,而作为地主的英国人却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自然灾害以及政治压迫迫使人们揭竿而起,但最终失败。一百余万爱尔兰人死于饥荒的惨剧激起了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在它的指引下,爱尔兰自由国家于1922年建立。

饥荒原因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造成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加上非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歉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灾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影响,非常多历史学家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后两部分。

掠夺统治

英国对爱尔兰全面掠夺的殖民政策导致的贫困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深层原因。

大英帝国的繁荣是靠对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发展起来的。爱尔兰作为其第一块海外殖民地,由于地缘政治关系,首先成为其掠夺目标。从17世纪中期以来,爱尔兰的土地几乎完全为英国地主所霸占,而且多数大地主居住于英格兰,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因此爱尔兰大多数农业收入因此输出国外。由于爱尔兰土地兼并严重,爱尔兰农民大多数成了英国土地贵族的佃农。而他们所获得的土地面积由于很小,因此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养活家人。

再加上自从合并以后,爱尔兰繁荣的工商业受到了可以自由输入的在更优越的经济条件下制造出来的英国工业品的打击。因此爱尔兰人民几乎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在工业方面毫无出路,残酷的殖民掠夺造成了农民极端贫困,也使得爱尔兰半数以上的人靠马铃薯维持生活。这种对单一农作物的过度依赖以及都是不为社会所关注的穷人成为爱尔兰的大饥荒全面爆发埋下的社会隐患。

救助不力

英国 *** 救助措施不力,反应缓慢。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其顶峰的维多利亚时期,并且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是公认的世界工厂。英国不管在殖民地、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领世界潮流之先,是一个拥有地球近四分之一陆地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殖民帝国。英国就是那个时代繁荣、发达和文明的象征,其国力居世界翘楚。甚至就在大饥荒四年前,英国为开启中国的大门,不惜费尽心机、劳师动众从印度派军舰发动了鸦片战争。而且此时,英国正全力筹办人类历史上首届世博会。

然而,面对爱尔兰的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却无动于衷,任灾情蔓延和爱尔兰人民抛尸遍野。甚至后来灾情危重,当第一艘运粮船达到爱尔兰时,运送的救灾玉米却无法食用(资料原文:inedible),纵然无法食用的玉米,申请也需要极其复杂的程式。甚至英国 *** 对自发的出于人道主义的救助也横加阻拦。

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


据土耳其《今日时报》(Today's Zaman)2012年1月报道,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默西德(Sultan Abdülmecid I)宣布他将向爱尔兰饥民捐资1万英镑。不过,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苏丹捐资1000英镑即可,因为女王本人不过捐资2000英镑。于是苏丹在捐资1000英镑之后,又"悄悄"将三船粮食运到爱尔兰,援助饥民。此外,1847年,美国印第安乔克托部族(Choctaw)也筹集了710美元善款捐助给爱尔兰饥民。

自私法令

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大饥荒期间即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破坏了爱尔兰粮食自由输入英国的权利,使爱尔兰的小麦失去了它在英国市场的垄断地位,从而反过来破坏了爱尔兰的农业经济。在爱尔兰的英国地主,自《谷物法》废除后,无视爱尔兰的饥荒,多半由种植小麦改为经营畜牧业。大大减弱了抵抗饥荒的能力,从而相当程度的增加了饥荒的发展。

 趁火打劫

在饥荒最严重的几年间,爱尔兰仍然向英国本土出口粮食。而且整个饥荒期间爱尔兰都是粮食净出口。这种趁火打劫、釜底抽薪不顾爱尔兰人民死活毫无人性的做法,使得这场自然灾害迅速演变成人祸。而1782年至1783年的饥荒,当时的爱尔兰 *** 把港口封闭,全部粮食价格大降,以自救。

 历史背景

19世纪初,走遍爱尔兰的游客们惊恐地发现,这里居然如此贫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处于欧洲最底层。人们把这种落后状况时而归咎于宗教,时而归咎于动荡的政治形势、人口激增或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而比较有同情心的人们则以为,这是由地主们的专横暴虐以及英国 *** 的管理不力造成的。

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用武力迫使各诸侯前来宣誓效忠,开始了对爱尔兰的征服。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加强了对爱尔兰的控制,着手在岛上建立法律和政治秩序。

真正意义上的征服是从16世纪开始的。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战争、叛乱以及没收土地都标志著英国当局的扩张。有的地区整个被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殖民者所蹂躏,居民们被赶走,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移民,以增加人口。

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


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国,随即有计划地在爱尔兰进行殖民活动。在 *** 的鼓动下,大批信奉新教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移民来到了北部的厄尔斯特省。爱尔兰人的大片土地被侵占,天主教徒大多被赶到荒凉的西部,一小部分留下来的也几乎沦为佃农。通过近10年的殖民活动,英国终于在厄尔斯特地区成功地建立了一块新教殖民地,该地区的新教徒移民已超过了本地的天主教徒,由此埋下了冲突的种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克伦威尔发动了对爱尔兰的殖民战争。大批天主教徒遭屠杀,土地也被英国移民所瓜分。

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1962年大饥荒原因 1962大饥荒真相


到17世纪末,爱尔兰岛已完全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国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并于1801年通过了"英爱合并法案",正式将爱尔兰纳入了大英帝国的版图,爱尔兰从此彻底丧失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合并以后,新教被宣布为爱尔兰国教,而天主教徒则被剥夺了基本的政治和公民权利。英爱之间的民族矛盾更加激烈了,爱尔兰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断高涨。"天主教徒解放运动"、"取消合并运动"、"芬尼亚党人"的武装起义、"青年爱尔兰运动",都一次次地动摇了英国的统治基础。

中国闹饥荒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闹饥荒的原因是因为干旱。

1958年,1-8月,全国大面积旱灾,冀、晋、陕、甘、青与西南川、滇、黔及华南粤、桂等省区。春旱时间长,波及面广,严重影响农作物播种、生长。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雪。

5月中旬西南、华南及冀东持续干旱。入夏,华东、东北800多万顷农田受旱。吉林省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枯,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年内,旱灾波及24个省区2236万公顷农田。

需知:

根据《中国水旱灾害》归纳,在1949-1990年的长时期内,“全国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hm的有23年,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hm的重旱年有12年,成灾面积超过1500万hm的大旱年有5年,按成灾面积大小,依次为。

1961年、1978年、1960年、1988年和1989年……受旱率超过15%和成灾率超过5%的有15年,包括1972年、1976年及1959-1961年、1978年-1982年和1985年-1989年等3个连续年段。

受旱率超过20%和成灾率超过10%的有6年,分别是1960年、1961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89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