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平仄是什么意思(格律中的中平仄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古诗里讲求的“平仄“是什么意思?

平仄是汉语发音中“平直”、“曲折”的概括,是诗词声韵美的规则。

汉语有声调,抑扬顿挫的声调协调搭配,可以使诗词读起来具有音乐的美感。古诗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极探索平仄搭配方法,到唐代时,形成了严谨完善的格律。

古人将汉字读音的“调”分成四大类,各自用一个字本身的声调作为代表:1、“平”本身为平直调,同调的汉字称为“平声”;2、“上(读shǎng)”本身为“高-低-中”调,同调的汉字称为“上声”;3、“去”本身为“高-低”调,同调的汉字称为“去声”;4、“入”在古代发音短促急收,与它发音相同的汉字称为“入声”。古代四声中,只有平声是平直的,归为“平”;上、去、入三声要么拐弯,要么短促,归为“仄”。——这就是旧韵的“平仄”。

现代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北京话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语音,没有了“入声”;平声出现了变化,一类完全平直,以“阴”字的发音为代表,称为“阴平”,一类略微上扬,以“阳”字发音为代表,称为“阳平”。原来的入声分别变成了不同声调。所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这就是新韵的“平仄”。

近体诗格律都规定了一首诗中每个字的平仄,写诗需要按照格律来选择声调合格的字。

简单举例:

一种五绝格律规定前两句平仄为(对比例句):

平平平仄仄,(鸣筝金粟柱)

仄仄仄平平。(素手玉房前)

平仄的意思是什么 平仄的解释

1、“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2、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3、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4、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平仄是什么意思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扩展资料:

与四声关系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