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有声小说)

本文目录一览: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呢?

少年天子意气风发,御驾亲征向北去

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即1427年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的出生可把蛐蛐皇帝朱瞻基高兴坏了。四个月后就把他这个独子封为太子,这是朱瞻基即位以来最高兴的事情了。本来想着自己可以陪着儿子长大的朱瞻基没想到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一场小病挂了朱瞻基。

于是,年仅9岁的朱祁镇即位了。因为父亲的老婆张氏的把控,加之“三杨”的给力。庞大的帝国还进去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期。好景不长的是“三杨”的去世和太后“张氏”的去世,使得年少轻狂的朱祁镇起了一些大胆的想法。

在执政初期十分励精图治,过了不久不知是新血来潮,还是因为其他的。听信了王振的谗言,要御驾亲征讨伐北元的后裔瓦剌部落,结果被俘了。幸亏于谦等人及时拥立他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还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抵挡住了瓦剌的进攻,从而顺利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幽禁南宫空受气,一朝复辟杀忠臣

朱祁镇的被俘,使得大明王朝的一些人感到极度的不安。这时一个烧石灰出名的京馆于谦大吼一声,立新皇!

于是,朱祁镇被这位大臣给推下了皇位,明代宗即位了。后来,朱祁镇被人迎回了北京城,并被新皇幽禁在南宫之中。他发现过去还比较老实的文官队伍,现在已经过于膨胀,几乎形成了威胁皇权独大的政治势力。但朱祁镇的运气还不错,命比天硬。联合武将集团与太监集团发动政变,夺回了皇位。即位之初就杀掉了于谦等一大批支持明代宗朱祁玉的文官集团。

临终留言废殉藏,平反留给后世人

人总是老挂的,只是早晚问题。朱祁镇再次即位后,杀掉于谦一众大臣,大大打压了文官势力,平衡了明代宗时期不平衡的朝廷势力。形成了文官,武将,太监三股势力相平衡的局面。但复位仅仅八年就离世,留言与儿子朱见深废止殉葬,可以为于谦等人平反。

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

由此可见,朱祁镇是个一个很有政见的皇帝,懂得等待时机,有隐忍的一个人,但是他复杂的经历也使得他感触颇深,知道帝国存在的问题所在,废止了殉葬制度,平衡了各方势力。

朱祁镇的一生传奇

(明英宗)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1]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2]  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 [3]  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

你好!以上简介,希望能够帮到你。

有没有穿越成明英宗的小说

1、《极品明君》

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

“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2、《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冬十一月己亥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身世就很神秘。 土木堡之变是这位悲剧皇帝历史写照,楚问天立誓要改变这一悲剧。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明英宗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执政能力可以说是垫底。在《谥法》一书中,“英”表示出类拔萃,聪明智慧,往往用于年少有为的帝王身上,但是用到明英宗朱祁镇身上,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他不配!

明英宗是明宣宗长子,刚出生四个月即被立为太子。此时的大明王朝,经过朱棣以及仁宣之治的发展,国力蒸蒸日上。

明英宗继位时,接手的明朝形势一片大好,可以说,不知道比后来的苦命皇帝崇祯要好上多少倍。可是,让一个才能平庸、德行低下的人统治偌大的帝国,是十分危险的。皇帝不瞎折腾还好,否则很危险。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初期,当时还有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参与政事,明朝还处于国力上升之中。可是随着他们的离世,明英宗朱祁镇开始放飞自我了,结果付出的代价很惨。

麓川之役: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由于弃交趾引发地缘地震,麓川平缅宣抚司的势力再度扩张,威胁着明王朝的统一大业,但明朝此时北方同蒙古和解,南方弃交趾布政司,东北方内迁奴儿干,西洋方向彻底废除下西洋,安享儒家盛世太平自然是对思任法的侵扰施以圣德,致使思任法越发嚣张。

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麓川平缅宣抚司长官思任法举兵内犯,制造分裂。对此,朝廷决定以武力征伐。南方诸省经过调兵遣将,准备粮草武器,从正统六年至十三年(1441~1448年)派出南兵大军“三征麓川”,直至十四年(1449年),胜利班师,平定了麓川。

其中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朝廷对云南西南边境重新调整改置“三宣六慰”。但纵容降人毛胜去往孟密,破坏西南稳定,又是明英宗之过。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txt全集下载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

作者:寒少清

明朝历史和历代皇帝列表

更新时间2010-9-23 3:47:59 字数:3462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称朱明。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元末蒙古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到元顺帝时期,暴发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接到了好友汤和的邀请信,思量再三,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先后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元朝,攻占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历经99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进入明朝统治。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励精图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间,明朝以北进蒙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锡兰,羁绊马来诸岛族。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一个接一个,一派盛世景象。至明英宗幼年……

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重生之明英宗朱祁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称朱明。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元末蒙古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到元顺帝时期,暴发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接到了好友汤和的邀请信,思量再三,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先后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元朝,攻占大都(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