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

三国荆州面积多大?

三国荆州面积会有多大?

荆州东汉州,统计荆州7郡人口总数为:100-200万。考虑人口损耗和迁徙。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书上面是这样说的,具体能有多大,只有书面上面说的那就是多大。我们只能预估他有多大吧。

48万平方公里

其实三国前期,也就是刘表任荆州刺史时,荆州的地盘还是很大的。是时天下共分十三州,荆州北临司隶,东临扬州,西接益州,南抵交州,单论面积大概是十三州里最大的吧。这时候的荆州刺史部领有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用今天的地理区划来说,大概北到河南;南抵两广;东至江西;西达贵州,的确是相当广大的区域。

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


荆州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荆州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面积达到48万平方公里左右。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湖北荆州的西方有哪些城市?

位于湖北荆州西部的城市有:省内的有,恩施;利川;十堰;宜昌

1.恩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级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的交汇处。

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


2.利川,地处湖北荆州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

3.十堰,是湖北省地级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4.宜昌,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

湖北省荆州市的西方有枝江市,枝城,宜昌,巴东等城市

荆州的西面属于湖北省的城市有枝江,当阳,宜都,长阳等县级市,它们都属地级宜昌市管辖,过了宜昌市再往西就是地级湖北省恩施市。恩施市西面就是重庆市的地盘了。

湖北荆州的西方有哪此城市?

答:有宜昌、恩施、还有宜都、。

洪湖市属于哪个市区?

洪湖市隶属湖北省荆州市管辖,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洪湖市是国际重要湿地,境内湖泊众多,大小湖泊共计102个,其中洪湖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北之肾",为湖北第一大淡水湖,反映大革命时期的电影《洪湖赤卫队》的原型故事即发生在这里。洪湖全市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94万人。境内的洪湖和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为重要的旅游景区。

属于荆州市管辖范围。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荆州有黄河吗?

荆州范围之内没有黄河,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段,是湖北省排名第四的区域中心城市,荆州地势平坦,雨量充满,四季分明。荆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楚国建都于荆州,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名相张居正故居在荆州,历史的足迹遍布荆州。现代荆州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后发赶超势头强劲,是江汉平原一颗熣灿的明珠。

荆州没有黄河。荆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荆州全市,全长481公里。西接宜江,东连武汉,长江荆州段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九曲回肠,奔流向前。荆州自古水陆交通便利,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为长江沿岸重要节点城市。

荆州在长江边上,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黄河流域在我国北部。

没有,只有长江!荆州位于母亲河长江中下游!

答荆州没有黄河.荆州有长江.荆州有非常美的荆州长江大桥

荆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荆州境内流经的人类母亲河长江达183公里。沒有黄河。

荆州位于长江流域,与黄河隔着秦岭,故否。

荆州市在长江边,离黄河还远呢。

荆州市地属湖北省,是临近长江边的历史古城。黄河是湖北以北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但是跟荆州没有交流,所以说,荆州没有黄河的。

荆州是长江,黄哥不过境湖北

中国古代荆州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吗?

“荆州”是指古代“九州”之一。

位于荆山、衡山之间。汉朝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缩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在属于湘北),为当时以及南朝长江中游的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荆州和沙市是什么关系?

荆州和沙市现在属于隶属关系,沙市现在是荆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当然,曾经的沙市和荆州是平级单位,都属于地市区级别,后荆州市和沙市市合并为荆沙市,由于荆州属于古荆州,有很深的历史地位,所以后来由荆沙市变更为现在的荆州市,而沙市是荆州市隶属的一个区。

荆州是市,沙市是荆州市的一个区,即沙市区。荆州原来是个地区,以农业为主。沙市原来是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以轻工业和纺织业为主的城市。最有名的产品有活力28,沙松冰箱,鸳鸯床单,荆江牌热水瓶等等。后来荆州和沙市合并,即现在的荆州市,沙市也失去了以往的辉煌。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2006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2个乡镇、12个街道,5个居委会、2457个村委会,9个农场。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8.66平方千米。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

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湖北荆州属于哪个市?)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2006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2个乡镇、12个街道,5个居委会、2457个村委会,9个农场。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8.66平方千米。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2006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2个乡镇、12个街道,5个居委会、2457个村委会,9个农场。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8.66平方千米。

荆州北站和原火车站有什么区别?

荆州火车站和荆州高铁站是同一个地方。荆州市只有一个火车站叫荆州站,荆州站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是汉宜铁路上的重要铁路车站。荆州站站台规模为3台8线,总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荆州站项目是荆州对外展现一个沧桑巨变千年古城的城市窗口,也是荆州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