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区别(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为何会有差别?

人的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因为人体有调节功能。

通常情况下,人为了保持自身的恒温,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余热必然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形式排出体外,使体温和外界的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气温升高,以传导和辐射方式的散热减少了,汗液蒸发的散热将逐渐增加。

扩展资料:

影响体感温度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地表面性质的不同,周围的温度也不同。空气温度为37℃-38℃时,地表温度一般可达60℃-70℃。如果此时站在水泥地、柏油路上,就有超过40℃以上的感觉。这是因为地表温度高、传热快所导致的感觉。

再加上太阳直接辐射、城市"热岛效应"等影响,都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人们自然就有气温超过40℃的感觉,而站在草坪上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此外,人的"体感温度"还会因肤色、年龄的不同而有异。肤色深的人由于皮肤含色素深,可以减少太阳紫外线的入侵,因此其耐高温的能力较强,"体感温度"较肤色浅的人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体感温度”因人而异

体感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

体感温度是指人们舒适的感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一种感受。人们的体感温度往往与实际气温感觉上不一样,或者说一样的气温,感觉不一样。它除了温度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其他气象因素——湿度、风和辐射的影响。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因为大气承载水蒸气的能力有限,一般温度越高,承载水汽越多。当水汽量不变,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就会饱和,这个临界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体感温度跟实际温度有什么区别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觉到的环境温度高低,主要考虑风、湿度、日照、衣服颜色对百叶箱所测气温的修正,如果体感温度高于气温,表明上述各项因子共同对人体起到加温的作用,反之为降温的作用。实际温度是指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的区别所在。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为何会有差别

我们知道,外界的环境千差万别,人的感觉很难屏蔽外界的干扰。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可以认为“体感温度”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但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自然有别。但是总体来说,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因此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度。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

1. 反应时间因素:外界环境温度感觉由高到低(或是由低到高),才会让身体感觉到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而作出体温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2. 风力因素:有分析发现在风力级数为四级的时候,体感温度有一个向下的波动。

3. 客观原因:如上文提到的湿度因素等,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4. 心理因素:人的心情也能让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感觉不相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