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什么意思(不算只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在”的意思。

这首词出自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原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题目一作《别意》。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原文鉴赏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

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另外,上文山水与眉眼合写,亦意味着归途处处有山水,处处有眉眼,既是词人远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鲍浩然心上人盼归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

“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

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意思:往,赴。《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此词写送别友人却不落惜别伤感的窠臼,而是通过描写别时的景物和离人的行踪,祝愿友人永葆青春,表现出两人之间深长的友情。全词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含而不露,写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

2、鲍浩然:生平未详。据词意推断,当是浙东人。

3、之:往,赴。

4、浙东:北宋两浙路的东半部分。唐为浙江东道,简称“浙东”。此处沿用旧称,约相当于今浙江东部地区。

5、眼波横:形容眼神如横流的水波。

6、眉峰聚:形容眉尖如山峰一样聚蹙。

7、欲问:想问。

8、行人:远行的人。

9、那边:哪边。

10、“眉眼”句:指江南山清水秀的地方。

11、盈盈:形容女性的美好神态。取喻与上文统一,赞美浙东山水的妩媚。

12、才始:刚刚,方才。

13、江南:宋时有江南东路,辖有今长江以南,西自江西九江,东至江苏南京的一段区域。一作“江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

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登上了归途。你回到江南,赶上春的脚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上片用“眼波”“眉峰”比喻浙东山水,表明行人去处是令人向往的山清水秀之地;下片点明送别是在暮春时节,写离别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嘱友人“千万和春住”。

通观全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体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词人对春天、对友人的眷恋,通过新颖而美妙的艺术构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是有天壤之别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创作背景

春末时节,王观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从客途返家(也可能是去探望在浙东的爱姬)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词人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写下这首送别词,衷心祝福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介绍

王观,字通叟。高邮(今属江苏)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官大理寺丞,知江都县,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今赵万里、刘毓盘各有辑本。又,《历代诗余》作如皋人,元祐二年(1087)进士,以赋应制词被斥,因自号逐客。词存二十八首。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唐圭璋,缪钺,叶嘉莹等撰写. 宋词鉴赏辞典 1[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钟振振注评. 名家选评中国文学经典丛书 唐宋词举要[M].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嘉莹,周汝昌. 历代诗词精华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4、胡云翼,龙榆生评注. 经典唐宋词[M]. 北京:文津出版社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的意思(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之是什么意思)

1、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之的意思是什么。

2、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

3、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什么词。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之的意思是什么。

1.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是“在”的意思。

2. 这首词出自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原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6.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 翻译: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8.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9.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10.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11.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