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

技工贸和贸工技哪个更好?

贸工技好。贸工赚快钱就贸工技,想持久就技工贸;一个是短期行为,一个是长期行为;一个是短期低风险而长期高风险,一个是短期高风险而长期低风险。

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


贸工技和工贸技的区别?

贸工技是电子产品作为贸易来进行,更多还是以别人的产品为主,以流通领域,也就是贸易领域为推动的。“贸工技”既是指先做生意,实现一定的原始积累,求得生存,然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进行销售,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技工贸就是让自己研发的技术变成商品,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工生产以后进行销售,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侧重点不同和核心技术不同,贸工技,侧重于贸易,买方需要什么,就什么产品。工贸技,侧重于生产,我有什么产品,就找需要的买方。

什么是"贸工技",和"技工贸"有什么区别?

"贸工技“---是以流通领域, 也就是贸易领域为推动的,市场上的需求(贸易中的需求)反馈信息,让工厂在生产环节中来调整(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新商品的生产离不开技术部门的研究和帮助,技术部门的研究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是为生产和贸易服务的。 "技工贸"----是以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成果来推动生产和贸易领域的。 在这里工厂的生产环节和贸易(外贸)的市场环节都是为了推广技术部门的研究开发成果,使得科技成果生产化, 市场化,是科研技术成果的价值体现。

柳倪之争后倪光南去做什么了?

1994年,联想公司的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

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

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这场争议的焦点就是,联想要不要开发研究自己的芯片技术。

柳传志觉得,如果一个企业去搞芯片研究,那就是个笑话。

倪光南虽然被解聘、临近退休,还是想办法多方奔走、召集人员与资金,自己不要钱、不要股份,一心开发“中国芯”

2001年之后,“方舟1号”“方舟2号”相继诞生。

但与CPU相配套的是操作系统与软件。自己无法完全独立开发操作系统与微软抗衡,没有系统,就不可能吸引人来进行软件开发,CPU就无法进入市场进行商用,政府也无法单独采购,最终,“方舟3号”胎死腹中。

此后,由于投出的资金没有收益与产出,再也没有过企业与他进行合作。

对倪光南院士,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里,始终坚持本心,为民族产业摇旗呐喊,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尊敬的科学家。

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


倪光南院士离开联想之后就没有加入其他公司工作了,最近一次与公司有关的是在2010年。
在2010年11月17日已经过会的北京君正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的股东名单上,自然人赵明漪持有120万股,位列公司第十大股东。有知情人士透露,自然人赵明漪是倪光南的妻子,此次持股实际上是代倪光南持有。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依然从事科研工作,目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先加入了李德磊的方舟BBT,倪光南以战略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公司后,重点推广应用国产NC和内嵌的软件产品,研发芯片。不久后退出。

历经联想和方舟的挫折后,倪光南没有再加入一家公司,但一直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和文档格式国家标准UOF等开放标准。

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希望统一标准,依靠应用商店模式构建一个软硬件生态系统。

柳传志倪光南相争以后,倪光南离开联想公司,去做了中国中文信息协会的理事长。

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贸工技与技工贸的区别(什么是贸工技)


倪光南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9年被联想集团解聘;2002年至2011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年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联想柳传志事件的来龙去脉?

柳传志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是根据中美之间科技贸易战引发的中国电子、芯片产业之争引起,因为联想的前生是中科院电子计算研究所,后来为了发展中国电子集成产业更名为联想,柳传志为联想公司总经理负责销售工作,而倪光南院士负责技术研发作为公司技术总工。后来经过倪光南院士努力研发出联想汉卡为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做出来贡献,后来通过汉卡和中国政府部门的采购为联想带来巨额利润。

& & & 于是在1994年倪光南院士提出了自主研发芯片产业掌握核心技术(也就是技工贸路线),而柳传志坚持先赚钱不会的技术直接用钱买(也就是贸工技路线)。双方为此矛盾升级,最后倪光南院士被柳传志开除,中国丧失了发展芯片产业的黄金时期,以至于现在芯片产业被美国卡脖子,才有了柳传志事件的始末。

倪柳之争的由来?

1994年联想“倪柳之争”决定和影响了中国以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甚至有更深远的影响。

当年倪柳并称联想双子星,刚开始是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慢慢的二人在是走技工贸路线还是走贸工技路线上产生了分歧,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倪柳之争。最后倪的技工贸没扛过柳的贸工技。从此联想在贸工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大。

如果当初按倪光南的路线,也许,说的是也许,中国早就有了主导世界技术格局的芯片,主板,内存等核心技术。而现在的联想,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个电脑组装公司,只不过是规模很大而已。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走技术路线失败,联想早已不复存在。

联想几十年的发展就是一个造船还是买船的问题。是先吃饱饭还是先学知识的问题。是目光长短的问题。

倪柳之争,孰对孰错,后世自有公正评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