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临沧茶区有哪些山头(勐库茶区有哪些山头)

本文目录一览:

临沧茶区有哪些山头

临沧茶区的山头有昔归、那罕、邦东、冰岛五寨、大雪山、小户赛、大户赛、磨烈、坝糯、忙肺、白莺山等。

临沧茶区是普洱茶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邦东、马台、永德沧源、双江、凤庆、云县等地,其双江勐库大雪山较为显著。

临沧地区是云南省主要茶区之一,临沧地区的勐库大叶种和凤庆大叶种,是云南省三大国家级群体良种中的两个品种。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居于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和滇红茶、大叶种蒸青绿茶的诞生地、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国最大的澳洲坚果基地市。

普洱茶的产区及山头

普洱茶的产区及山头如下:

一、西双版纳茶区,西双版纳茶区分为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其中茶区主要集中在两大版块,勐海县和勐腊县。勐海茶区,气温较高,雨量充足,其产区茶叶特点为:香气浓郁,滋味足,茶质厚、苦涩度相对较高,茶气霸道、猛烈。

二、临沧茶区,临沧产区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号称“天下茶仓”,以勐库、邦东、马台、凤庆、永德等地最为出名,其中凤庆以滇红茶为主。临沧境内各地茶叶的香气、口感差异性相对较大。总体而言,临沧的茶香气较好、涩味稍重,苦味轻微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寨子有冰岛、昔归等。

三、普洱茶区(原思茅茶区),普洱茶区原名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普洱茶区其现代茶园建设在几大茶区里算是最好的,茶园种植集中,产量大。普洱茶区整体滋味偏清淡,显涩味,口感柔和,部分茶区香气别具特色。普洱茶区名山头数量虽然不多,但也有部分山头的茶质相当不错,其中景迈山古茶园最为出名。

普洱茶从4大茶区到各大山头,5分钟带你看个遍(上)

普洱茶,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云南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有哪些呢?云南普洱茶主要有4大产区,分别是: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保山茶区、临沧市茶区;那这4大产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最具代表性的茶山又是哪座呢?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

一、普洱茶区

普洱(原思茅)地处云南省中南部,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相邻,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南江城县与老挝、越南交界,北纬22°02’-24°50’,为云南省面积最大地区。北部山势排列紧密,往南向东南、西南散开,呈扫帚状,北高南低;最高海拔3370公尺,最低海拔317公尺。主要河川澜沧江由北部临沧边境贯穿境内西南部。北回归线从中部景谷、墨江附近穿越,将全区大致分成南北二大部分。年平均温度15 20℃,年平均相对湿度77 85%,年平均降雨量1100~2200毫米。在十个辖区县市中,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其中以思茅市、景东、景谷、澜沧、江城等地为主要生产县市,而滇绿、滇青均有大量生产。

经专家考察论证,在普洱市内7个县的29处密林中,有近8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有镇沅县千家寨2700余年和2500余年的两棵野生茶王树、普洱县困卢山和板山两棵千余年的野生古茶树、景谷县正兴一棵千余年的野生古茶树,澜沧县邦崴千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景迈、芒景村千余年栽培型的万亩古茶园。

代表茶山:景迈山

特点:滋味清甜、入口温和、层次分明

二、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素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誊。被誉为“勐巴拉娜西”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同生共荣,共同创造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有众多的古茶树,有的树龄达1700余岁。有六大古茶山,三个古茶庄,一条茶马古道贯连内地。普洱茶含有150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延年、消脂、美容的神奇功效,深受海内外的欢迎。

西双版纳年平均温度18 21℃,年平均相对湿度80 82%,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为云南省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最高,但普洱茶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属亚热带气候既无酷暑亦无严寒,日照充足、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土质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勐海享有『大叶茶故乡』的美誉,也被尊称为『普洱茶的原产地』。

代表茶山:南糯山

特点:滋味浓烈、香气高扬、茶气厚重

三、临沧茶区

为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素有滇西南“边陲宝地”和通向东南亚、南亚“黄金口岸”之称,因滨临澜沧江而得名。

临沧市茶区的勐腊县年平均温度15 20℃,年平均相对湿度70 82%,年平均降雨量920~1800毫米。辖区临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等地,都有茶叶生产,除晒青茶外,凤庆与云县所生产的滇红可说是高经济作物,为云南省在全世界的知名特产。 临沧市是目前云南省产茶量最高的地方,原本以绿茶为主、红茶次之。

代表茶山:忙麓山

特点:茶性刚烈、霸气十足、香气悠扬

四、保山茶区

保山地区是云南省开发极早,也是一个沉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边疆多民族地区,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游流域约8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保山市于汉朝时称“永昌郡”,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古代有频繁的商贸活动;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即由此通过,更加突显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保山市茶区在云南的4个主要产茶区中,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日照最少、雨量最少。

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据了解,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适度管理与正确制作,仍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代表茶区:昌宁古茶树群

特点:滋味醇厚、茶质厚重、入口饱满

下期预告:普洱茶山头,你最喜欢哪座山头的茶?

雷永丰号始于1716年,传承百年制茶工艺。

临沧茶区有哪些山头?

临沧茶区的山头包括坝糯、冰岛、懂过、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忙肺、忙麓昔归、邦东、马台、白莺山、岩子头、香竹箐等,临沧产茶区域主要分布在双江县、永德县、临翔县、云县、镇康县等地。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总体属于东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8.5℃。

坝糯茶山地理位置:

勐库大叶种是首批国家级良种,历代皆为云南名茶,相传是距今三百年前由西双版纳引进至勐库后变种。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细说临沧茶区

临沧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沧源、双江、凤庆、云县等地,其中享誉世界的万亩古茶树群落位于双江勐库大雪山,大雪山是非常重要的产茶区域,大名鼎鼎的冰岛就位于大雪山东半山。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临沧茶和版纳茶相比,整体表现:苦弱涩强,在口感表现上稍硬,汤质刚强,口感较窄,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刺激性稍高。

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属勐库十八寨,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东半山:忙蚌、坝糯、那焦、邦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西半山: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

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冰岛、昔归、坝糯等,各寨滋味均是各有千秋,文章会在下面做出一些解读。

冰岛老寨

冰岛之名,在普洱茶界真是至高无上的,除了老班章,似乎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冰岛到底是被炒作,还是真有神乎其神之味?

其实两方面都有,冰岛茶确实好喝,但炒作的水分也让它的价格名气膨胀了很多,先不说炒作是谁的过,我们只聊实实在在的茶山和茶。

冰岛村委会下辖五个村子:冰岛、地界、糯伍、南迫、坝歪,其中坝歪和糯伍位于东半山,其余三个寨子位于西半山。

先说冰岛老寨,这几年来,冰岛简直被神话了,冰岛茶比老班章茶还难买,最主要的原因是,冰岛老寨的茶树是真的少,小树茶都很少,更别提古树茶了。

冰岛老寨称得上古树茶的大概有一百多亩,而1949年以后新种植的小树茶有六七百亩,这个数字在众多茶山中简直不值一提,而且每年春茶开采,就有很多香港和广东的老板守候在茶树下等着买,这么点茶,还不够上山蹲守的茶人分,平时喝茶为乐的茶友更别提买冰岛茶有多难了,冰岛茶贵,物以稀为贵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冰岛茶为何能圈住这么多粉丝?因为真的好喝。冰岛茶的好喝,是老幼皆宜新旧都爱的适口。

冰岛古树茶,品饮时入口苦涩度非常低,前两泡可能会觉得平淡,但丰富的层次感也正是在这种递进中逐渐展现,茶汤咽下后,茶味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铺陈,堆砌成非常馥郁甘甜清冽的茶味,回甘生津绵润细腻持久,茶汤饱满度非常高,回甘尤其鲜爽怡人,至于大家最熟悉的冰糖香,在三四泡之后,喉咙部位会有清凉的回甜,甜味荡漾着冰糖的凉爽鲜甜,很舒适,而且出汤后的冷杯香非常高亢,也展现出极其高冷的冰糖甜香。

冰岛茶最难以言说的,是它入口时可能让人觉得淡,但绝不会有单薄感,而在两三泡之后,茶味浓郁汤质饱满,层次极其鲜明,有种不动声色占领口腔沁入感官的绵润,这种动人心魄的魅力,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市场上的冰岛茶,尤其古树茶十有八九都是假,想喝纯正冰岛茶的茶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冰岛糯伍

在冰岛这一带,古茶树数量上不是很壮观,生长形态却非常抓人眼球,尤其是南迫、地界、糯伍这几个名声默默隐藏在冰岛背后的老寨子,历史非常悠久,古茶树枝干曲折遒劲,有种沧桑的韵味,形态堪称超凡脱俗,如果去到勐库西半山,一定要去走走这几个寨子,感受古茶树的历史风骨。

糯伍老寨在2003年以前就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是个纯粹的拉祜族寨子,由于位置太偏僻,一直没有通电通路,政府组织过一次搬迁,许多人家都搬到了公路旁边,成为糯伍新寨,但古茶园在糯伍老寨周围,每年采茶的时候,拉祜族村民依旧回到老寨采茶。

糯伍老寨的茶,真的是非常之稀有了,即便是茶山已经被现代化气息渲染严重的今天,去糯伍老寨古茶园依然要爬三个小时的山路,糯伍老寨只有七八十亩古茶园,但树龄比较大,而且没有经过矮化,生态环境非常原始,真正的大自然的馈赠,是纯正的勐库大叶种味道。

糯伍老寨的茶,外形上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毫毛细密油润,非常黑亮,做成饼茶以后条索分明,色泽乌润,在阳光下尤其油亮,非常诱人。

糯伍老寨的古树春茶,在新茶时汤色就呈现明黄色,深邃透亮,茶汤有非常馥郁的花香味,浓而不艳是比较独特的地方,香气沉稳,冲泡时稳定性强耐泡度高,茶汤饱满丰润,韵味明快,苦化的快,回甘绵润。

糯伍老寨的茶,价格和冰岛不相上下,非常非常难得,且喝且珍惜。

地界这个寨子,就像深海里的宝石,知道的人不多,品质却很高。地界和糯伍差不多,都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僻曾经被政府组织搬迁,地界老寨有五六十亩古茶树,品质不亚于冰岛,每年地界产的鲜叶,都是运到冰岛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实际上市场上所说的冰岛茶,大部分指的还是冰岛行政村下辖五个村寨产的茶,好在这几个寨子都没有砸了冰岛的招牌,可谓深藏功与名。

冰岛——南迫老寨: 南迫老寨距离冰岛老寨约五公里,没有大路能上去,走山路要一个多小时,闭塞程度可想而知,南迫老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通电,政府曾组织过一次搬迁,搬到冰岛老寨下方位置,后来有十多户人家觉得还是家乡好,又搬回去老寨居住,不过说起来,南迫老寨并不大,就算没搬迁的时候,这个历史超过五百年的拉祜族老寨也只有七十多户人家。

南迫老寨的古茶树资源比冰岛老寨要丰富很多,而且南迫老寨海拔高,地势急,生态环境非常原始,古树茶和森林古木混生,树龄大,保存的非常好,其中生长着一棵勐库茶王树,高三层楼,树围超过三米,非常壮观,这个地方因为是个搬迁寨,山高皇帝远,至今没通电修路,而且生长了几百年的古茶树也没经过人为矮化,这棵茶王树也就自由生长了,枝桠疏影横斜,藤蔓攀附在树干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迫老寨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收茶确实非常不便,每年有很大一部分鲜叶都是由当地拉祜族运到冰岛老寨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其实不止南迫老寨,包括地界、糯伍的茶,很大一部分都是运到冰岛老寨当做冰岛茶卖,但是这几个寨子的茶品质都是非常高的,真假莫辨,要是能买到这几个寨子的冰岛茶,也算碰上良心卖家了。

南迫老寨的茶,喝起来非常清甜,微微清苦,回甘很好,绵润甘淳,花香沁人心脾,南茗佳人在2010年南迫老寨还不是很受关注的时候做过一款古树茶,量不多,口感非常好,特色比较鲜明,适合偏爱小清新的茶友。

冰岛坝歪

坝歪古树茶生长海拔1500米勐库东半山产茶区,属冰岛村委会,较冰岛村的其它茶区而言,由于坝歪山是目前勐库镇唯一不通公路茶山,所以当地的古树茶受其它茶种的影响最少。

坝歪山地理位置与冰岛寨茶山紧挨在一起,茶品与冰岛老寨相差不多,但由于冰岛老寨已名声在外,因此坝歪茶现在的价位比冰岛茶也就显得更有优势了!

同时由于坝歪茶山交通不变,因此茶叶都是在当地初制好后才下山,这造就了坝歪茶品质的纯正!

现在冰岛五寨的茶都打冰岛的名儿,五个寨子的口感还是稍有差别:

南迫:回甘相似冰岛,回甘快,但没有冰岛的鲜爽,口齿间留香没有冰岛持久

地界:留香像冰岛,但是回甘没有冰岛快,冰糖甜没有那么明显

坝歪:茶气像冰岛,不过坝歪的茶叶也分两种口感,坝歪老寨下面的香气好涩味稍微重点,老寨左边的有点偏甜,茶气稍微要弱点,感觉茶叶的水分太足了那种,喝着水甜水甜的

糯伍:茶气更平和一些,香气和冰岛有点不同,但是口感很好…

地界和南迫会比坝歪和糯伍茶价高,因为地界通车,南迫通车,茶商们更容易去到,坝歪和糯伍要走路上去,村民们上山去需要40-50分钟,要是城里的朋友去了可能要走上两小时左右…

昔归: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原嘎里古渡)。

昔归古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

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200年。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仅见于史料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

第二,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昔归茶苦涩回甘。入口先觉苦涩﹙尤其是新生茶﹚,但化得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持久的回甘。茶气强劲。邦东古树茶大多茶气强劲而有霸气﹙其中以昔归忙麓茶为代表﹚,只有少数片区为香甜型。

口感饱满纯正和谐。茶汤入口,口腔各个部位均感受到不同信息,但这些感受恰如一曲多种乐器合奏的乐曲,虽声音的声部音色高低各不相同,但都舒服而极为和谐,细心品饮,恰如欣赏一曲动人的乐曲。

昔归茶,目前采摘面积至多在300亩,春茶产量最多在1.5-2吨,秋茶数量应该只有春茶三分之二。如果以大滇标准选择忙麓山的茶来做,预期总产量,应该在1吨以内。这样,按我们通常收茶的惯例,千万不能在一个地方收购超过20%的茶,否则,价格就会剧烈上升。所以,最佳收购量不宜突破200公斤,当然,如果放宽标准,非忙麓山的茶,那就会较多了。

勐库——大雪山:勐库大雪山位于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澜沧江和小黑江从山下流过。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这里生长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约一万二千亩,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群落所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树为二级乔木层优势树种,其生长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为一个样方(62m2)19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在云南临沧市和双江县西部与耿马县交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支脉邦马山。主峰叫勐库大雪山(临沧地区还有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境内。著名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就位于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

云南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在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大理茶种。在进化上比境内若干栽培品种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所处海拔高,抗寒性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叶研究所 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大雪山正山古茶、大雪山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勐库懂过

懂过这个名字,很多茶友可能没听说过,认识懂过最大的难度来自于交通,懂过的位置真的很偏僻。

懂过位于邦马大雪山的一条小的延伸山脉上,面对着邦马大雪山,而且懂过周围有五六座山峰层层叠叠的阻隔着,还有两条河环绕其间,地理环境极其封闭,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总是缺少宣传,名气自然小。

懂过是勐库西半山最大的寨子,懂过村委会下辖四个寨子,连成一片,单是懂过大寨就有四百多户人家。

懂过茶园面积合起来约有5700亩,新茶地和古茶园各占一半,面积辽阔,郁郁葱葱延绵不绝,年产毛茶上百吨,在懂过,树龄数百年的、树围一百厘米以上的古树茶很多,良好的古树茶生长环境,深远的茶树栽培制作历史,以及原始的生态环境,都是造就懂过高品质好口感的关键因素。

懂过的古树茶,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是香气非常高亢,沉稳的果蜜香宛转悠扬如同草原牧歌,有种奔放张扬的活力;其次是茶味非常浓,苦涩均重,但属于很清爽的苦,而且化的很快,回甘生津几乎是迅猛刚劲的。懂过的茶,还有个特点,茶气足,体感强烈,在甘甜淳润方面,懂过不如 冰岛 昔归 ,但在刚劲的茶气方面,懂过有过之而无不及。

懂过的茶,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整体滋味口感丝毫不逊色于一线名山头,但由于交通闭塞路途遥远,很多茶人不愿意去到懂过收茶,所以市场上要想买到懂过的古树茶也并不容易,而且懂过的茶,难得还保持着比较高的性价比。

勐库大户赛

大户赛是勐库西半山海拔高度仅次于三家村的古茶园,大户赛的名气比小户赛豆腐寨要大,主要是因为邦马大雪山上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去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好的路线就是从大户赛去,自从这片野生古茶树群落被发现以后,大户赛就顺带成了专家学者的聚集地。

和大户赛距离最近的寨子是豆腐寨,相距约5公里,大户赛现在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主要是拉祜族和汉族,拉祜族集中在山坡下的平地,汉族集中在半山腰的梁子上,但最先在大户赛定居的是拉祜族和佤族,最少三百多年前,拉祜族就已经开始在大户赛种茶,现在大户赛树龄较大的超过两百年的古茶园大部分集中在拉祜族居住地周围。

1949年之后,大户赛曾大面积种植过茶树,到现在这批茶树也有五六十年,长势良好,这些新栽的茶园葱葱郁郁的连成片,横跨几个山头,非常壮观。

大户赛的古树茶做成毛茶后乌亮油润,色泽比较深,条索狭长,当地人称之为“大黑叶”,压制成饼非常漂亮。

大户赛的新茶,品饮时汤色明黄透亮,香气是清幽恬淡的花香和馥郁的果甜香,茶汤入口甜度明显,苦涩化的快,苦味较低,涩重于苦,回甘生津迅猛持久,饮过之后喉咙一段舒爽甘淳,韵味凛冽,沁人心脾,叶底黄绿色,柔软,韧性好。

勐库豆腐寨

豆腐寨和小户赛中间隔着一条河,两寨呈现对望之势,以前小户赛的人称豆腐寨为中户赛,根据地形蜿蜒向上,依次是小户赛、中户赛、大户赛,后中户赛改名豆腐寨,并沿用至今。

豆腐寨属于公弄村委会,是个纯粹的汉族寨,豆腐寨也是产茶大寨,现有七十多户人家,位于邦马大雪山上,虽然海拔不低,但地势较低,沿着大雪山往上,在豆腐寨上面还有两个寨子——五家村和三家村,三个寨子中间是连绵成片的古茶园。

豆腐寨古茶树资源非常丰富,茶树围绕在房前屋后,房屋和古茶树交叉分布,景观秀丽别致,生态环境好。

豆腐寨的古树茶特点在大雪山派系中略显突出,首先是香气,大雪山的茶,比如大户赛小户赛三家村,都以果蜜香见长,豆腐寨的古树茶新茶时期展现出清新的花香,经过几年存储转化逐渐趋于果蜜香。

外形上来说,豆腐寨的茶条索黑亮肥壮,白毫尽显。香气非常高亢,洗茶时就能闻到很馥郁的花香,茶汤入口,苦味和甜味几乎同时显现,苦味化的非常快,一闪即逝,回甘生津明快鲜爽,两泡之后整个口腔都是甜润的,有舌底鸣泉之感。

豆腐寨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当年的新茶就展现出很好的茶汤厚度,这是非常少见的,茶汤在三四泡时有比较明显的粘稠感和饱满度。

近两三年,豆腐寨的古树茶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往往是这种常见的山头,更不容易买到真的,真正的豆腐寨古树茶,入口即有惊艳感,香气劲扬,汤色清亮,一瞬间的苦味之后就是爆发出来的甘甜,饱满甘淳,触动人心。

若去到大雪山,一定不要错过豆腐寨的风光。

勐库小户赛

小户赛和公弄隔着一条沟壑,小户赛拥有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并且保存的非常好,小户赛有两百多户人家,分为三个寨子一个汉族寨子,两个拉祜族寨,相隔不远,小户赛的人无论汉族还是拉祜族都会说两种语言,交流非常方便。

小户赛背靠邦马大雪山,从小户赛到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走两个小时,小户赛的古茶树生长在村寨周边,一进村寨就能看到长势旺盛的古茶树,房前屋后管理很方便。

小户赛古茶树的特点是树龄大,自然环境成长,生态原始,古茶树和森林混生,品饮时有独特的森林清香。

在口感上,小户赛的古树茶表现出馥郁的果蜜香,这也是大雪山古树茶的共同特点,外形上,小户赛古树茶叶片肥壮,梗圆,当年新茶汤色清亮嫩黄,有宝石的璀璨感。香气属于比较高亢明锐一类,从冷杯香到茶汤咽下后扑出来的香气都展现的清新热烈,而且口齿留香之感非常浓烈。茶汤入口苦弱,涩味比苦味微重但相比其它茶区要淡一些,苦味化的速度一般,回甘生津非常明快,回甘产生的甜味能够迅速稀释苦味,总体来说是偏水甜香扬一类的茶。

水路适中,稍偏细腻柔软,又不是特别明显,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是喉韵非常舒爽,尤其是鲜爽馥郁的果蜜香沿着喉咙奔流在呼吸间时,感觉心旷神怡,齿颊留香,而且回甘和喉韵非常持久,耐泡度也很高。

小户赛的古树茶,从新茶开始就展现出良好的品饮口感,在后期存储中也有很不错的表现,是真正的宜品宜藏。

勐库——公弄:公弄是勐库最古老的寨子,是茶祖濮人生活过的地方,最先发现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就是公弄人,公弄是个古老纯粹的布朗族寨子,他们千百年来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爱护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公弄也是茶树科研人员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是研究普洱茶茶种和驯化过程的最佳天然茶库。

在1950年以前,公弄就已经是勐库很有名的产茶大寨,至少有两千亩茶园,后来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古茶树砍了很多,新栽种了上千亩茶园,所以今天的公弄,古茶树多,但树龄达到三百年以上的就很少了。

公弄还是第一批制作红茶的寨子,公弄的红茶制作技术从凤庆引进,除了普洱茶,红茶也已经成为公弄的一张标签。

勐库东半山(东来、那赛、那焦、坝糯)

东来,实际上东来现在已经不是村委会,214国道修通以后,东来成了一个交通死角,愿意去收茶的人不多,我们都知道,交通闭塞往往意味着落后和原始,实际上东来的茶品质很高,而且古茶园面积不小。

从那赛开始往上,几乎都是藤条茶,东半山是藤条茶的天下,那赛三个寨子大部分是拉祜族,对茶树的管理非常细致认真,今天的那赛,古树茶数量不是很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栽种的两千多亩新茶树非常出名。

那焦的海拔很高,而且那焦一带村寨都沿着公路呈现密集型分布,公路两侧全是藤条茶,那焦七个寨子都产茶,古茶园零散分布,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树龄不是很大,超过两三百年的古茶树就比较少。

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现在有三百多户人家,汉族大约占85%,其余是拉祜族,在茶山上,我们见到过很多这种多民族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寨子,数百年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实在难能可贵。

坝糯是最著名的藤条茶产地,藤条茶面积也是双江第一,现在留下来的大约有1500亩,每年都供不应求。

坝糯是东半山海拔最高的寨子,站在坝糯,可以一览西半山的风光,坝糯虽然海拔高,但地势很平坦,呈阶梯状层层平铺,坝糯的梯田也是一道风光,如果有幸去到茶山,一定要去坝糯看看美丽无双的藤条茶和清新秀丽的高山梯田景致。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什么是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1、普洱茶的六大产区为易武茶区、勐海茶区、普洱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保山茶区,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为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2、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3、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4、普洱茶区(旧称思茅茶区,现为普洱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5、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6、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7、保山茶区,它包括保山、腾冲、龙陵、昌宁等地方的一些山头。保山茶区比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制成滇红、滇绿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饼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