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

资治通鉴的史书体例是什么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共1362年的历史,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教训可供统治者借鉴。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主线,记载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确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小学课本中所学的《将相和》一课就是出自这本史书。

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


史书有什么分类

按体例进行分类,史书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纪传体: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

2、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3、纪事本末体: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

4、国别体: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分载多国历史。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编年体是史书常用的体裁,例如《左传》、《春秋》等。

资治通鉴涉及到哪些体裁

《资治通鉴》的体裁为编年体。编年体指的是一种以年代为线索记述史事的史书体例,易于反映各个历史事件在同一时期的联系。《资治通鉴》全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

《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


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100个故事梗概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笔,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编年体是什么

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常见的以编年体书写的史书有《春秋》、《左传》、《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的体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记述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以事系年,详略得当,以述事论人为主,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了历代治乱兴衰的史实,以供统治者借鉴。这部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资治通鉴》是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的历史,因此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体例是()。

《资治通鉴》的体例是()。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断代体

正确答案: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