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区别(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区别事故)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分辨主干道次干道

我们知道,城市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很多新手司机分不清主干道和次干道,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主干道和次干道主要有以下区别:

1、功能不同

主干道通常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道路,主干道的宽度是城市中最宽的,并且贯穿于整座城市,来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城市里重要的交通枢纽,如国道、省道等,重要生产区,如工矿企业等,重要公共场所,如商业中心、学校、集会中心等,这些都是通过主干道来联系的。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道是联系城市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2、宽度和速度不同

在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里,其各级道路宽度分别是:快速路40-45米、主干道45-55米;次干道40-50米,支路15-30米。在人口低于200万的中小城市,各级道路的宽度存在差别,具体要以当地的相关规范标准为主。主干道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50km/h。

3、形式不同

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功能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所以为了保证车速和效率,主干道沿线两侧通常不会修建太多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进出口。而次干道是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兼具服务功能,所以道路两侧是可以修建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且会设置停车场。

主干道与非主干道路面结构的区别

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区别,一起来了解一下。

两者区别如下

一、地位不同

主干道是一个城市中最宽的,往往贯穿整座城市,而且能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道路,而次干道是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

二、功能不同

主干道主要用来联系重要交通枢纽,比如国道,省道等,重要生产区,重要公共场所及其他重要地点,次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源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三、宽度不同

主干道一般是45到55米,而次干道是40到50米。

四、形式不同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广泛连接城市各区与集散主干路交通。

让干道车辆先行,怎么区分主道和干道-,-。

干道就是主道,让主道先行,路面宽的就是主道。

支干道:又叫支路、街坊道路,通常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次干道:又叫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次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广泛连接城市各区与集散主干路交通。

主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扩展资料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路》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三)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

(四)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干道

主干道是什么意思 主次干道划分的依据

主干道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座城市中最宽的,贯穿在这一整座城市的,甚至能够作为这座城市标志的道路,它是城市的轴线、城市的环线,商业区等重要地段的交通枢纽道路。

臂如主干道一般是出现在国道、省道或者重要的商业区、工业区、学校等重要的地点。

主次干道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首先次干道又叫区干道,是为了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它主要是承担主干路和各区之间的急散作用,是以服务功能为主的干道。下面是区分它们的依据:

1、根据机动车流量进行划分,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车辆数,如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主干道每小时的车辆有10000辆次,而次干道每小时有8000辆次;

2、根据干道所在的地理位置,如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广从九路的机动车干道(主干道)和连接主干道通往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干道(次干道);

3、主干道的宽度是3040米,次干道宽度是2540米;

4、主道干设计的车速较高,一般有中央分隔节分开;次干道的车速相对于主车道的车速较慢,一般设计的车速在40km/h,且为双向3车道。

简而言之,主干道就是大路,次干道路是小路,由小路通往大路。

干道是什么意思 怎么分辨主干道次干道

干道是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专门为机动车建造的行车道,它可以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

1、主干道: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就比如当自行车的交通量大时,就适合采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隔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主干路两侧是不应该设置吸引大量车流和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的。

2、次干道:应该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到集散交通的作用,就好比如是物理学电路中总电流流过的路线,干路上的开关能够控制支路上的用电器,而次干道就是这样被控制着。

那么要怎么来分辨主干道和次干道呢?

1、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主要是联系着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比如主要的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及车站等;

次干道是城市里的普通交通干路,负责配合主干道组成城市的干道网,起到联系、集散和分担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2、主干道设计的车速较高,一般有中央分隔节分开;

次干道的车速相对于主干道的车速是较慢的,一般设计的车速在40km/h,且为双向3车道。

3、所以总结到很容易区分的就是:

双向6车道以上的就是主干道,双向4车道以下的就是次干道;

有中央分隔节的就是主干道,没有的就是次干道。

什么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主干道:又叫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米。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次干道:又叫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米。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50km/h。

支路:又叫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米。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20-40km/h。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扩展资料: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

参考资料:

城市道路等级--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