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图百度百科)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01

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2、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3、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4、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

螺是一个人们都爱吃的食物,特别是在夏天,麻辣的螺配上冰凉的啤酒可谓是人间美味啊。但是你知道你所吃的螺是什么品种吗?到底是田螺还是福寿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1、查外观

田螺屁股像宝塔,很尖很立体;福寿螺屁股像大便,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观的辨认方法了。

2、观颜色

福寿螺又叫黄金螺就是因为福寿螺颜色呈黄褐色居多。而田螺则是深褐色。

3、看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

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发现螺壳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是非田螺了。

4、卵区分

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头上甚至水面上。

所以,野外看到岸边有粉色卵的螺类,就别想着捉回来爆炒或者烧烤了。

二、无法区分田螺福寿螺的方法

其他的辨别方法网上有很多,但是个中并不完全正确。大家可以做为一定的参考,但不是绝对的参考。

1、看个头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田螺也有大田螺。也叫“大田螺”。福寿螺也有小的。就是幼体福寿螺。大小无法区分的。

2、看纹路

福寿螺的外壳纹路是横着的,田螺的纹路是竖着的,很可惜福寿螺也有纹路是竖着的,甚至横的竖的交叉着。

3、看触须

触须的确可以区分。但是,你用那么多作料制成夜宵了都,还看得出个啥?

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图百度百科)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图百度百科)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外形不同,福寿螺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田螺呈黄褐色贝壳比福寿螺小;生长过程不同;外壳硬度也不同,福寿螺易碎,而田螺则不容易捏碎。

螺肉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但由于福寿螺和田螺长得很像,导致不少人会把它们弄混淆,下面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下。

详细内容

01

外形不同

福寿螺: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贝壳较大,近似圆盘形,螺层数5-6个,体螺层约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脐孔大而深,无黑色框边,卵生;

田螺:黄褐色,贝壳比福寿螺小,呈长圆锥形,螺层数6-7个,体螺层约占壳高的68%,螺旋部较大,脐孔呈缝状,有黑色框边,卵胎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02

生长过程不同

福寿螺生长迅速,田螺一般长到葡萄大小,核桃尺寸基本是极限,而福寿螺一个月即可到葡萄大小,一个夏天可以长到核桃大小甚至鸡蛋大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03

外壳硬度不同

福寿螺易碎,此外福寿螺骨质疏松,容易捏碎,而田螺则不容易捏碎,若不用力,摔在地上都不容易脆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外形大小、螺口大小、尾部、螺盖、形状、外壳颜色、肉色等方面。

一、外形大小不同

福寿螺个头很大,且变种多。田螺个头小,多为1-1.5厘米。

二、螺口大小不同

福寿螺一般屁股塌,螺口大。田螺屁股尖,螺口小。

三、尾部不同

田螺尾部尖而长,福寿螺尾部平而短。

四、螺盖不同

田螺螺盖呈圆形,而福寿螺呈扁形,并且往里略凹。

五、形状不同

田螺由首至尾大小依次递减,而福寿螺首尾相差较大。

六、外壳颜色不同

福寿螺外壳呈黄色,田螺的外壳呈青褐色。

七、肉色不同

福寿螺肉色较浅且多为黄白色。田螺肉色多为青褐色。

田螺和福寿螺虽然长得相似,但是田螺可以爆炒或者直接蒸煮蘸料吃,味道也很好,肉质也很鲜美,而福寿螺中有很多寄生虫,需要长时间的充分加热才能“杀死”它们,但是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误食而导致病菌感染。

八、繁殖区别

福寿螺和田螺都是雌雄异体,但福寿螺在体内受精后,母螺会在夜间进行产卵,产卵时爬出水面,在池壁或水面的植物、木桩上产下绯红色的卵块;而田螺则是成熟的卵在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

九、食性区别

福寿螺的食物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取食蔬菜、浮萍、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

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

有以下区别:外形区别、繁殖区别、食性区别

1、外形区别

福寿螺的螺壳顶部呈螺旋状,颜色随环境及螺龄变化,头部有2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田螺的螺壳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壳口卵圆形,头部是圆柱状,其前端有一个突出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腹面,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

2、繁殖区别

福寿螺和田螺都是雌雄异体,但福寿螺在体内受精后,母螺会在夜间进行产卵,产卵时爬出水面,在池壁或水面的植物、木桩上产下绯红色的卵块;而田螺则是成熟的卵在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

3、食性区别

福寿螺的食物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取食蔬菜、浮萍、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如下:

1、外形区别。

福寿螺个头比田螺大;福寿螺尾巴扁平、壳薄,田螺尾尖、壳厚;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2、繁殖区别。

福寿螺和田螺都是雌雄异体,但福寿螺在体内受精后,母螺会在夜间进行产卵,产卵时爬出水面,在池壁或水面的植物、木桩上产下绯红色的卵块;而田螺则是成熟的卵在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

3、食性区别。

福寿螺的食物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取食蔬菜、浮萍、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是什么?

现在的人们都比较喜欢晚上出门逛街,再吃上一顿美美的夜宵,如烧烤一类是人们的首选,再就是当季的小龙虾、田螺、螃蟹等。其中尤其是小龙虾和田螺,配上冰凉的啤酒,这个夏天真是太美好了。在吃田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吃到福寿螺,那么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是什么呢?

1、 外壳颜色不同:首先,可以从福寿螺和田螺外壳的颜色来进行区分,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而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2、 椎尾形状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福寿螺和田螺的椎尾形状来区分。福寿螺的椎尾平而短促,而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3、 螺盖形状不同:福寿螺的螺盖偏扁,而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

4、 肉色不同: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了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相信大家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又称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系大型水生螺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后,由于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惊人的繁殖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现已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普遍危害成灾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该螺对水生作物具有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特点,直接危害是直接取食作物幼苗,造成少苗或断苗,间接危害是取食的伤口成为多种病菌入侵的通道,诱发各种病害发生和流行。

1、为害特点 寄主包括水稻、茭白、空心菜、浮萍等水生植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植物。卵孵化后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

2、形态特征 该螺系大型水生螺类,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贝壳大、壳薄脆易破。壳右旋、螺旋部不发达,螺层一般为6层,第一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形似苹果,故得名苹果螺。螺口为卵圆形,覆有角质层保护。头部与腹足能伸出壳外游动觅食,头部具有长、短各一对角,眼点在其短触角上。螺体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幼螺体一般呈灰白色;小螺为金黄色,小螺第一螺层背面中部有一大“气泡”,借助浮游和呼吸;成螺多呈深黄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螺体左边具一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

3、生活习性 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越冬。越冬后的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越冬后的幼螺开春后开始生长发育到成熟后,也陆续开始交配产卵,雌螺不在水中产卵,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厘米以上的池边干燥处、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附着物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下卵块,并粘附其上,产卵活动常在晚上进行。一般卵期10天左右,初孵化刚破膜的仔螺就能爬行运动,跌落入水后群集在池边浅水处,或爬到离水面2-3厘米处的潮湿地、水生植物上,吞食浮游生物等,以逐渐适应水中生活。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每只雌螺可产卵多次,一只成熟的雌螺,一般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每次产卵时间为20-90分钟,产毕,缩回腹足,回落水中。一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可达1000只以上,经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由于世代重叠,从4碌壮鱿值谝淮尾迅叻逡院螅负趺扛?0—15天就有一次产卵小高峰,到11月上中旬后停止产卵,逐步开始进入越冬状态。

福寿螺喜生活于清新洁净的水中,常群集栖息在水域的边缘浅水处,或在水中吸附在水生植物根茎叶上,也能离开水域短时间生活。其行动可靠发达的腹足在池底或附着物上的爬行,也能在水面缓慢游泳,故对其摄食带来很大方便。福寿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28度左右时,活动最为频繁,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34度也能正常生长;但当水温降到12度以下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8-10度便可安全越冬。福寿螺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小,夜晚多在水面摄食,其感觉较灵敏,遇有敌害,便下沉水底。

福寿螺食性较杂,偏食植物性饲料,因此饲料来源较广。主要的饲料有浮萍、青菜叶、瓜果叶皮、麸皮、麦糖、玉米粉等。也食少量的死鱼及禽畜尸体等。幼螺以食细萍、腐殖质、玉米糖等为主。在田间螺量较大,食物短缺时便可危害水稻。

福寿螺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环境条件、饲料投喂、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性别有关,在高温季节,水质较好,饲料充足,生长快;相反,摄食能力下降,生长减慢。在幼螺附段生长速度较快,体重达100克左右时生长速度相对放慢。另外,雌螺的生长速度稍快于雄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充足的饲料,刚孵出的幼螺饲养一个月一般个体重可达25克左右,饲养二个月可达50克左右,三个月可达100-150克,六个月可达200克左右,饲养一年可达400-450克。

田螺,又名田中螺、黄螺,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活于湖泊、河流、沼泽、池塘和水田的泥沙中,平时以宽大的足在水底或水生植物上爬行,以水生植物的叶汁及藻类为主要食料。

田螺肉煮食,味美、香、爽脆,价廉物美。其可食部分,每一百克含有10.7克蛋白质、1.2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铁、硫胺素及多种维生素。以田螺为主要原料的菜肴有很多,其中有些还列入饭店菜谱,如糟田螺、田螺炒鹌鹑。金秋,正是田螺最肥美的时节。

田螺不仅是餐中美食,而且是一味天然良药。中医认为,田螺属田螺科,腹足纲软体动物,以外壳和肉入药。田螺味甘、咸,性大寒。入心、脾、膀胱经。《本草拾遗》有记载,田螺“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脚气,小腹硬结,小便赤涩,脚手浮肿”。

民间以田螺入药的常用方较多,其主要功效有:治中耳炎、脱肛、婴儿湿疹、热疮肿毒、温病呕吐、全身浮肿、湿热黄疸、胃痛反酸、小儿软骨病、菌痢闭尿等。

简单来说(根据我个人多年观察而言):福寿螺产卵;田螺产崽——也就是说:你区别的时候看那螺产的是蛋,还是小螺儿——若是生蛋的,就是福寿螺;是产螺的就是田螺了!!!

大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是什么?

大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是:

一、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1、查外观田螺屁股像宝塔,很尖很立体;福寿螺屁股像大便,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观的辨认方法了。

2、观颜色福寿螺又叫黄金螺就是因为福寿螺颜色浅黄居多。而田螺则是深褐色。

3、看硬度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发现螺壳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是非田螺了。

4、卵区分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头上甚至水面上。所以,野外看到岸边有粉色卵的螺类,就别想着捉回来爆炒或者烧烤了。

二、无法区分田螺福寿螺的方法其他的辨别方法网上有很多,但是个中并不完全正确。大家可以做为一定的参考,但不是绝对的参考。

1、看个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田螺也有大田螺。也叫“大田螺”。福寿螺也有小的。就是幼体福寿螺。大小无法区分的。

2、看纹路福寿螺的外壳纹路是横着的,田螺的纹路是竖着的,很可惜福寿螺也有纹路是竖着的,甚至横的竖的交叉着。

3、看触须触须的确可以区分。但是,你用那么多作料制成夜宵了都,还看得出个啥?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了,其实基本可以很好的辨别了。但是,小编在这里不得不说,其实淡水中的很多生物都有寄生虫。

所有淡水生物都不能生吃。如果有人心大到把福寿螺当做刺身吃,恐怕就不是身体可能会出问题了,而是精神需要先看看医生了.所以,大家不要只堤防着福寿螺就忽略了其他的寄生虫高发的水产食物。不要天真的以为田螺就没有寄生虫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