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

手不释卷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手不释卷故事概括20字 手不释卷说的是谁

1、手不释卷说的是:刘秀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

2、“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到了夜晚的时候,船只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虽然作战勇猛,平时却不爱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会更加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

这个故事不能用20个字叙述。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

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

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

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


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吕蒙那样知道正确的做法后要立即改正。

手不释卷的概括

程门立雪的概括。

内容是杨诗雨有作为求得一个问题的答案扁鹊老师家庭叫实质龙东,老是坐在卢鹏打坐养生杨思,不敢打扰老师就在门口门外等候,那他那14公斤的老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在风雪中的央视非常感动,到底是求学,一定要学会坚持千万不可以半途而废。

20字左右手不释卷的故事是怎样的?

手不释卷的故事:三国时期,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以前人手不释卷的例子劝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手不释卷,汉语成语,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

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概括 手不释卷的故事50字概括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以前人手不释卷的例子劝学,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深受感动,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发愤学习,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手不释卷,汉语成语,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