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没的右半边念什么字(没的右半边还有什么字)

本文目录一览:

没的右半边念什么字?

没的右半边念shū(殳)。

基本释义:

1、古代兵器名。以竹、木制成,一端有棱。

2、秦书八体之一。

3、㦸柄。

4、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

总笔画:4画。

笔顺:ノフフ丶。

字形:上下结构。

相关组词

1、殳书[shūshū]

释义:秦书八体之一。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

2、执殳[zhí shū]

释义: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3、戈殳[gēshū]

释义: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4、铁殳[tiěshū]

释义: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没的右半边念什么字?

殳念shū。

殳(拼音:shū)是汉语三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持锤棒一类的器具。殳的本义一般认为是一种兵器,无刃,有棱,主要是撞击用。

殳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92。用“殳”作意符的字大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殴、杀、毁。

词组释义:

1、殳书 [ shū shū ]

秦 书八体之一。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

2、连殳 [ lián shū ]

古代的一种兵器。

3、祋殳 [ duì shū ]

古代杖属兵器。祋与殳同类,有棱而无刃。

4、铁殳 [ tiě shū ]

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5、殳仗 [ shū zhàng ]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没"右边的读什么?

读shū。

释义:

1、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戟柄。

3、古八体书之一:~书(用于兵器上)。

4、姓。

详细解释如下:

1、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同本义

[long

pole]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2、同本义

殳,以杖殊人也。——《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 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3、秦书八体之一 。

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