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因缘和合的解释(因缘和合的解释词语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因缘和合的解释是什么?

有内在的“因”,还需要外在的“缘”,才能促成某件事物的发生。意为世界万法都是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属于佛教哲学解释世界存在的基本方法。

比如你有一粒小麦种子,这个是因,决定了它只能长出小麦,不可能长出水稻、高粱、大豆。但要真正生根发芽,光有“因”是不行的,还需要土壤、水分、合适的温度、阳光等,后面这些就属于“缘”。

“因缘和合”一词,作为佛教哲学的基本原则,“因缘”的结合即产生了世界存在的本质现象——和合性。这种和合性作为世界存在的一种特性,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特殊发现。它指的是形成心、色等诸法之因缘,能够彼此和合的特有性质,在世间有为诸法生起的时候,必须有众多之因缘和合之特性。

对人们的影响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已亲自参与并种下的, 我们要懂得取舍,过去的就让他过去,重要的在于当下。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如诗所云:“若人识得因缘法,秋霜冬雪皆是霜”,我们能看识得因缘际会,一切皆好。

因缘和合 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

因缘和合:说的是因与缘的聚会结合。因是主要因素,缘是次要条件,因缘和合,便产生出事物来。天地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助缘和合而成的。

因缘和合 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譬如我们这一串念珠,因缘和合的,每一粒珠子穿起来的时候这成一串念珠。怎么叫没自性?如果拆开来之后,就不叫一串念珠,念珠就没有了。

  

我们的人身,佛讲四大五蕴因缘和合而生,人死了四大分散,五蕴离开了,没有了,这叫灭。所以这个身体缘聚缘散,缘聚的时候有,缘散的时候就灭。聚散是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现象有聚散,自性没有聚散,这个道理要懂。      

「有为空。因缘和合生,无自性故。」这是有为,一切诸法无不如是,没有一法不如是,你到哪里去找个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你能找得到吗?找不到。常寂光土里面的究竟果佛,跟六道众生感应道交,他要现身,也是因缘和合,六道众生有感是因,佛来示现是果,你看还是因果,所以离不开因缘。无有一法,我们今天讲,用科学家说的这三种现象,物质现象是因缘和合的,精神现象也是因缘和合的,自然现象还是因缘和合的,凡是因缘和合的没有自性。自性是什么?叫自体,没有自体。譬如我们这一串念珠,因缘和合的,每一粒珠子穿起来的时候这成一串念珠。怎么叫没自性?如果拆开来之后,就不叫一串念珠,念珠就没有了。穿上有这个现象,解开就没有了,缘聚缘散,穿上是缘聚,这串念珠;解开的时候缘散了,这一串就没有了,它没有自体。

我们的人身,佛讲四大五蕴因缘和合而生,人死了四大分散,五蕴离开了,没有了,这叫灭。所以这个身体缘聚缘散,缘聚的时候有,缘散的时候就灭。聚散是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现象有聚散,自性没有聚散,这个道理要懂。但是这个道理太深,比空还要难懂。自性遍一切处,自性遍一切时,自性是一,永恒不灭,我们一般称它为灵性。佛也讲我,有真我,真我是什么?灵性,就是自性,它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没有生灭,这是真的,有生有灭都是假的。

因缘和合怎样理解?

这是缘起轮范畴。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

缘起的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

《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的定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缘起论的内容:因、缘、果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佛教的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缘起的意义

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论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无穷希望。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贪欲、憎恨、愚痴三毒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把握自己的现在,才能改变自己的将来,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