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

怎么看太阳高度示意图?

题目说的不是很清楚,简单谈谈我的理解吧! 根据那个图,可知,最中心是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注意:太阳直射点是经度和纬度的结合点,纬度是太阳直射的纬线,经度是太阳直射纬线的12时(当地地方时或区时)。

最外圈的太阳高度角为0,也就是一地的日出或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


太阳直射角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算法:H正=90°-(太阳直射纬度与当地纬度的纬度差)比如太阳直射北纬10度,当地北纬30度,那么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正=90°-(30°-10°)=70°从太阳直射点地(此处为90°)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减少的度数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一南纬、一北纬地区的差,为其数值之和)。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例如,北京约在北纬40°,在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约为73.5°;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26.5°。扩展资料:因为地球的公转致使一年内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

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3°,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现象(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

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的倾斜,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着大概66°34′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并决定了太阳可能直射的范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即直射点的纬度为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如果某地的纬度已经知道,依据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此地的太阳高度。

一天太阳的高低记录?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分为一日之内的变化和一年之内的变化。 大致的规律就是太阳高度角越高,气温越高,但是气温的升高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在一日之内,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的时候是在地方时的12点,而气温最高通常在地方时的14点左右,因为太阳加热大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产生了气温升高的滞后性。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地方时6点左右,因为一个晚上没有太阳照射,地面持续降温的结果。 一年之内,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间在6月22日前后(夏至日),而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通常在8月(滞后大约一个月,原因同上)海洋地区最高气温出现在九月(滞后两个月左右,因为海水受热升温更慢);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在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气温最冷在1月,海洋为2月。

10点时太阳的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假设春分日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10时太阳高度为22°度。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度减去当地的纬度减去23.5度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度减去当地的纬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度减去当地的纬加上23.5度

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太阳高度角等于90度减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公式中有三个变量:H、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知道三者其中的两个,求第三个变量。三个变量中H一般通过物体高度和物体影子长短间接告诉或者直接告诉;当地纬度通过经纬线图告诉;直射点纬度通过日期、极昼极夜范围或者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间接告诉。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之发生规律的变化?

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之发生规律的变化,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解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