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 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的说说

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 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的说说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 7月半有什么风俗和将讲究的说说


七月半有什么讲究

七月半是鬼节,上坟的时候,只是注意要把纸钱等物品,分成三份放在三个有缺品圈子,一个写坟主的名字,一个写鬼差,一个就打几个叉叉。

之所以这样子做的原因:第一个圈子可以让坟主站在缺口处,避免被野鬼所抢;第二个圈子让上来的鬼差也能得到好处,在路上对坟主多加照顾;第三个圈子是让孤魂野鬼也能得到一些东西,一来免得和坟主去抢,二来希望能看在情份上照顾坟主。

7月15日是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

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七月半的风俗 七月半的风俗是什么

1、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七月十五叫做中元节,祭奠先人;十月十五叫做下元节,乃食寒食,敬拜伟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2、中元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

3、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4、据说在中元节的那天阴曹地府会把全部的鬼魂给放出来,而那天人们都要进行祭奠鬼魂活动。家中但凡是有刚死的人,都要上新坟,而通常在地方上都要祭鬼魂,成为我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的。

农历的七月半是“鬼节”,都有什么习俗和来历呢?

鬼节源于道教,为什么鬼节在七月半,这就涉及到易理了。

我们汉民族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在民族节日上和玄学关系很大!玄学在中国古代不仅仅说的是算命看风水,也不仅是抓鬼算命,是一门会影响国家政策的学问!会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明玄之人能于华夏文化中可以看到玄学知识。

为何鬼节在七月了(这里说的月份都是农历月)要了解一年十二个月之中的五行之运,五行之气在一年中会尽力生、盛、亡三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五行之气的这三个过程早就了一年四季。这也是看八字时月柱之五行的依据之一。

七月半鬼节的忌讳

又到七月半,民间传说,七月半,鬼门开,据说在这天地府众多阴魂鬼魅都将出来,在鬼差的押解下来阳间活动一至数日,类似于监狱中的放风,一年只开一次鬼门,若那年有闰七月,将以前一个七月半为准,鬼门在哪开呢?全国各地都有,公认的是四川丰都,其它地方一般为无人之处,且野兽不至之处,此时他们会从全国无数处这类的鬼门中涌出,次日鸡叫之前归返地府。

七月半一般普通人家都会于门外摆上供品,烧些钱纸,以供他们享用,切忌在家中摆,这样等于引鬼入室,亦有某些心怀不正之徒,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自己,就于家中摆下供品,若他们进来此人会以特定的方法困住他们,(方法不透露,以免有人效仿)而且跪倒在地许下某愿或要求他们帮助,眼看是哀求,求则威胁,因为鸡叫若他们还不返回,便会有鬼差将他们魂魄打灭,最轻也是归地府后再受苦若干年。作为我们人类,七月半会碰到什么与往常不一样的事情或者说东西?七月半要注意些什么?七月半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七月半这段时间内,火焰低的人会梦到自己已故的亲人托梦,这是很正常的,大家不要过于害怕,而且一般已故亲人会在梦中向自己诉苦:比如钱不够用,衣不够穿,在下面受其它鬼欺负,没房子住等等,有些会在梦中说放心不下谁谁谁,想带过去自己好照顾。对于诉苦的,满足他的要求,比如它说没钱用,多烧些纸钱,没衣穿,烧几个“衣箱”,没房子住,烧一栋房子,没女人- -$烧几个丫鬟(寿服店或寺奄附近都有卖),对于后者,放心不下谁谁,想带去的,千万要一口拒绝,如果在梦里没有拒绝或是记不清了,烧包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上面一切安好,请他老人家放心之类的。

其次,正确的烧包方法。民间每到七月半会向已故的亲人“烧包”可能各地叫法不同,总的来说就是烧些纸钱之类,而这些纸钱又套入类似信封的纸袋中,上面会书上人的名字,比如一家三口,向已故的两位亲人烧包,就须写六个包,分别是,丈夫,妻子,小孩,给已故的二位亲人烧的包,一般来说,每到七月半,如果直系亲戚多的,都会定在一家人家中,将所有人的包都写好,选个时辰烧,比如我家里,我父亲有九兄弟姐妹,最大的姑妈又有三个儿女且都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儿女,而我爷爷奶奶均已过世,好家伙,我家写包书就得花一整天时间,父辈九兄弟姐妹,加上自己的丈夫(妻子)就是18人,加上子女,孙子等,一共好几十人,然后给爷爷和奶奶写包,包可以堆成小山似的,此时也会引来外人嫉妒,羡慕的眼光,我家人丁兴旺,那时都会抬头挺肚,别说多神气。烧包的时候注意,先用米撒成一个圈,将包放入圈内,然后在点燃包之前,在圈外烧些纸钱,称作“烧野钱”,就是烧给孤魂野鬼,让他们不要抢包的,米的作用也就是防止这些无家可归的鬼进来抢包,然后在这途中亲人可以跪下磕头,逐一向已故的亲人许愿,比如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了,学业有成了,保佑大人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了等等。最后等包烧完,应留一人守在此处,一来防止火患,二来要让包灰被风吹走,千万不要用水浇灭。等风将包灰全吹走,地府的亲人就能收到你烧的包了,烧包仪式也就结束完成。

烧包的几点注意:一,包要用毛笔沾墨水书写,二,包写好后,要宰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淋于包上,三,烧包的时候一定要用米撒成一个圈,将包放入圈内烧毁,四,烧包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在外面烧些散碎的钱纸,也就是烧野钱。五,若之前有梦到亲人欲带谁下去,烧包的时候一定要跟亲人说,上面一切安好,让他放心欲带走之人。

七月半也是阴气最胜之时,火焰低的注意这段时间不要出去,就算出去也应早早归来,一般女人与小孩火焰低,女人在经期,产后,术后更甚,就算不幸碰到也无须害怕,七月半是他们出来享受人间供品的时候,一般无恶意,碰到只要好声好气给他们说有怪莫怪,回家一定多烧钱纸,如若他们还不走,则可破口大骂,骂些脏话粗话,自然无事。

七月半也是作道场,求符,问事,请神等最隹时期,此时作这类仪式,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七月半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什么事,许什么愿,就算开玩笑也不行,七月半不要到处乱跑,最好是安份呆家,上下班的回家也应速速归家,碰到别人家里烧包千万不要靠近,如果实在要从那过,过的时候说上有怪莫怪,百无禁忌之类的话。

最后,鬼神之说信者有,不信者无,任何事顺其自然,不要一味迷信,崇尚科学

七月半的来历和习俗?

七月半不是在七月十三,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七月半习俗有什么?

中元节的习俗一般有这些:

1、放河灯。目的是为了普渡与祈祷。

2、祭祖。祭祀祖先。七月是第一次农作物丰收,人们惯以煮熟的新米饭祭祀祖先,与祖先分享。

3、烧纸钱。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担心它们在地下没钱花;到十字路口焚烧,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希望它们不要再去抢送给其祖先的钱。

4、焚香燃炮。焚香燃炮,一方面吓退过路的孤魂野鬼,一方面给它们供养(活人真是矛盾呀)。

5、祭祀土地。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有些地方民俗会将麻、谷悬挂门首(譬如定襄县)。

6、祈丰收。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中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象征着“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