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故宫展品失窃案 故宫失窃案2011宝物找回了吗

求文物犯罪的案例

故宫失窃案嫌犯石柏魁获刑13年

2012年03月19日,备受关注的故宫失窃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嫌犯石柏魁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13000元。针对此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盗窃故宫展品是否应从重量刑、追回展品是否构成未遂、石柏魁是预谋作案还是临时起意、被盗展品价值等四大焦点问题,法院在判决中都作出了回应。

焦点一:盗窃故宫展品是否应从重量刑

公诉机关认为,石柏魁潜入故宫盗窃,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所窃9件展品虽6件归还,但有的已破损,难以修复。在实施盗窃、逃跑过程中,导致故宫内建筑物多处损伤,根据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应从重处罚。

对此,石柏魁称,自己法制意识淡漠,以为偷盗故宫展品和此前偷盗烤涮店物品性质一样。石柏魁的辩护人也提出,石柏魁根本没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也不知道展品的价值,他拿走展品的行为其实与普通的溜门盗窃没有什么区别。

法院认同了公诉机关的意见。法院判决书中指出,石柏魁在故宫博物院内采用破坏性手段实施盗窃,致使3件展品至今无法找回,其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在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幅度内量刑。

焦点二:追回的5件展品是否构成犯罪未遂

法院审理查明,石柏魁在逃离故宫的途中,先后将所窃的5件展品遗落或丢弃于故宫后宫围墙东北角、十三排南岗亭南侧及上驷院东面竹林内。这5件展品后来被故宫工作人员和工地施工人员找到。对此,石柏魁辩护人认为石柏魁未带出故宫的5件展品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法院判决认为,石柏魁所盗的5件展品虽然遗弃在故宫博物院内,但遗弃地点或属于故宫内的公共区域,或属于不宜被人发现的地点,此5件展品是由于案发后的大规模搜寻及捡拾者的上交才得以起获,展品的所有人或控制人对该5件展品已实际失去了控制,其所有权受到了根本侵害,所以并不存在未遂情节。

焦点三:石柏魁是预谋作案还是临时起意

2月17日的庭审中,石柏魁当庭对自己偷盗故宫展品的动机翻供,表示自己只是因为躲雨临时起意,看见展品好看才偷的。公诉人员立即对这一说法予以了反驳,表示石柏魁此前多次供述其去故宫前已有盗窃想法。

石柏魁的辩护人提出,石柏魁并没有事前预谋。从他照明用的手电筒和逃跑用的电缆线都是现场临时找的,说明他对盗窃的目标不明确,“完全是误打误撞。”

法院判决中表示,对于石柏魁所提其非预谋盗窃,是在故宫躲雨时临时起意,自己法制观念淡薄,没有预想到如此严重后果,希望对其从轻处罚的辩解。判决同时指出,公诉机关并未指控石柏魁系预谋盗窃,鉴于石柏魁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具有坦白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石柏魁的上述辩解,法院酌情予以采纳。

焦点四:被盗展品的价值对石柏魁量刑影响

故宫失窃案发后,故宫被盗9件展品的价值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公诉人表示,失窃的9件展品此前的购买价格为165万元,保险金额为41万元,其中被石柏魁遗弃而丢失的3件展品投保金额为15万元。此外,失窃物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价值极高。辩护人则认为,公诉方委托的评估机构并没有给出相关展品真假的鉴定,并且投保的价值不等于文物的实际价值,不能作为量刑依据。

法院判决认为,由于被盗展品的特殊性,价格评估机构未能就被盗展品的价值出具鉴定结论,但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就被盗展品所投保险金额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非量刑的唯一依据。

故宫展品失窃案 故宫失窃案2011宝物找回了吗故宫展品失窃案 故宫失窃案2011宝物找回了吗


故宫失窃案的宝首案

1959年8月16日清晨,工作人员打开养性殿门时发现靠近地面的一块大玻璃碎了。经清点,被盗的是西间展厅的首卷柜,里边陈列着14页金册、10页玉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及金钗、佩刀等文物。其中,14页金册中的8页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不翼而飞。当年11月12日,因形迹可疑,20岁的山东来京学生武庆辉带着赃物及现金坐火车时被乘警抓获。

疑点

1:展厅内的摄像头是否在失窃当晚正常工作?

经过调查,故宫大部分摄像头和报警器是没有经过正规程序购买的,存在严重缺陷,遇到雨雪天就是失灵,这个情况已经持续几十年。失窃当天恰好下雨,故宫电子安保系统全部失灵。故宫回应说这个情况还会有,随时会考虑更换一些新的设备。

2:案发前闭馆时是否动用犬队清场?

经过调查,虽然规章制度要求必须犬防,但是有名无实,除非接见外宾平时不做任何犬防。故宫回应说资金紧张无力做犬防安排。

3:展品失窃当晚安保人员虽发现可疑人员为何却又让其逃脱了?

经过调查故宫大部分员工为“关系户”,保安没有经过正式选拔,都是内部招聘。当日发现嫌疑人的保安岁数很大,因体力原因无法追逐嫌疑人,而且没有学过任何擒拿格斗技巧无法制伏嫌疑人。故宫回应说安保的老师傅岁数大了一些,而且嫌疑人身手敏捷,未等保安制伏就消失在黑影里。

4:为什么第2天才发现失窃?

经过调查,失窃当日,安保人员在打牌,无人巡查,虽然故宫有规定每30分钟巡查一次,但是这个制度已经废弃十几年。失窃后,安保人员依然打牌。故宫回应当日不是打牌只是在开临时会议,牌只是一个新到的安保人员,在故宫捡到,其它保安帮助检查时,随手放在桌子上的。

5:安保资金为什么不够?

经过调查,每年国家调拨的大量安保费用都被挪用给宫廷部发放工资,因为长期内招制度造成故宫严重超员,脱产工作人员过多:不用上班,挂名领取工资的人员,每月可以得到1200元,在职工人发放3000到6000元。故宫实际发放工资人数是额定有人数的3.5倍。故宫对此回答是,举贤不避亲,内招工作人员是故宫的传统,有利于把父子相承的手艺保留下来。至于脱产工作人员过多,虽然脱产人员都是一些老首长的孩子,但是这些人是对于故宫外事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是必须的,现在或者将来都不会减少。

6:此次是否有内奸

经过调查,嫌疑人,熟悉故宫路线,一般游客进入故宫就会迷路,而且是晚上光线差,大部分宫门紧闭,只有熟悉晚上情况的人才可以短时间逃出。故宫回应嫌疑人已经供述是临时起意作案,要详由公安机关侦查。

7:初步结论

12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北京警方首次正式披露故宫失窃案侦破过程,并指出故宫安保隐患。嫌犯翻供称有预谋并曾踩点,并非此前媒体报道的“临时起意”(之前供述已经央视等媒体录像播出)。

故宫事件怎么回事

有网友发微博称“故宫又出大事了”,透露了故宫工作人员摔碎重要文物的消息,引起公众关注。随后故宫方面回应称,他们看到了这条微博,是否属实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了解。在7月31日,故宫博物院终于证实,国家一级宋代瓷器青釉葵瓣口盘确因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损坏。

故宫摔坏的这个青釉葵瓣口盘,是宋代哥窑的代表作品,据说价值连城。当然,这盘子到底能值多少钱,外行很难猜透。不过,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明白,这种盘子是文物,盛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有难以替代的价值。

所以,故宫摔碎了一个盘子,绝对不同于家里夫妻吵架拿过来一个盘子摔碎撒气,事后关起门来打扫干净就完事了。今天的故宫不再是谁的私家花园,故宫的盘子就是大家的盘子。盘子摔碎了,要是不能给公众及时交待,就真是对公众撒气摆脸色了。

问题是,故宫这个盘子早在7月4日就摔了,此后20多天,故宫一直把门关着,不透出一点风,不想让人看到那些破损的文化碎片。要不是某个“业内专家”对外漏出口风,人们根本不知道故宫出了这么件大事。面对公众询问,故宫前两天竟然还称“是否属实要抓紧了解”,这种官话套话之虚伪,实在令人鄙夷。幸亏今天故宫已经不再是旧时皇权专制的领地了,要不然,走漏消息的专家估计很可能早就人头落地。

不要简单以为故宫站出来承认事实就带着一脸诚恳与歉意。恰恰相反,现在故宫的姿态,掩蔽不了虚伪的面目。事故发生后,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他们的盘子被摔碎了呢?故宫方面称,他们成立调查组来彻查原因,强调经过反复模拟试验和多次专家论证,在十日前得出初步结论是实验室科研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这些话就有点答非所问了,毕竟,对外公布事故发生了,并不影响调查进行,只会有利于对相关调查更为有效的监督。

故宫不但关起门来摔盘子,关起门来自己找原因,而且在十天前找出原因了,也没有及时公布。如果不是因为“网友爆”实在藏不住了,真不知道那个宋代盘子会不会就此无声消失于世。故宫的大门太封闭了,之前公众已经见识过“盗窃门”、“会所门”、“错字门”等等,这些事件也都是从门缝里一点点艰难被挤出来的。太多事实表明,在这个讲求开放与文明的年代,故宫依然是大门沉厚,庭院深幽,权重气腐,在这样的领地,摔碎一个盘子,哪怕是声音再过清脆响亮,外面的人们,很难听得到。

故宫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在今天,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是一个公共文化场域。故宫不应该再被层层包裹在权力屏障下了,否则的话,故宫就依旧不能真正属于公众。今天故宫管理者的身份,不应该是依附于相关人事制度体系下的权力身份,而应真正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来践行文化开放的使命。没有开放,文化就只能是一潭死水。故宫大门失去文化钥匙,只依赖于权力之手推动,那么,这片领地成为私人会所,发生丢失藏品,摔碎了文物,都不奇怪。

所以,故宫摔碎的不只是一个宋代的盘子,而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开放与文明

故宫里失窃案件发生过多少次?

根据资料显示,建国以来,北京警方有记载的故宫失窃案一共发生了5起。1959年8月16日,一个20岁学生制造故宫盗宝第一案。2011年5月10日,有网友爆料,5月8日晚至9日凌晨之间,故宫博物院被"凿墙盗宝",又有"文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