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开普勒-452b 5

上世纪70年代,人类第一次向太空中发出了,包含地球坐标等一系列信息的信号,希望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回应,同时各类寻找外星生命,和宜居星球的计划也随之启动。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科学家们的发现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在太阳系外找到的潜在宜居行星,数量就有数百颗,而其中距离地球1400光年之外的开普勒452b,则尤为受到关注。在2015年,NASA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开普勒452b的身影,我们知道,行星本身是不发光的,那么天文学家又是如何观测到开普勒452b的呢?

研究表示,开普勒452b是通过凌日法观测到的,最早天文学家发现了,它所在恒星系统中的恒星,并且通过恒星的光线变化情况,最终发现了开普勒452b。其实,凌日法又叫掩映法,是目前天文学家寻找系外行星,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我们知道,行星是围绕着恒星运转的,所以如果一颗恒星的周围存在行星,那么它的光有的时候就会被路过的行星所遮挡,而且这种忽明忽暗的情况都是非常规律的,经过观测,科学家们就可以得知行星的运行周期,再根据模型精确算出恒星的大小,然后根据被挡住光多少,就可以大致测算出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和行星的体积。而亮暗周期的时长就是它围绕恒星公转的时长.,而亮暗周期的时长就是它围绕恒星公转的时长。

开普勒-452b与地球拥有极为相似的条件,从各种数据来分析,开普勒452b应该是一颗类地行星,而且它恰好处于所在恒星系统的宜居带中,它与恒星距离不远不近,由此可以猜测这颗行星拥有和地球相似的温度,它的大小也比地球大不了多少,直径仅为1.9万公里是地球的1.6倍而已,体积是地球的5倍,地表重力应该是地球的2倍左右,轨道半径也和地球差不多,它的公转一周为385天仅比地球多20天左右,它的母恒星比太阳大不了多少,年龄为65亿岁比太阳大15亿年而已,亮度仅为太阳亮度的1倍左右,这意味着它和地球是非常接近的,假设未来我们人类移居到开普勒452b的上面,人类也不会因为变化太大而无法承受。

通过建模分析,目前普遍的观点都认为,开普勒452b上面存在液态水和大气层,同时表面的温度应该也和地球差不多,当然,如果这些假设成立,或许它的上面也存在着生命,甚至会有智慧生命的存在。那人类未来会抵达开普勒452b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最快的航天器是2015年7月,飞掠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时速仅为56,628千米/小时,如果该飞船飞往开普勒452b的话,大概需要大约2580万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除非人类找到了虫洞,可以瞬间从地球转移到开普勒452b的上面,否则即使是以光速前进,人类也需要1400年的时间,对于想移民到那里的地球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在地球上,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这颗得星和它的恒星,甚至用开普勒这种高倍数的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它,只能看到它的恒星,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开普勒452b目前的情况可能已经不适合生命生存了,因为它围绕运行的恒星,年龄要比太阳大15亿年左右。

按照太阳的演化过程来看,如今开普勒452b应该看起来更像是“金星”而非地球,而且我们也只是能推测出这颗行星的大小,至于这颗行星的地表是什么情况,我们仍然一无所知。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岩石构成的,而这颗行星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我们一无所知,若这颗行星是气体构成,那我们人类就不可能在上面居住。NASA宣称,这颗行星与地球相似度仅为0.83而已,但是社会上一些好事者就开始编排起来,把这颗行星说成与地球相似度达到了0.98,是“地球2.0”,并说上面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生命,适宜人类居住等等。

开普勒-452b 5开普勒-452b 5


NASA为此专门做了辟谣声明,宣称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我们不能认为开普勒4526是,另一个地球或者“地球2.0”,只能说是迄今为止,可能比较接近地球环境的一颗类地行星。所以,所谓开普勒452b,适宜人类居住完全是子虚乌有,没有哪个科学家真正“判定”了这个事情。虽然地球并不会永远属于人类,但是人类想要持续发展飞出地球也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即使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就算我们光速飞行也需要4.2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而且我们现在也根本没有办法确定,这些所谓的类地行星到底适不适合我们人类居住。

如果把所有二进制数字以23行73列的形式进行重新编排,我们会发现信号里所呈现的又是另一些图案,而且这些图案都是与地球、地球生命息息相关的元素。地面的科学家将阿雷西博信息发射出去后,静静地等待宇宙深处的回信。然而如今已经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还未捕获到与当年阿雷西博信息相关的回信。

这两架星际探测器除了携带大量科学仪器之外,它们还携带了一张镀金铜板声像片,该声像片里不仅刻录了地球上的多种声音,还包括了地球上动植物的图形。据了解,这张声像片收录了55种人类语言,其中就有四种中国方言,分别是普通话、吴话、闽南语和粤语。这55种声音虽然听起来各不同,但内容都是人类在向外星智慧生物问好。

什么是快速射电暴?

和阿雷西博信息相比,利用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过程更加漫长,因此我们无法要求旅行者号尽快地将信息传递出去,毕竟它们现在都未完全飞出太阳系。上个世纪中后期,科学家尝试了许多主动的方法向宇宙发出信号,但最后并没有得到回应,因此一些悲观的言论开始出现了,这些言论普遍认为宇宙不存在外星文明,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但对于科学家来说,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一直以来都犹如太平洋里的一个浴缸,只不过随着人类科学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个浴缸从一开始的小浴盆变成了大浴缸,但和整个太平洋相比还是差太多了。地球生命就像是浴缸里的生物,而浴缸之外有可能存在外星生物,也有可能不存在,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对外星文明的存在抱有乐观的态度。

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快速射电暴信号? 科学家们通过对该信号的长期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该信号的起源星系和银河系比较相似。更不可思议的是,信号的起源地和太阳系在银河系内的位置相似,都位于宜居带中。因此有科学家开始设想信号发生,该星系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外星文明想打开广播发声那样对宇宙其他地方传递着信号? 哪些星球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比邻b星是一颗位于宜居带上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3倍,公转一周是11个地球日。虽然它与比邻星的距离只有700万公里,但比邻星已经是一颗红矮星,无法对比邻b星造成太大的辐射影响,但比邻b星有可能被恒星潮汐锁定,这会使得它的一年相当于一天。

另一颗被认为具有潜质的系外行星是开普勒-452b,它位于天鹅座中,距离地球1402光年,它最先由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因此命名为开普勒-452b。科学家通过对开普勒望远镜所探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开普勒-452b是一颗具有潜质的“超级行星”,甚至可以将其称为“地球2.0”。

开普勒-452b 5开普勒-452b 5


首先,开普勒-452b的质量是地球的五倍,但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两倍左右。这颗类地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许多活火山,而且它拥有大气层,大气层中有较为浓密的云层。它的公转周期是385个地球日,平均温度可能已经达到120摄氏度,因为它比地球早发展将近20亿年。即使如此,科学家对它还是抱有期待的。

开普勒-452b 5开普勒-452b 5


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其光度计用于探测在遥远恒星上的凌星事件。在短暂且规律的凌星过程中,一颗行星会在其恒星前方经过,遮挡恒星光线使其变暗。在最后的测试中,开普勒输入星表(Kepler Input Catalog)中有5万颗 恒星 ,开普勒-452也在其中;原始光变曲线数据被发送给开普勒科学团队进行分析,开普勒科学团队从中挑选了较为明显的行星,以供其他望远镜跟踪。 2009年5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对潜在的系外行星候选者进行了观测。开普勒-452b大约每385天发生一次的凌星事件,最终得出有一个行星存在结论。 NASA于2015年7月23日宣布了这一发现。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