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复溜准确位置图和功效(按摩太溪正确手法)

本文目录一览:

复溜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复溜的功效

5 复溜治疗疾病方法

1.坐位屈膝,以大拇指指腹点揉穴位,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穴位交替点揉。

2.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复溜穴5-10分钟,以出现循经感传现象为度。

3.将气管吸附在复溜穴上,留罐5-10分钟,以局部皮肤泛红,充血为度。

6 复溜随症配穴治疗

1.小腿酸痛,配伍昆仑,委中,承山,适宜用按摩疗法,可疏通经络。

2.多汗,无汗或少汗,配伍合谷,采用艾灸疗法,可调和营卫。

3.泄泻,水肿,配伍肝俞,脾俞,采用拔罐疗法,可舒肝益肾,健脾除湿。

复溜穴的具体位置和按摩手法

复溜,经穴名(KI7)。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 。 经(金)穴。复溜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房。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

复溜穴位置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复溜穴的作用

滋补肾阴、利水消肿,凡是咽中的问题,按揉复溜都会有效果。能清热滋阴,治燥热伤津之咳嗽。经常按摩或艾灸能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肾虚气弱,肝肾亏虚,精气不能上濡于耳,就可能形成耳鸣。虚证耳鸣临床上表现为: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休息不足或劳累时加剧,按耳时鸣声会有减轻。

按复溜穴方法

按摩法: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左右二侧交替进行,约10-15分钟。每日2~3次。

按揉复溜穴具体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那么,按揉复溜穴具体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调节水液代谢

复溜穴的功效是 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 ,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

肾功能失常会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复溜穴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水肿腹胀,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里有水,而且腰脊强痛,这看起来是膀胱经的问题,但揉膀胱经却没什么效果,此时一定要揉肾经,首选揉复溜穴, 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

另外,为什么会腿肿?那是有积液不流动了。如果排尿很通畅,尿路就不会感染,更不会水肿。其实,只有知道一个症状,这些相应症状的原因你自己都可以想象出来。

二、预防静脉曲张

如果是在刚淤的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

三、自汗盗汗

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 自汗就是待着的时候就出汗;盗汗是睡觉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出汗不出汗都属于代谢的问题。说到这里你会发现,人的身体不是功利的,它不会让你光出汗或者不出汗,它总要达到一个平衡,即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该不出汗就不出汗,所以,为了健康,身体总是任劳任怨地在朝着平衡状态努力。

四、治疗腹泻腹痛

腹泻是因为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的结果。中医有句话叫水液别走大肠,走错地方就造成了水泻。当你揉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

肾还有一个司二便的大功能。大便无力跟肾有关,小便无力也跟肾有关。有好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半天解不出小便来,这就是肾气不足,气血不往下走。

为什么说最后气血得重新归到脚上去?因为只有到脚上去才证明你的气血可以进行全身的大循环,但现在气血不循环,半路上又回来了,所以撒尿就没有劲了。尿失禁也是这个问题。一个是撒不出来,一个是尿失禁,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揉复溜穴得以解决。

复溜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复溜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肾经经穴。

复,是再一次的意思;溜,即悄悄地消失。穴义为:肾经的水湿之气在这里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气血悄悄散失,就像溜走了一样。复溜即以肾经循行至太溪绕踝回转之后,又直流向上而得名,其实通俗地说,就是气血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

复溜穴专治水液代谢失常,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之功效。复溜是肾经之母穴,取本穴治疗多行补法,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等疾病。

肾虚最常见的症状是出汗过多,又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自汗是人在清醒时,没有活动却自然出汗;盗汗是入睡后大量出汗,醒后不再出汗。这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结果。按揉复溜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复溜穴可以补肾滋阴、利水消肿,大多数水肿腹胀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来治疗,必要时可以配合按揉膀胱经,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身体可自然消肿。

同样的道理,静脉曲张也可以利用复溜穴进行诊治。静脉曲张又称浮脚筋,主要病因是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导致血液蓄积下肢,日积月累,静脉瓣膜被破坏,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教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很容易患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刚发生时,刺激复溜穴会有明显的效果。但倘若静脉曲张已经很严重,则需要综合调理。

肾虚导致的大小便问题也可以用复溜穴调理。最常见的是腹泻、腹痛,大小便无力,尿失禁。按摩复溜穴后,身体通畅,腹泻可自然缓解。同时,肾开窍于二阴,肾阴足则排便顺畅,通过调理复溜穴,可以补足肾气,通畅气血,解决大小便的问题。

复溜穴的妙用

每天拇指腹揉按两侧复溜穴各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或局部温热感为宜,长期坚持,可调节肾经,调整水液代谢,通畅气血,促进体液循环,消除体内淤血和炎症,滋肾补阴,养生效果不亚于服用六味地黄丸,而且不良反应要小得多。尤其是对于经常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效果十分明显。

每天拇指腹揉按两侧复溜穴各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或局部温热感为宜,长期坚持,可调节肾经,调整水液代谢,通畅气血,促进体液循环,消除体内淤血和炎症,滋肾补阴,养生效果不亚于服用六味地黄丸,而且不良反应要小得多。尤其是对于经常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效果十分明显。

肾经-复溜穴

调节肾经的杠杆之药:复溜穴

从字面上的意思讲,复溜穴就是要让停留下来的水又重新流动起来。当人体内有淤血时,尿液、汗液和痰湿这些脏东西就会停留在体内不流动了。

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复溜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房。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

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坐位或仰卧位,由内踝尖向上量约2横指(即2寸),交信穴后0.5寸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1.身体水肿

身体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系。因为肿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复溜穴就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2.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的。如果是在刚淤的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所以当疾病刚发生苗头的时候就要给它消除掉,等到严重时就不好弄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3.补肾滋阴、利水消肿

复溜穴的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肾功能失常会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复溜穴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水肿腹胀,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里有水,而且腰脊强痛,这看起来是膀胱经的问题,但揉膀胱经却没什么效果,此时一定要揉肾经。首先揉复溜穴,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

4.自汗、盗汗之症

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自汗就是待着的时候就出汗;盗汗是睡觉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出汗不出汗都属于代谢的问题。说到这里您会发现,人的身体不是功利的,它不会让您光出汗或者不出汗,它总要达到一个平衡,即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该不出汗就不出汗。

5.腹泻腹痛

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痛。腹泻是因为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的结果。中医有句话叫“水液别走大肠”,走错地方就造成了水泻。当您揉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

6.大小便无力,尿失禁

肾还有一个“司二便”的大功能。大便无力跟肾有关,小便无力也跟肾有关。有好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半天解不出小便来,这就是肾气不足,气血不往下走。为什么说最后气血得重新归到脚上去?因为只有到脚上去才证明您的气血可以进行全身的大循环,但现在气血不循环,半路上又回来了,所以撒尿就没有劲了。尿失禁也是这个问题。一个是撒不出来,一个是尿失禁,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揉复溜穴得以解决。

7.降高血压

复溜穴有降高血压的功效。但是您得先揉尺泽穴,再揉复溜穴,降压的功能才更确切。这是最好的降压方法。揉尺泽穴是为了把上面的气降下来,揉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的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最后再揉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的。

8.腿脚酸胀

如果您一天到晚总是腿脚酸胀,甚至需要别人给踩踩腿,或者脚老得抬高放在桌上才舒服,这是气血下不去了,这个时候您每天要多揉揉复溜穴。

9.眼疾

复溜穴是治眼疾的要穴。当您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扒拉开合还得使劲睁开,睁开一会儿又搭拉下来)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

10.手指端或脚趾端总是麻木

如果您手指端或脚趾端总是麻木,就是气血过不去,原动力不足,每天要多揉复溜穴。

11.哮喘

复溜穴能治疗哮喘。偏于虚寒的就去灸复溜穴,偏于实热证的揉揉即可,最好也配上尺泽穴。两个穴一降一补才能最好地达到平衡身体的效果。但身体特别没劲、有气无力的人,本来气就上不来,使用尺泽穴就不适合。

复溜穴是调节肾经的一个杠杆,它是一个枢纽。当您想补肾的时候,如果有脏东西堵着,真正的气血生成不了,那就补不上。这时您需要先揉复溜穴,让它通一下之后再补,最好是揉完复溜穴后马上再揉太溪穴,把好血赶紧引过来,打好这个基础。

复溜的位置怎么找 复溜的功效与作用

1 复溜的位置怎么找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2 复溜的功效与作用

复溜穴可缓解治疗肾炎、腹胀、肠鸣、水肿、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尿路感染等。具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的作用。

1.按摩复溜穴,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2.按摩复溜穴,对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瘘、盗汗、身热无汗、腰脊强痛等症状,具有缓解、改善的作用。

3.长期按压复溜穴,能够有效医治肾炎、神经衰弱、精力衰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冷、手脚浮肿等疾病。4、复溜穴对男性睾丸炎、女性子宫功能性出血、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等症状,也具有改善作用。

3 复溜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4.治疗失眠:肾水不足,内火亢盛,针刺或按压均可。

4 复溜的按摩手法

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