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黄豆的功效和作用(红小豆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

黄豆的功效和作用

一、促进消化,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的,来防止便秘,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

二、有降血脂血糖的功效,大豆中所含有的皂苷是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

三、能够调节胆固醇,大豆中含有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所以大豆脂肪可以防止胆固醇的吸收。

四、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而且大豆还能够防癌抗癌。

大豆通称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

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

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扩展资料:

药用价值

黄豆除了营养价值之外,在医药健康方面的作用也比较重要。在很多医学名著上都有记载,例如在《食疗本草》中提到黄豆能够益气、润肤,在《日用本草》中黄豆能消肿解毒,在《本草汇言》中更是记载用黄豆煮汁具有润脾去燥,消除痢疾的作用。这些都足以证明黄豆的医疗价值。

黄豆中的卵磷脂可以清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的作用。它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卵磷脂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强健人体的器官,降低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长期补充卵磷脂,还可以预防记忆力减退,防止老年痴呆。

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是非常珍贵的活性物质,它对人体激素的分泌、蛋白质的合成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够改善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病症,是一种难得的天然抗癌剂。

此外黄豆中还含有较多的植物固醇,它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能够抑制人体胆固醇的吸收,对治疗溃疡、宫颈癌有明显的效果;它还能够提高人的细胞活性,促进伤口愈合、肌肉增长。

黄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经常食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缓解人体疲劳,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助于缓解沮丧、抑郁的情绪。

黄豆中的大豆皂苷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抑制人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豆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TA说-黄豆的营养价值与功效有多少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

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

功效 1、黄豆不含胆固醇,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心脏病;2、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3、黄豆被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4、常吃黄豆对增加和改善大脑技能有重要的效能;5、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使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6、黄豆还具有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禁忌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人群 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慎食;患有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忌食;患疮痘期间不宜吃黄豆及其制品。

黄豆,又名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是黄豆的故乡,其种植历史约有4000多年。古籍里所说五谷中的“菽”,就是指黄豆。黄豆最初当作祭礼的供品,后来才成为粮食。秦汉以后才改称为“豆”字。由三国曹植的“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知,黄豆已是相当普遍的食品。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黄豆发酵制品,包括豆豉、豆汁、黄酱及各种腐乳等,都是用黄豆或黄豆制品接种霉菌发酵后制成的。黄豆及其制品经微生物作用后,消除了抑制营养的因子,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因而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维生素B12的含量。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

(一)黄豆的功效

黄豆味甘,性温,气平,无毒。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黄豆还能抗菌消炎,对咽炎、结膜炎、口腔炎、菌痢、肠炎有效。

《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

《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消积痢。”

《本经逢原》:“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痧之真候。”

《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催乳;研成末外敷,可止刀伤出血,及拔疔毒。”

(二)黄豆的作用

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黄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植物肉”的美称。人体如果缺少蛋白质,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的症状。吃黄豆补蛋白,可避免吃肉胆固醇升高的问题。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2、 防止血管硬化

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3、 通导大便

黄豆对预防便秘有着一定的作用,黄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既可通便,又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4、 降低血糖

黄豆对降低血糖有着一定的作用,大豆中含有一种抑制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同时,可抑制体重增加。

5、 减轻女性更年期症状

黄豆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能够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降血脂等。

6、 改善大脑功能

黄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它是大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多吃黄豆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此外,大豆卵磷脂中的甾醇,可增加神经机能和活力。吃黄豆可以改善大脑功能。

强健器官  

大豆卵磷脂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强健人体各组织器官。另外,它可以降低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  

提高精力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有助于缓解沮丧、抑郁的情绪。  

美白护肤    

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肤衰老。此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黄豆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有效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预防癌症    

大豆含有蛋白酶抑制素,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实验发现,它可以抑制多种癌症,对乳腺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阻止氧化    

黄豆中的大豆皂苷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降低血脂  

大豆中的植物固醇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它在肠道内可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胆固醇吸收。在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醇”的同时,不影响血液中的“好胆固醇”,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预防耳聋

补充铁质可以扩张微血管,软化红血球,保证耳部的血液供应,可以有效防止听力减退。黄豆中铁和锌的含量较其他食物高很多,对预防老年人耳聋有一定作用。  

辅助降压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摄入的钠过多,而钾过少。摄入高钾食物,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钠盐排出,有辅助降压的效果。黄豆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每100克黄豆含钾量高达1503毫克。高血压患者常吃黄豆,对及时补充体内钾元素很有帮助。

延年益寿

近日,韩国一项调查显示,该国百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多数生活在没有环境污染的黄豆种植地区,长寿和黄豆有着密切联系。

黄豆的营养价值

黄豆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叫做“植物肉”、“绿色的乳牛”,营养价值最丰富。干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为其他粮食之冠。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一斤黄豆相当于二斤多瘦猪肉,或三斤鸡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类中占首位,出油率达2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B、 D、E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斤黄豆中含铁质55毫克,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缺铁性贫血十分有利;一斤黄豆中含磷2855毫克,对大脑神经十分有利。黄豆加工后的各种豆制品,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氨基酸,胆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5%,为理想的补益食疗之品。黄豆及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蛋白质及其水解后的氨基酸和氨基酸的季铵衍生物,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是体内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之一。现代营养学已肯定所有的酶——生命物质中的催化剂和“发动机”,都是蛋白质;同时,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也属于蛋白质的范畴。所以,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细胞的主要原料就是蛋白质,人体的皮肤、肌肉、毛发、指甲等都少不了蛋白质。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产生包括皮肤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妨碍形体健美;也可能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有碍面容;还会使皮肤粗糙、无弹性,皱纹增多,头发脱落,白发增多使面容显得衰老。经常食用黄豆及豆制品之类的高蛋白食物,就能营养皮肤、肌肉和毛发,使皮肤润泽细嫩,富有弹性,使肌肉丰满而结实,使毛发乌黑而光亮,使人延长青春。

异黄酮(又称类黄酮)

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是消灭自由基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有机钾

人体胰腺组织是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场所,而胰腺是含钾离子最丰富的组织,当钾离子大量脱离胰腺组织时。同时也就造成了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降低。

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约占1 5%左右,从而对肠胃的保健有着很大的作用。

镁离子

镁是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剂,它把守着细胞大门。镁与钙在生产三磷酸腺苷的过程中结成了特殊的伙伴关系。三磷酸腺苷是人体中~种宝贵的生物能量,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源泉。

黄豆的食用方法

黄豆具有如此丰富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就是民间青睐的食材。黄豆可以制成酱,可以做成各种豆制品,可以榨豆浆,可以干炒,也可以做配菜,还可以做中医附方的药材。

(一)黄豆常见的食用方法

炒黄豆

做法:

(1)黄豆加入精盐用清水浸泡至少一夜然后清洗干净。

(2)炒锅清洗干净,小火烧干放入黄豆,慢火炒。

(3)炒至黄豆基本恢复到没劲泡前的大小。

(4)找个透气好点的盖垫,倒上炒好的黄豆摊好凉透。

(5)再倒入容器里随吃随取。但是容器不要密封。

黄豆炖猪蹄

材料:

猪蹄,黄豆,葱,姜,八角,糖,盐,鸡精

做法:

(1)需将黄豆提前浸泡半天。猪蹄超市有的卖,菜场也有的卖,但一定要叫菜场师傅切好,我们自己家的刀不行,将猪蹄洗净焯水2-3分后冲洗干净。 (2)锅内下油,待油热时下生姜片、葱段,八角,猪蹄爆炒,然后加酱油,料酒翻炒下。 步(3)加水没过猪蹄,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烧个20分钟这样。 (4)加入黄豆大火烧开,加些糖,盐。然后小火慢慢煨了,直到猪蹄烂为止。没有熟的话可以再加些水,继续煨一下,黄豆也一定要熟。(5)放入味精,葱花,出锅即可。

炖五香黄豆

材料:

大豆400克,大葱10克,姜10克,花椒5克,桂皮5克,八角5克,盐4克,香油5克

做法:

(1)将黄豆去杂,用温水浸泡一天,淘洗干净;

(2)分别将葱、姜切碎末;

(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清水和黄豆烧沸,撇净浮沫,撒入大料(八角)、花椒、桂皮、葱末和姜末;

(4)用小火炖至熟烂,加入精盐烧至入味,淋上香油即可。

凤爪黄豆补血汤

材料:

药材黄芪25克、当归15克食材鸡爪12只、黄豆50克、香菇6朵调味料盐适量

做法:

(1)鸡爪斩去趾甲,洗净备用;黄豆洗净,浸泡8小时备用;香菇洗净,浸泡至软化,切片备用。

(2)药材、食材放入锅内,加水至覆盖所有材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炖煮至食材熟烂

(3)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1)药材黄芪补气,可带动当归之补血功能。

(2)鸡爪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养血通乳之功效。

(3)黄豆为“豆中之王”,蛋白质的含量最为丰富,并含有卵磷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的铁质不仅量含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豆含有的大豆异黄酮素是一种天然雌激素。

(4)《食物本草》赞誉香菇“味甚香美,最为佳品”。香菇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了种),前者是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后者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二)黄豆的衍生品

黄豆酱

黄豆酱是以黄豆、米、糖、盐、酒等材料自然发酵而成,可用来烹调豆酱鱼或炒芋梗,或作为白斩鹅之沾料。

材料:

黄豆、红菜椒、盐、糖、米酒、花椒、干辣椒

做法:

(1)将黄豆洗净,控干水分,上炒锅炒熟(花椒、干椒一起放入炒),炒熟后用食品料理机磨成粉。再加入少许白糖,加入足量的盐拌匀。

(2)将菜椒洗净,切小块,用食品料理机打成糊,拌入上述黄豆粉里,再加入适量米酒,拌匀(注意:不用加水,只用椒糊和米酒拌)。图中汤勺内是两个月前做的,与新做的颜色明显不同。

(3)装瓶,放室温、无阳光直射处保存(盖盖,但不要密封,切记。本人已将瓶盖密封塑料圈去掉)。放置一个月后即可食用。

黄豆芽

记载,乾隆皇帝在江南察访民 情时,曾在一户农家吃到一种黄澄澄、金灿灿的菜肴。乾隆皇帝当时觉得此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就问农妇此菜为何菜?农妇不知是皇帝,就开玩笑地说:“此菜 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乾隆皇帝回京城后,又想起了“如意菜”,御厨不知“如意菜”是何种蔬菜,就到处寻问。后来巧遇江南一位小厮,才知“如意菜”乃黄豆芽也。

黄豆芽的家庭自制做法:

(1)大半碗黄豆,装满水泡半天;

(2)倒入小孔塑料筛中,上面盖湿布;

(3)每天用水冲两次,再盖湿布;

(4)四五天即可。

醋泡黄豆

原料:

新鲜黄豆250克,醋200克

做法:

新鲜黄豆250克,用醋浸胞15日

用法:

每日取10颗左右嚼食。

功效:

可使皮肤柔嫩,色素变淡。醋豆含有磷脂及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并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肝功能及延缓衰老作用。

黄豆蛋糕

材料:

鸡蛋4个,黄豆粉75克,玉米淀粉25克,细砂糖80克,色拉油35克,牛奶95克,白醋几滴。

做法:

(1)分开蛋黄和蛋白,蛋白装入无油无水干净容器中。

(2)蛋黄中加入色拉油,手抽搅打均匀。

(3)加入细砂糖30克,搅打到蛋黄发白。

(4)加入牛奶搅拌均匀。

(5)加入过筛后的黄豆粉和玉米淀粉。

(6)用刮刀搅拌均匀,备用。烤箱预热180度。

(7)蛋白加几滴白醋后,分三次加50克糖,电动打蛋器打发到有直立小尖角。

(8)分三次取蛋白加入到蛋黄糊中,切拌均匀,入模轻震。

(9)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下层,烤约38分钟,出炉后倒扣放凉脱模切件。

豆腐

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于中国,在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也很普遍。

(1)豆腐的起源

相传豆腐是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是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2)豆腐的制造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制造豆腐的工艺。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先把豆去壳筛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3)豆腐的营养

豆腐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和所添加的钙或镁等金属元素。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40~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高的食品之一,它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动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豆腐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但豆腐含有较高的嘌呤,高尿酸症和痛风病人慎用。

豆浆

豆浆是一种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制作的饮料。

(1)豆浆的制造

把黄豆放在水中浸泡约3至8个小时,黄豆泡发后呈椭球状,然后将黄豆磨碎或用粉碎机打碎,接着用纱布将豆渣分离,即得到生豆浆。将生豆浆加水烧开,持续5至10分钟,即可食用。生豆浆必须完全煮沸,以破坏会引发过敏的黄豆皂碱。榨豆浆得到的副产品豆渣也可食用。现在亦有使用无需过滤的高速研磨加工法,因为无需过滤残渣,而令到大豆的纤维得以保存,生豆浆也用来制作豆腐。

(2)豆浆的营养价值

豆浆极富营养和保健价值,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几十种矿物质以及维他命A、维他命B等多种维生素。不过因为大量植酸的存在,豆浆中的矿物质无法被吸收利用。豆奶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另外豆奶中还含有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有防癌健脑意义的特殊保健因子。又因为豆浆不含乳糖,对于乳糖不耐症的人士不会产生副作用,也是价廉物美的蛋白质来源。但豆浆的钙含量较低,一般只有同等剂量牛奶的三十份之一。一些学者认为,适当的喝豆浆能够强身健体、防止衰老,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脑中风、支气管炎、老年痴呆、便秘、肥胖等疾病具有辅助功效。

(三)黄豆的附方

手足肿痛:黄豆30克,白矾6克,花椒9克,水煎,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次。

习惯性便秘:每日以黄豆皮20克,水煎,分3次服。

腹泻:黄豆皮烧灰研末,以开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5克。

预防感冒:黄豆1把,干香菜5克(或葱白3根),白萝卜3片,水煎温服。

脚气:黄豆150克,水煎洗脚立愈。

足跟痛:黄豆根500克(在土内者)煎汤趁热浸洗数次。

妊娠高血压:黄豆芽水煮3~4小时,温服数次。

寻常疣:黄豆芽煮熟,连汤淡食,一日三餐,吃饱为止。三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食其它食物,第四天改为正常饮食,仍以豆芽菜佐餐。

血崩:生豆浆一碗,韭菜汁半碗,调和空腹饮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豆浆1碗,加饴糖15克,煮沸后每日晨起空腹服之。

淋症:滑石粉:甘草粉为6∶1(即六一散),冲入豆浆饮。

带下:豆浆1碗,白果仁10粒捣碎,冲入豆浆内炖温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久痢:豆腐煮熟蘸醋吃。

甲状腺机能亢进:豆腐4块,鲫鱼1条(约500克),调味品适量,共炖服食。每天1次,连服。

脉管炎:豆腐(未下冷水浸过者)切两片,一片撒白糖,一片不撒,共蒸20分钟。撒糖豆腐食之,无糖豆腐敷之。

通乳:鲜豆腐、黑糖各120克,煮数沸,1次服。

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豆一斤,血藤十斤。将血藤煮取汁,浓缩前把磨好的豆浆倒进血藤汁中煮沸二十分钟,过滤去渣,浓液烘干研粉备用。小儿每次0.5~1.0克,日服四次。

治痘后生疮:黄豆烧研末,香油调涂。

治诸拥疮:黄豆,浸胖捣涂。

黄豆的附加知识

(一)黄豆的适用人群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大豆是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脑力工作者和减肥的朋友也很适合;

(3)大豆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气体造成胀肚,故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应尽量少食;

(4)患有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应禁食;患疮痘期间不宜吃黄豆及其制品。

(二)如何挑选黄豆

观色泽

先观察大豆的外皮色泽,如果外皮色泽光亮、皮面干净、颗粒饱满且整齐均匀就是好大豆。相反,若色泽暗淡、无光泽则为劣质大豆。

看脐色

大豆的脐色是鉴别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脐色一般可分为黄白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及黑色五种。黄白色或淡褐色的质量较好,褐色或深褐色的质量较次。

观肉色

咬开大豆,察看豆肉,深黄色的含油量丰富,质量较好。淡黄色含油量较少,质量差些。

看水分

取一粒生大豆用牙齿咬,发声清脆或碎粒的,说明大豆干燥,质量佳;反之,如果很软,则说明大豆受潮了。

(三)黄豆的储存方法

取足够容量的密封罐一个,辣椒干若干。把辣椒干(若是整个的辣椒干可剪成丝)和黄豆混合,放在密封罐里。将密封罐放在通风干燥处即可。

食物相克表 与黄豆「相克」的食物 芹菜 黄豆 大豆富含铁质,芹菜富含的膳食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两者不宜同食。 蕨菜 黄豆 黄豆富含维生素B1,而蕨菜却含有维生素B1分解酶,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桃 黄豆 杨桃所含的草酸与黄豆含有的蛋白质相遇,会形成一种凝固物质,导致消化不良。 松子 黄豆 松子富含蛋白质,与含胰蛋白酶抵制剂的黄豆同食,会阻碍蛋白质的吸收,引发恶心、呕吐等症。 菠菜 黄豆 菠菜若与黄豆同吃,会对铜的释放量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铜代谢不畅。 酸奶 黄豆 黄豆含有植酸会影响酸奶中钙质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最好不要同食。 虾皮 黄豆 黄豆含有抗胰蛋白酶和凝血酶,若与虾皮同食,会导致消化不良。 猪肉 黄豆 猪肉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易与黄豆中的植酸相结合,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猪蹄 黄豆 猪蹄含钙,黄豆富含植酸,二者一起食用,植酸会与蛋白质和钙相结合,导致营养流失。 乌鸡肉 黄豆 黄豆中含有植酸,会影响会影响乌鸡肉中所含的蛋白质、铁、锌的吸收,降低了乌鸡的营养价值。 与黄豆「搭配」的食物 胡萝卜 黄豆 黄豆与胡萝卜一起吃,有利于骨骼的发育,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的理想食品。 小米 黄豆 小米的类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与黄豆中的异黄酮作用,可保健眼睛和滋养皮肤。 排骨 黄豆 两者相配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对补铁也有益。 茄子 黄豆 黄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可健脾宽中,润燥清水;茄子含有烟酸,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和渗透性,二者同食可润燥消肿。 玉米 黄豆 黄豆和玉米都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摄食后能加强肠壁蠕动,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黄豆是豆科植物大豆的删除种子,为“豆中之王”。黄豆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其含蛋白质40%左右,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美,所以黄豆有“植物肉”及“绿色乳牛”之誉。黄豆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谷类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而黄豆中缺乏的蛋氨酸,又可得到谷类的补充。因此,我国一向以谷豆混食,以使蛋白质互补,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黄豆脂肪含量为18—20%。比动物性脂肪优越之点是含胆固醇少,而富含亚麻油酸及亚麻油稀酸,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使黄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卵磷脂也较多,这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意义。每100克黄豆含钙约367毫克,磷571毫克,对防范小儿佝偻病及易患骨质脱钙的老年人很是相宜,对神经衰弱和体虚者也大有裨益。每百克黄豆含铁11毫克,不仅量多并且易为人体吸收,所以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极有利。此外还有钾、钠等无机盐及某些必需微量元素。黄豆纤维质富含皂草甙,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据澳大利亚研究者指出,人体中分泌消化脂肪的胆酸,是在肝脏内由胆固醇合成,含皂草甙的食物纤维质能吸收胆酸,并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胆酸的消耗,必然要动用体内胆固醇继续制造以资补偿,从而促进了胆固醇的代谢,不仅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沉淀,而且间接起到保护心脏健康的作用。黄豆在营养上的种种优胜之处,决定了它的药用价值。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早已发现,例如汉代人假托神农之名所写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大豆列为中品,并指出它的功用可治“痈肿”、“止痛”等;梁代《名医别录》说黄豆可以“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等。明代李时珍指出:大豆“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解诸毒。”并举《延年秘录》“服食大豆”方云:大豆五升,如作酱法,取黄捣末,以猪肪炼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温酒送下。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黄宫绣《本草求真》有一段论述甚为精到:“黄大豆,按书既言味甘,服多壅气,生痰动嗽;又曰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其理似属一两歧。岂知书言甘壅而滞,是即炒熟而气不泄之意也;书言宽中下气利肠,是即生冷未炒熟之意也。凡物生则疏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有生痰、壅气、动嗽之弊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