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这是女儿的一篇课文。

女儿非要我看一下。我知道她是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可是她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所以就给我看。

我看后也很怀疑这个故事。爱因斯坦标志得乱发和不修边幅是不止一个人提过建议,可是他并没有改。无非是他觉得思考更好玩,不愿意浪费时间罢了。

爱因斯坦爱孩子是真的,他是个绅士,对人礼貌,对孩子也很nice。小女孩说他不是伟大的人有可能,教他整理穿衣也有可能。但是请一个小女孩到办公室教他整理房间,并且持续好多天,让人怀疑。

爱因斯坦应该不是一个愿意哄孩子的人,他自己的孩子,他也不是很亲近。

在对爱因斯坦的记述中没人说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变得干净整洁的。如果有这样的变化,传记作家一定当作重要资料大肆宣传的,这可比相对论好玩多了。

我对这篇课文有怀疑。

今天说这篇课文,是因为这篇课文就是可以质疑权威,对权威人物无需全盘接纳,他也有不足。而这篇文章本身就值得怀疑。至少女儿严重怀疑它。我支持她的怀疑。

通过阅读安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我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中:小女孩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因为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而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不是最伟大的人,因为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爱因斯坦也认为自己并不伟大,说明他很谦虚。通过阅读课文,我的观点是:我认为他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把自己大部分精力全用在科学研究上。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道理是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资料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


课文叙述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三次相遇、相处,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


第一段(1-3)写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街上撞上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第一次相遇)

第二段(4-5)写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

第三段(6)写爱因斯坦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交爱因斯坦整理东西、房间。(第三次相遇)

第四段(7-8)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密相处,使小女孩的母亲感到好奇。

全文大意:课文讲了一个小姑娘撞到了爱因斯坦,两人认识以后,成了互相学习、帮助的忘年交。

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在工作上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谦逊有礼,有一颗纯真的心.

,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中的小女孩是谁?

文中的小女孩是指苏菲。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讲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在工作上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谦逊有礼,有一颗纯真的心。

扩展资料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一次相遇。包括两个层次:

第1层(第1~2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撞上了一位老人。

第2层(第3~4自然段),写小女孩儿的爸爸告诉她,她撞到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十位最恐怖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二次相遇。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儿的交往。包括三个层次:

第1层(第8自然段),写爱因斯坦穿戴整齐,邀请小姑娘去家里做客。

第2层(第9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教爱因斯坦布置房间。

第3层(第10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每天来看望爱因斯坦。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女孩儿的妈妈夸赞小女孩儿。

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地叙述。

(2)通过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有一个数学家和小女孩的故事,求原故事或告诉这个科学家的名字

是爱因斯坦吗,哈哈。小学语文的全套课本电子版本,我们都有的。

我们都整理成集,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阶段语文、英语、数字、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等》百度网盘资源大全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对于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各科各类资料,我拍改们都收集、归类并定期更新。欢迎有需求的家长、老师收藏。

四年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原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小姑娘撞到了爱因斯坦,两人认识以后,成了互相学习、帮助的忘年交。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原文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作客。”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放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一天,小姑娘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好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分段赏析

第一段(1-3)写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街上撞上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第一次相遇)

第二段(4-5)写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

第三段(6)写爱因斯坦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交爱因斯坦整理东西、房间。(第三次相遇)

第四段(7-8)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密相处,使小女孩的母亲感到好奇。

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在工作上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谦逊有礼,有一颗纯真的心。

爱因斯坦介绍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享年76岁。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