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手抄报)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四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知识点

一、计算题

1、145×12=2、135×12=3、176×46=4、325×26=

5、237×83=6、36×254=7、83×217=8、43×129=

9、32×164=10、25×328=11、12×124=12、85×215=

13、28×153=14、322×35=15、54×145=

二、填空题

1、最小的两位数与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千米.

三、选择题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

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A、600B、500C、125

四、应用题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有多少字?

5、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5个箱子装够吗?6、如果每个箱子装30袋牛奶,200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7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7、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参观,学生门票每人25元。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8、学校新购进8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105元,每把椅子65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元?

9、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30)天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10、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长40米,宽24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4千克,这块试验田一共收稻谷多少千克?

11、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经过14小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2、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一盆20元,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

13、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购买票吗?

数学 学习 方法 技巧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

我在教“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正方形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再自己动手画画一角是怎样的动手画画正方形,并想想它们的面积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在 总结 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计算得快,最后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计算正方形物品的面积。

2、调动学生积极性,各抒己见,注重应用。

数学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以后,对于知识和应用,大多有各种想法。我们不能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此时,让学生多一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不容忽视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也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提示他们类似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整个表演过程,学生必然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得以提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四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学习重点知识

★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有:

1、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如下:

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2、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3、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

4、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5、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

有趣的算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

探索与发现(一)(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1、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总结 :文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分配律,怎么样,大家对知识点数学乘法分配律了解了多少呢?

四年级数学 复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更牢固的掌握。

2.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 ,提高数学素养。

二、主要内容及教学建议

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9、鸡兔同笼

三、重难点突破

共分六大块内容进行复习,具体如下:

一、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

突破建议:

1.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系统。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后继学习小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对这一知识进行整体梳理,突出运算间的关系和运算的意义:加法是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除法又是乘法的逆运算等关系。

2.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对小学生而言,知识的复习更多不是纯数学形式的梳理,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明晰。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知识的应用,在“用”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内化知识。

3.突出自主整理,培养学生知识梳理的能力。

在回顾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尽量先让学生尝试计算或完成任务,然后再通过交流比较,逐步完善,从而加强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二、小数的意义、性质与小数加减法

突破建议:

1.注意迁移类推的方法的应用。

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次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教学时,要突出数系的扩展与整数学习方法的迁移。此外,小数又有自己不同于整数的特点,教学时也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巩固所学知识。

2.注重基本训练,关注错误资源,强化基本技能。

这一部分小数内容主要涉及基本的计算和性质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强化基本技能。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发现错误,则引导学生寻找错在哪里,分析原因,及时改正。

3.重视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加以解答。同时,教师要多加关注问题的合理性和解答过程的正确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