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常会出现哪些典型症状)

本文目录一览: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有哪些?泌尿系统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菌尿和脓尿。抗生素可控制泌尿系统感染。

什么是泌尿系统感染

什么是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泌尿系统感染多发于女性,尤其是性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泌尿系统感染还是糖尿病、前列腺炎等许多病症的并发症,扩散人群极其广泛。

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

泌尿道感染就是细菌侵犯到肾脏、膀胱或其它尿路而造成发炎现象。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附睾炎。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如下:

1、逆行性细菌感染

肛门一带的细菌,很容易经由尿道逆行到膀胱,停留在泌尿道内,造成感染。先天性泌尿道构造异常,如输尿管、膀胱逆流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2、性行为传播

女性的尿道口离阴道和肛门较近,因此在进行性生活时容易把阴道和肛门间的细菌带进尿道、甚至膀胱里,造成感染。

3、避孕不当

错误使用子宫避孕套,会压迫到膀胱,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会。此外,避孕套上的杀精剂,

也会使得阴道内的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4、水分不足

人体喝水过少,导致身体水分不足,会减少排尿的频率,从而增加细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内的时间,细菌会在这些地方开始繁殖,严重的话会形成感染。

5、憋尿、便秘

长时间憋尿容易因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较久,而造成感染机率增加。而便秘者粪便存留在肠道的时间长,粪便内的细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加。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

1、尿路刺激征

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病症,也可有尿失禁和尿潴留。但不同病情不同患者症状所表现出的轻重程度不一。

2、尿液异常

尿路感染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如尿液呈现混浊状、尿中带血,常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3、腰痛

腰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让腰部产生疼痛感觉,下泌尿感染通常不会导致腰痛。

4、全身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等。主要见于上泌尿感染的患者,特别是急性泌尿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尤为多见。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若未及时妥善处理,严重则会引起肾脏感染。当出现发冷、发热、头晕、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状时,表示肾脏可能已受到感染,需立刻接受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

确诊泌尿系统感染,一般需要做以下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取中段尿液检验。正常的尿液应是无菌的,正常白血球和红血球的数目在5 以下。若红血球或白血球数量大于五,则表示有感染。

2、尿液细菌培养

可确知是什么细菌引起的感染,以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可作为治疗时选择抗生素的依据。大部分泌尿道感染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

3、肾脏超音波

可辨别肾脏及膀胱的结构,以诊断有无水肾、肾盂脓疡、输尿管水肿及结构异常;因不具侵袭性,通常为例行检查。

4、肾脏核子扫描

肾脏组织急性发炎时,核子扫描可显示出功能缺损程度及是否有肾疤痕化产生,是早期证明局部肾脏发炎、感染最敏感的方法。

5、排出性膀胱尿道摄影

可评估膀胱外形及输尿管逆流情形,确定膀胱排空及尿道、膀胱阻塞的情况,是检查有无尿逆流的最佳工具。可作为是否须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之依据。

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泌尿系统感染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病菌,对于急性期的患者来说此法最为有效,但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因此,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2、辅助治疗

主要是辅以全身的支持疗法,尿路感染复发的患者通常会有免疫力低下,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提高免疫力的治疗。

3、对症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者可能会并发一些全身疾病。因此,患者在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后,还可对高热、头痛以及腰痛、便秘等进行对症处理。

泌尿系统感染的危害

1、并发多种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的危害性极强,如果得不到及时、专业、有效的治疗,感染会反复发作,引起阴道炎等多种生殖系统疾病。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严重影响精卵活力,降低受孕成功率。

2、引发全身症状。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时会引发寒战、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肾区不适、上输尿管点压痛、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膀胱区压痛、慢性肾盂肾炎、尿频、尿急、尿痛、水肿、高血压、尿道炎等病症。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1、注重水份的摄取,每天需喝足够的水以增加排尿,把细菌冲离泌尿系统,每天尿量最好多于1500ml。

2、一旦有尿意,应赶快解尿,不要憋尿。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厕后擦拭时应由阴道口擦至肛门,即由前往后擦拭,避免细菌由肛门口往尿道传播,并保持阴部的卫生。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4、在性行为前男女双方都要做好生殖器的清洁,以免将细菌带入体内;性行为后应清洗干净生殖器,以避免细菌残留。

5、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可选择避孕套避孕,能有效阻挡一些细菌的传播,但在性行为后应及时取下。

6、避免穿过紧的衣服或束裤,这些衣裤会导致组织不适,产生闷热和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因此应多穿棉质的内裤,比较不会引起不适,而且比尼龙材质通风。

7、注意生殖器清洁。尽量淋浴,最好避免长时间泡浴。女性应避免在会阴部使用粗糙肥皂、泡沫浴、粉类制品或喷雾剂,以免其中的化学成分刺激尿道,造成发炎或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食疗

1、绿豆车前草汤

材料:绿豆60克,赤小豆30克,车前草,白糖各适量。

做法:加水煮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2、金银花茶

材料:金银花30、50克,甘草末10克。

做法:开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之。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治发热,尿痛。

3、冬瓜绿豆汤

材料:新鲜冬瓜50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煮汤饮服。

功效:既能清热利尿,又能防暑降温,是防治泌尿系感染的最佳饮料。

4、芹菜汁

材料:芹菜2500克。

做法:将鲜芹菜洗净,捣烂绞取汁,加热至沸,每次服60毫升,每日3次。

泌尿系统感染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别名 3 疾病代码 4 疾病分类 5 疾病概述 6 疾病描述 7 症状体征 8 疾病病因 9 病理生理 10 诊断检查 11 鉴别诊断 12 治疗方案 13 并发症 14 预后及预防 15 流行病学 16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穴位 1 拼音

mì niào xì tǒng gǎn rǎn

2 疾病别名

老年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uric tract infection

3 疾病代码

ICD:N29.1*

4 疾病分类

老年病科

5 疾病概述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 位。UTI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患者临床表现为肾外的非特异症状,如发热、下腹不适、腰骶部酸痛、食欲减退等,有些老年人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

6 疾病描述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 位。

7 症状体征

老年人UTI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老年UTI 患者临床表现为肾外的非特异症状,如发热、下腹不适、腰骶部酸痛、食欲减退等,有些老年人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因此,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老年人有无UTI 极易误诊或漏诊。此外,老年人UTI 多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复发率及重新感染率较高。

8 疾病病因

老年人UTI 的主要致病菌株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堿杆菌等其他革兰阴性菌。近年来人们注意到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导致的老年人UTI 也较常见。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老年人中,真菌(白色念球菌为主)或L 型细菌的感染明显增加。体质衰弱或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还可由各种非尿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导致严重的UTI。此外,老年女性的急性尿道综合征部分又由衣原体引起。老年人易感UTI 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可能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泌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 不同作者分别在老年男性及老年女性观察到此种现象,尤以女性最为明显。其原因尚不明确,有人推测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雌激素 *** 可能增加了细胞表面细菌受体的密度并增加了细胞黏附的活性。

2.老年人尿路梗阻及尿流不畅的因素明显增加,使细菌易于生存繁殖 老年人常可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以及尿路结石、肿瘤等原因发生尿路不全或完全梗阻,同时其发生神经源性膀胱或无力性膀胱的几率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尿流不畅、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尿路上皮细胞局部抗菌力减退,从而易发感染。

3.老年人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反应能力下降 由于老化,老年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减退,使其对感染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肾脏及膀胱膜均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骨盆肌肉松弛、习惯性便秘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血循环不良,老年男性前列腺分泌减少,这些都使其局部抵抗力减退。此外,老年肾的退行性变化,也是尿路黏膜防御机制下降的原因之一。

4.其他 老年人生理性渴感减退,饮水减少以及肾小管尿浓缩、稀释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UTI 有一定影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及长期卧床的几率增高,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等,因而易招致UTI 甚至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

9 病理生理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感染能力不足,这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且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肾动脉及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另外,老年人肾小管功能及膀胱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也影响了排尿及排便功能。这些均为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参与因素。老年人肾小管功能降低,表现出对水、钠转运功能下降以及尿浓缩能力的减退。放免法测定尿β2MG 含量增高,在排除其他各种疾病引起后,可敏感地反映出老年人肾小管功能下降。健康老年人尿渗透压为500~700mmol/L,尿、血渗透压比和纯水清除率(CH2O)较中青年降低。另外,老年人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引起肾小管药物中毒、化学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下尿路随增龄而出现功能异常,表现出排尿失常、夜间及白天的排尿次数均有增加。Brocklehurst 等发现老年人中有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发生夜尿增多现象,男性多有尿急感,女性常有排尿困难、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无症状的老年人排尿速度也渐渐减慢。65 岁以上老年人最大排尿速度>13ml/s,属正常范围。影响老年人排尿速度的生理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肯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另外局部的结构改变,如高发的老年肾囊肿、肾结石、尿路机械性梗阻、膀胱输尿管逆流、心血管病的心排血量下降、脑血管病的神经性膀胱等均影响了下泌尿道的排尿速度及排尿量,且易导致尿路感染。

10 诊断检查

诊断:对老年人UTI 可采用的化验手段及诊断步骤与成年人相同。但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老年人的白细胞尿与菌尿或UTI 的临床表现不平行 部分UTI 病人可无白细胞尿,另一部分病人可因前列腺病变或生殖道黏膜病变出现白细胞尿而并无UTI 存在,故尿沉渣镜检仅可作为辅助诊断条件。

2.老年人多数表现为无症状菌尿,有效的细菌学检查是确诊UTI 的关键 但尿路梗阻、尿失禁或尿频,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标本留取不当等常可影响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应注意排除。有资料报道对存在失禁的老年男性病人可采用 *** 外套管留尿的方法,简便易行。对尿培养多次阴性但仍怀疑有上尿路感染者,采用饮水加利尿后经膀胱导尿管多次(2h 内每10~15 分钟1 次)留尿培养的方法,可检出50%左右病人有来自泌尿道的细菌。对老年UTI 病人强调连续多次细菌培养并于治疗过程中追踪观察,必要时做特殊培养,可使检出率增高。

3.特殊检查 由于老年人常有尿路梗阻因素存在而造成UTI 难治、易复发,故对老年人UTI 应常规进行有关的泌尿科检查及B 型超声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分析 尿白细胞排泄增加提示尿路炎症,在诊断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尿与尿路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无症状性菌尿症时脓尿发生率约37%。白细胞排泄>10 个/mm 即属异常。无菌性脓尿也是肾结核、结石、镇痛剂滥用、少数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表现。尿路损伤如衣原体尿道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等也可见无菌性脓尿。不伴脓尿的尿路感染见于药物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肾脏集合系统远端感染性病变(如肾皮质脓肿),偶见于梗阻性尿路病。白细胞尿不是尿路感染恒有的特点,连续几次的尿标本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定。单次尿标本查不到白细胞不应视为无菌尿的证据。脓尿取决于尿液流量和尿pH 值。1 天之内尿细菌计数也可不同,一般来讲,宜查晨尿标本。白细胞管型是上尿路炎症性疾病可靠的证据,但与颗粒管型一样并非感染所特有。活动性肾盂肾炎时常见不到这些管型。做管型计数时须用新鲜尿标本。镜下血尿不是提示细菌感染的可靠证据。无蛋白尿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尿蛋白排泄低于2.0g/24h。

2.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首位(90%),其次是肺炎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有意义的是在儿童也常见这些细菌,而在成年阶段则很少见。有人提出前列腺分泌物可能使这些细菌的生存期缩短,这可解释老年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更高的现象。许多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可在膀胱繁殖,这常发生在导尿的老年患者。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尿道远端固有菌丛的一部分,可经导尿管进入膀胱。在老年人由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较少见。正常 *** 菌群的厌氧菌偶尔也引起尿路感染,尤其在尿路结构异常时。慢性尿路感染特别是复发性肾盂肾炎时应考虑L型细菌的作用。L型细菌是没有固体细胞壁的细菌。细菌接触到损伤其表面的物质如抗生素或抗体补体溶菌酶后可转变成L型细菌。肾髓质的高张力状态有利于其存活。L型细菌毒力较低,转为正常细菌后毒力可恢复正常。有报道称在慢性尿路感染的老年人中分离出了L型细菌。尿培养标本用清洁中段尿,老年女性留取标本困难时可用导尿法。耻骨上穿刺吸液在老年人不适用。标本留取后不立即培养时应置入冰箱保存。尿标本在室温放置2h 以上细菌即可增殖。细菌培养的方法以斜面接种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于正在用抗生素,尿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耻骨上穿刺,诊断性导尿或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都应使用常规方法的尿培养,自动筛选检查的方法不太可靠。培养基的选择宜于所有尿路致病菌生长。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可检查慢生长的CO2 依赖性细菌和厌氧菌。

其他辅助检查:影像技术(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镓扫描在内)对老年人泌尿系感染部位有所帮助。

11 鉴别诊断

临床须与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相鉴别。

12 治疗方案

对老年人UTI 的治疗首先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肾髓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行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一般认为,无论有无症状,凡是首次发现细菌尿的病人均应给予单一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UTI 的复发率和再感染率极高,因此对无症状菌尿者长期维持应用抗生素是不必要,并不能使其复发率或病死率减低。有人提出,只有当早期膀胱感染、伴有进展性肾功能损害及有上尿路感染症状存在时,才应对老年UTI 病人给予更为积极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老年UTI 病人难以治愈时应注意耐药菌株或特别病原体的存在。目前一般认为长期菌尿对肾功能确有影响,但与死亡率及尿毒症之间的关系没有肯定意见。

13 并发症

老年人UTI 极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是老年人败血症的主要原因(约占1/3),应引起临床医师警惕。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关于UTI 对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有的认为无症状菌尿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但Dontas 观察342 例老年人10 年生存情况时,发现开始即有菌尿的76 例病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无感染者。

预防: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应选用理想的抗生素应具备:①抗菌效果好,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②药物在肾组织、尿渣及血液中均有高浓度;③副作用小,对肾无损害;④口服易吸收;⑤价格便宜。

15 流行病学

UTI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UTI 的患病率为3%~4.5%,而到65 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50 岁以前的男性很少发生UTI,而至65~70岁时有3%~4%患病,70 岁以后其UTI 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无论性别,当处于慢性衰弱状态,或者长期住院卧床时,老年人UTI 的患病率可增高达25%~50%。国内的报道结果与国外相似。此外,尚有作者观察到老年人尿路感染约有2/3病例是发生于住院过程中,属于医院内感染。

16 特别提示

保健贴士:老年人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肾髓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行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老年人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引起肾小管药物中毒、化学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因此对老年人的用药应该特别慎重。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穴位 膀胱

在大多数病例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而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部分或是泌尿系统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膀胱...

太阴

对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腺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三阴交对下焦疾病效果尤为显著。针刺家兔...

三结交

席弘赋》:小便不禁关元好。三结交穴研究进展: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艾灸家犬“关元”能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

关元

《席弘赋》:小便不禁关元好。关元穴研究进展: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艾灸家犬“关元”能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

精露

什么是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感染主要是由于外界细菌侵入尿道,逆行到膀胱引起来的一种炎症,如果平时没有注意下体的清洁卫生,或者是在同房的时候造成交叉感染,都可能会引起泌尿系感染,如果平时辛辣刺激饮食,过度抽烟饮酒,下体着凉的话也会引起泌尿系感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