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心得体会)

中国共青团历史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1、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前后,全国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

2、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阶段

1953年6月23日至7月2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修改了《团章》,会议最后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3、新世纪阶段

2003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机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奋发进取,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主题,并在团章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12月,共青团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共青团工作战略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确定了今后五年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还从青年思想教育、青年参与、青年发展、青年事务、青年组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扩展资料:

成立的背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源头,主要是青年群体。即青年群体的形成是青年团产生的组织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青年团产生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青年团产生的理论基础。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青年新的觉醒,由“五四”开始的青年运动的实践,是青年团体产生的重要条件;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青年运动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中国青年要求改造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为理论指导的青年政治团体,成为历史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青年运动相结合,是青年团产生的重要条件。十月革命及俄国共青团的影响是中国青年团产生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直接缔造了青年团,而且为青年团的建立提供了领导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四运动与中国共青团的创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青团历史曾用名哪三个?

曾用名如下:1921年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1月,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并确定下一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此后由于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曲折,所以从1957年开始截至到20世纪末,共青团在43年中只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其中5次是在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召开的。1998年6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则标志着中国共青团已经进入跨世纪的历史征程。如今,已经迈入21世纪的中国共青团正在团结带领全中国各族青年,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http://baike.baidu.com/view/5551432.htm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史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史: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派出了许多党员去加强对各地团的早期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开幕,中国共青团正式成立。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发表了《大会宣言》,并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根据2019年5月官网显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下设12个中央机构及21个直属单位,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共有共青团员8124.6万名。

其中学生团员5795.1万名,共有基层团组织357.9万个,其中,基层团委20.4万个,基层团工委1.6万个,团总支16.5万个,团支部319.4万个。

扩展资料:

1983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短文提到:团徽的设计者李国靖,198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人物专访《自己动手装点前进的里程碑——访十三大代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文中介绍到常沙娜的事迹时说,还有共青团员胸前的团徽,也是由她设计的。

在团中央书记处委托下,1994年1月5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成调查组,开始了一场跨度40年、涉及海内外的艰难调查。

最后,团徽设计者的问题逐渐清晰了1956年4月,团中央向各级团组织征集团徽的设计图样和词曲作品,同时还通过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钟灵在部分专业美术工作者中开展征集工作。

当时作为中央美院实用艺术系的青年教师常沙娜参与并负责该院校内的团徽图样的设计征集工作,1957年5月9日团的二届五中全会和5月下旬举行的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将所征集的设计图样展出以征求与会者意见,但与会者均认为没有令人满意的作品。

1958年的一天,团中央书记处提出由《中国青年》杂志社的美术编辑综合几个设计图样的长处。当天,美术编辑李国靖担负这一任务,并很快交了3幅设计图。这3幅设计图经团中央书记处讨论后,决定刊发于1958年第8期《中国青年》杂志封底,向全团进一步征求意见。

1959年初,李国靖又根据要求将三幅设计合并成标准图,把第二图样上写有中国共青团5个字的绶带放到第一图样中去,而团旗则参照第三图样的方案进行修改,使团旗有飘动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心得体会)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中国共青团发展历程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

相关资料: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最初组织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之后,由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和创建的。它的诞生地在上海,最早的名称叫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青年团的工作,在中共一大上专门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问题。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团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已在17个地方成立了青年团组织,团员达5000余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发展,使中国青年从此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而且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起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推动作用。青年团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52年1月,为了响应党的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号召,表明青年团是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革命青年组织,青年团三大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青团中央在任弼时同志领导下,同中共中央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一起,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并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动员广大团员和工农青年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而斗争,在保卫和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工农红军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1934年开始,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中,红军中党团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华北,中华民族各界青年抗日,193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共青团改造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于是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青年抗日救国团体,推动了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革命军队中的青年,为保卫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和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国统区的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蒋爱国主义运动,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1946年10月,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经过2 年的努力,试建青年团工作遍及各解放区。青年团在参军支前、土改、建立民主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成立了以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同志为首的全国青年团筹备委员会。同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带领广大青年成为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支处处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英勇突击队。建国初期,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恢复国民经济和“保家卫国”的斗争,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出了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有计划建设时期的过程,青年团在广大青年中开展了争当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活动,极大地焕发了青年的建设热情,涌现出大批技术革新能手和青年突击队。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将改名后的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与历史上历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次排列,确定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共青团“九大”。60年代初期,共青团响应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全国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1964年6月,共青团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号召全国广大团员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共青团受到严重摧残。1976年4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以广大青年为主体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共青团十大在北京召开,被迫中断12年之久的共青团的系统领导开始恢复。在团“十大”提出的“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的口号号召下,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积极地投身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朝气蓬勃地战斗在各条战线上。1982年12月,共青团十一大在北京召开,大会进一步明确了以四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共青团工作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号召广大团员青年为着四化建设英勇劳动、勤奋学习、开创新风,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8年5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时期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成长为推动改革开放的积极力量,建设四化、保卫祖国的突击力量,倡导新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力量。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号召全体共青团员和共青团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动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而英勇奋斗。

2 80年前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页。80年来,共青团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长进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谱写了青年运动的光辉篇章。

1949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更名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2月,青年团电信局支部成立,赵文龙任书记。翌年春,青年团邮局小组成立,组长张丰惠,有团员4人。同年,青年团四明电话公司支部成立,吴运财任书记。1951年9月,青年团宁波邮电局支部成立,赵文龙任书记。1954年8月,团支部改为团总支,尹美蓉任书记。

1956年,长话室被团市委授予“青年先进长途电话室”光荣称号。次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复名共产主义青年团。至1960年9月底,团的组织扩大,总支委员会下设6个支部,团员206人,根据团章规定,总支报请成立团委。11月,宁波市邮电局团委成立,武效峰、尹美蓉分别为正、副书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的正常活动停止。

1970年,邮、电局团组织分设活动。次年9月,邮、电局团委分别开展整团建团活动,全体团员积极参加,团委还邀请有关部门的青年群众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以帮助团委的整团建团工作。1972年,地区邮、电局团委进行改选,邮局团委由方宝英、费也芳分别为正、副书记;电信局团委以许淑卿为书记,汪正大、邱德文为副书记。1975年11月,地、市邮电机构合并,邮、电团委相应合并,周建初负责宁波邮电局团委工作。

1978年8月,周建初被任命为团委书记,费也芳为副书记。同年11月,周建初被选为团市委九届委员会委员。该年,全局团员青年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积极带头,起到突击队的作用。至年底,有23名团员青年被评为各种先进,27人被评为优秀团员,41人为业余夜校优秀学员和学习积极分子;投递科的24名团员青年,全年投递报刊、信函7437492件,差错率为0.36件/万件,分拣平信3649449件,差错率为0.014件/万件,复活“死信”825封。

1981年4月,团委改选,周建初连任书记,柳平为副书记。1984年5月,柳平接任书记。10月,宁波市电话公司成立后,共青团宁波市电话公司委员会由唐海燕等7人组成,唐海燕任副书记。1986年,团委开展对团员青年的“四有”教育,并组织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演讲、郊游、摄影、文艺表演、美术比赛活动,活跃文娱生活,陶冶情操。通过这些活动,有2个营业柜被团市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岗位”称号。年底,团委以下有1个总支,21个支部,团员417人。1987年,团委改选,改选后团委由7人组成,任伦达任副书记。同年,团委支部增至27个,团员471人。1989年,长途台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为用户办事实”的礼貌用语活动,并走访用户征求意见,接受监督,得到用户好评。话务员章宏敏在这一活动中成绩突出,被团市委授予“服务明星”光荣称号。该年还在团员青年中掀起“团徽在闪光”活动,建立青年监督岗。团委与电业局团委在某海军基地与驻军一起,召开为期一周的工作研讨会,相互交流工作经验。

1990年3月5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组织70余名团员青年打着团旗上街为民服务,免费修理自行车49辆,家用电器64件,理发吹风63人次,业务咨询30多人次。6月,召开第九次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团委,成员由7人组成,任伦达为团委书记。8月,邮政营业员余云雁光荣当选为浙江省第九次团代会代表。同年,市局团委被团市委授予“市先进团组织”的光荣称号,任伦达、戴旭苗被评为市级优秀团干部,余云雁为市级优秀团员。至年底,有团总支3个,支部41个,团员607人。

1991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电信一支局营业员俞国祥被评为“宁波市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1993年5月,团委召开第十次团代会,总结3年来的工作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并选举产生第十届团委,龚旭东为团委副书记。同年,团委为了提高团员青年技术业务水平,号召大练基本功,并针对生产上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在文明岗位竞赛中,开展“用户在我心中”活动,参加人数达700余人次;长途台话务员章宏敏、陈燕平及曙光支局营业员李群评为“青年示范服务员”; 长途台被团市委推荐为我市唯一的省“共青团岗位”。

1994年1月、3月和5月,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分别组织团员青年上街开展“为民服务”,世界电信日期间,组织近30名团员青年上街宣传邮电业务,并开展咨询活动;同时还成立“老干部家电维修服务小组”,为老干部维修各种电器。7月,团委为了支援“希望工程”,发起“交特别团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活动,全局团员青年共捐款7200元,解决了24名失学少年读完小学的全部费用,受到市领导好评。9月,根据市话业务“装、修机难”问题,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突击活动,修复市话线路70余条,装机300余部。同年组织参加市交委系统卡拉OK 、交谊舞、普通话演讲比赛和市级机关交谊舞比赛,分获一等奖。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与素质,团委成立中心学习组,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11月,组织9名团干部参加省团校学习;并组织团干部参加全省团干部统考。12月,浙江省邮电系统首次创“青年文明号”现场授牌仪式在宁波举行,东门邮政支局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1995年,组织学习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0月,举行团干部培训班,有20余人参加。同月,组织团员在市政府门口为民服务,修理自行车及电话机。12月,团委举行“如何树立良好的宁波邮电企业形象”演讲比赛,同时开展“读《生命之歌》、学英雄精神”读书活动。至年底,团委下设总支4个,支部15个,有团员531人;团委被评为年度省级先进团组织。

五四运动到共青团成立要来多少年

100年来。

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2年共青团的诞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坚决完成了党交给的一切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