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乡村振兴重要性是什么?

乡村振兴重要性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2、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

4、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

乡村振兴是什么意思?

乡村振兴就是使乡村兴起、旺盛起来的意思。确切地说,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小村落、小市镇等特定的区划单位兴旺起来。

乡村振兴不是模糊的,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和村(社区)的行动;乡村振兴不是传统、粗放、落后的农业经济的回潮,而是要构建起现代化的精细产业形态;乡村振兴不是仅限于推动农业发展,而是要建设一个以富裕、宜居等为特征的现代化田园居住综合体。

乡村振兴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

产业兴旺,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生态宜居,就是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治理有效,就是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意义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意义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

意义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意义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四化”同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明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什么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大方面。

1、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2、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振兴乡村既是每个农民的责任,也是每个农民的迫切愿望,要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底蕴基础。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4、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持续基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5、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后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

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论文)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什么?

乡村振兴方向:

1、干好乡村振兴工作,必须理清乡村发展思路,转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新时代,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这就是乡镇干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找准对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抓手。三农工作主要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之间的问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受益面,解决农村产业、农民就业等问题,确保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康。

3、找准方向。明确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坚持走的是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在这个漫长、艰辛而又光荣的路上,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讲实干振乡村,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

4、遵循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乡村发展也不例外,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谋划,保证质量,高效实施,循序渐进,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必须立足乡村发展大实际,保证乡村振兴向人民群众所盼所想方向发展。

5、坚信目标。目标是工作的预期目的,也为工作指明方向。明确乡村振兴目标,犹如给我们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五个振兴”的齐抓并进,“五个振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伟大宏图,少了任何一个内容、一个环节,乡村振兴都是大打折扣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