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其此之谓乎正常语序(其此之谓乎句式)

本文目录一览:

《虽有嘉肴》"其此之谓乎"中的谓是什么意思

《虽有嘉肴》"其此之谓乎"中的谓是的意思是:说,说的。

出处:《虽有嘉肴》——西汉·戴圣(相传)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扩展资料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之中的学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虽有嘉肴

其此之谓乎是什么特殊句式

“其此之谓乎”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之”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表示前面的词是宾语,后面的词是谓语动词。“此之谓”,就是“谓此”。

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及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等。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宾语前置句判断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以上就是宾语前置句的简单介绍和内容扩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其此之谓乎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疑问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其谓此乎。

其:代词。它,指学学半这个说法。谓:说的。此:这个。其谓此:学学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再回到原来的疑问句。其此之谓乎?:难道它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吗?

翻译时可以意译为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也承前省略其。因为前文已经引用了学学半,翻译时可以不译。此句出自虽有嘉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