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

该学院截至2011年11月共有教职工150人,专职教师132人,其中英语教师116人,日语教师10人,俄语、法语教师6人;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省优专家1人;2009年校“十佳教师”1人,2010年校“十佳教师”1人。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训是什么?

学院秉承“学融中外、明德求新”的院训,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上,成立“公共外交+”课程群,打造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海南地域文化等特色课程,旨在培养外语基础扎实,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元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在科研上,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依托,重点关注跨文化交际与中国形象、外文海南文献、海外舆情等领域的研究,旨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海南故事。

《大学英语》为省级精品课程,《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为校级优秀课程,《英语语言文学》为海南大学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学术和专业硕士点各一个,分别为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硕士,英语语言文学包括语言、文学两个方向;翻译硕士包括英语口译、英语笔译、日语笔译三个方向。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怎么样)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生活分析法是什么?

生活分析法是针对那些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的学生,帮助他们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以达到改善现状、积极生活而开发的一种心理咨询法。现在该方法的应用已经从学校扩大到各类人群。

目标在于帮助当事人充分发展其功能, 是关心人而不是问题,正面期待当事人能成长与改变。个人中心的咨商治疗,事实上是以现实的情感、经验与人际互动为焦点,因此咨商与治疗的目标, 在于协助当事人澄清自我概念,以便自我了解、自我探索与自我发展。

生活分析法是由松原达哉提出的。

日本著名的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历时多年、独立开发了一种心理咨询法——“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法(Life Analytic Counseling)”,简称“LAC法”。

在谈到心理素质培养时,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黄副书记结合当前学生干部常见的心理烦恼,详细介绍了学生干部的抑闷、焦虑、自负、耐挫力差及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合理的调节方式。

之后,黄副书记又介绍了“松原达哉生活分析法”及记忆和遗忘规律,深入浅出地教授学生干部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海南大学2022口译招多少人

海南大学2022口译招10人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下设英语口译、英语笔译、日语笔译三个方向。学院有教职工182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高级职称教师63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海南省优秀专家1名,“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1名,海南大学“十佳教师”5名。学院拥有海南省重点科研基地“外文海南文献与舆情研究中心”,常年开设学术沙龙“南冥坛席”,营造科研氛围,促进学术交流。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学院现有教职工184人,其中专任教师155人,高级职称教师6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

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海南省优秀专家1名,“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1名,海南大学“十佳教师”5名。

学院现有在校生213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961人,硕士研究生173人,成教生35人。学院还承担全校近13000名一、二年级本科生、80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外语教学任务。

海南大学外语学院

离东门比较近。从东门进入后,是一个东坡湖,沿着湖南面的拦海路到泰坚楼1楼就是外国语学院办公室。

宾馆学校里有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离学院比较近,正好隔湖相对。如果想住更便宜的,可以去北门的海悦国际,和海韵书香住。也可以去东门的国际青年旅社(青年人比较多)。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2007年8月,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合并,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并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院现有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俄语4个本科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

《古典与现代》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古典与现代》(杨国良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l149

书名:古典与现代

作者:杨国良 编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2-1

页数:313

内容简介:

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主编的《古典与现代(第七卷)》,集结了诸多国内知名学者的*文章。此卷秉承以往各卷经典阐释与当代关怀相结合的宗旨,内容涵盖海南文史、文学品评、思想漫谈、人物春秋、民俗研究、人文随笔以及其他的文化探讨,本卷尤其在诗歌理论以及英国文学研究方面展现深度的前沿解读,其中也不乏对自身生活的体悟与思索,展现了编著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执着的探索精神。

作者简介:

杨国良,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5—1996 年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