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

老窝组词?

老人,老师,倚老卖老,老家,老公。窝棚,鸡窝,窝头,窝着。

老窝在,老窝窝头,老窝里

北京最正宗的窝头老店?

北京老字号“大和恒”昌平旗舰粮店,店家向老街坊们展示米面加工技艺,玉米面加小米面等做成的栗子味的窝窝头,最为诱人,曾是慈禧最爱吃的宫廷小吃。据了解,窝窝头是老北京人的主要食品。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粮结构的不断变化,米面细粮逐渐代替了玉米面等粗粮,以至于窝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年轻人更不知窝头是何物了。

做窝头一碗小米面一碗豆面再加4克小苏打好吃吗?

准备材料:

老玉米粉400克,糯米粉100克,白糖80克,开水250克。

制作:

1、将老玉米粉400克,糯米粉100克,白糖80克拌和均匀,用开水250克冲烫,使之七,八成熟,调制成玉米面团。

2、取玉米面团50克用手搓圆,再捏成宝塔壮。

3、取一蒸笼洗净,刷上油,然后放入生坯,置旺火,水满,汽足水锅上蒸10 到5分钟即可。

老玉米什么颜色?

一般来说老玉米是黄色,有软黄金之称,是营养全面的食品,富含粗纤维,是预防多种疾病的膳食,不过没有我小时候的好了,那时候的玉米粥,老玉米面加上大豆做的窝窝头,越嚼越香,现在产量高了,农家肥使用的少了,化肥使用的多了,哎,啥事都是有利有弊。

老玉米有黄色的,有白色的,也有花色的。

玉米煮熟变成橘红色,因为玉米成熟老了,所以橘红色。

榆树皮胶制作?

榆树皮胶按下法制备:

取新鲜榆树皮,去掉外皮,粉碎,用40倍蒸溜水分数次浸泡,至成粘稠的糖浆状时,用纱布滤过.将滤液徐徐倾入一个长方形玻璃容器中。然后反复这一操作三次,使只最后玻璃容器中的滤液纯净干净。

然后将玻璃容器放置一边自然冷却,这样冷却后就得到我们需要的榆树皮胶了。

第一步,剥下新鲜榆树皮,这里面有老树和新树之说。如果新树,或者比较嫩的榆树枝条,可以剥下来,如果是老树,需要剥下树皮单独放置处理。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破坏正在生长的树木。如果有剪枝或者砍伐的树木才可以。

第二步是分类处理,对于比较嫩的树皮,进行清水冲洗,去除虫蛀皮和病患皮,然后切成小段,放太阳下晒干备用。对于老树皮,要将外面已经开裂的老皮刮去,剩下韧皮部,然后清洗干净切小段晾晒。

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


第三步是将晾干的树皮进行粉碎磨面,由于树皮比较韧性,最好多磨一次,面尽量的磨细一点,这样口感最好。磨好后,用袋子封闭储存,防止受潮生虫。

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


第四步是食用,将玉米面,红薯面,高粱面等想食用的面粉,掺入一定比例的榆皮面,制作成窝头或者面饼,也可以制作面条,口感滑嫩微甜,非常独特的美食。

60年代玉米饼发面做法?

小时候顿顿吃母亲做的发面玉米饼。在那个年代,玉米饼应该是最后的美食了!

记得母亲总是放一点老面,那时候没有酵母,每次蒸饼子留点面团,下次蒸再放上,这种面叫老面。

把老面放盆里,然后用水化开,然后再放上合适的玉米面,放到灶台上,把盆盖好开始发面。

面发好了,就可以蒸玉米饼或者是玉米窝窝头了,有时候,母亲还会放点野菜在里面,吃起来也很香,现在很少吃玉米饼子了,有时候真的很怀念小时候的味道。那也是母亲的味道!

先挑好优质的玉米,用簸箕簸干净,到面坊磨成细的玉米面,现在都是去超市买,回来。

取两大碗玉米面放盆里,用开水烫面,放凉后,掺一半的小麦面粉,用温水和开酵母菌,或者用老引头泡好的水,再和面,一起搜成均匀的面团,用保鲜膜盖上,过俩小时,面发到原来的两倍大,面就发好了!

先将玉米磨成玉米细面,再用开水烫熟,凉温,先加预先留下的孝子面一块,揽匀再加适量白面,等发起后加碱面用水化开,加适量,等面有劲没酸味时,就可以做饼了(或做馒头)。

谷香味饵料配方大全?

方法与步骤:

从谷物的角度来汇总几个饵料配方,一种谷物一个配方:

一、酒香玉米粒

玉米绝对是自制饵料中的佼佼者,相关的配方很多,不管老玉米、嫩玉米、玉米粉都非常还用,这也导致玉米有素饵之王的称呼。酒香玉米非常通杀,对于大体型的鱼类效果非常好,就算钓鲫鱼的时候用来打窝效果也不错,毕竟玉米粒较大,打窝钓鲫鱼反而能留住鲫鱼,毕竟个头小的鲫鱼根本不能把玉米吃进去。酒香玉米粒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笔记嫩玉米粒煮熟,冷却后加曲酒或者药酒,加蜂蜜少许搅拌,密封后就可以使用。复杂一些的,老玉米清水浸泡24小时,上锅蒸熟,冷却后加甜酒曲搅拌,密封发酵,产生酒味就可使用,不宜太长时间发酵,淡淡的天然酒味,在夏季效果反而更好。

二、麦芽

发芽的谷物也是钓大鱼常用的饵料,玉米芽、稻谷芽、麦芽,其中麦芽是比较好使的,如果有大麦,效果比小麦还会更好一些。制作方法基本类似,需要把小麦或者大麦清水浸泡24小时,夏季气温较高,容易泡酸变质影响发芽,所以期间注意换水几次。泡好的大麦或者小麦,平铺在平底容器中,盖上潮湿的毛巾,放置到阴凉的位置,每天早晚淋上一点水,3、4天后开始冒芽,这样就可以作为饵料使用了。

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老式窝窝头的制作方法(窝窝头的传统做法)


三、糠坨

糠坨,是窝料也是饵料,比较万能。做饵料的话主要配合翻板钓使用,翻板钓是远投钓流水、钓容易挂底水域的一大利器,钓法就不多介绍了,毕竟以前介绍过很多次。糠坨的主料就是稻谷和糯米粥,准备一些稻谷,上锅炒制焦黄出油,冷却后打成粉备用。糯米多加水,煮成稀粥,冷区后跟打成粉的稻谷搅拌,能够成团就可以了,不需要多加。弄成2-3厘米厚的片状,手掌大小就可以了,中间记得戳个洞。晒干以后就可以使用,用于翻板钓的饵料,或者绳子捆上抛出去打窝,钓完收杆还能回收,晒干后下次使用。

四、玉米粉

玉米粉的饵料配方较多,貌似钓任何杂食性鱼的饵料都可以用玉米粉来制作。较为经典的就是窝头饵料了,玉米粉8份,小麦粉2份,混合均匀,加红糖、白糖或者蜂蜜,一定要加开水烫面,揉成面团后盖上保鲜膜30分钟,这样制作出来的窝头会更加柔软。弄成面片,上锅蒸熟或者煮熟,冷却后再加工。切成小块,嘴里含上一点曲酒,喷在切块的窝头上,撒上一把炒香的黄豆粉,密封起来第二天使用。取一块饵料,反复揉搓到柔软适中,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饵。此饵万能,而且耐泡,不招小鱼。

五、菜籽饼粉

最后一个是菜籽饼粉,油菜南方种植较多,北方貌似不常见。北方豆饼花生枯较多,南方菜籽饼较多。刚榨出来的菜籽饼味道就非常香,加水化开跟其他饵料一起搭配,就是非常好的饵料,对喜欢香味的鱼类效果都不错,比如鲫鱼和鲤鱼。菜籽饼打成粉,上锅炒制一下。现在榨油讲究的是低温压榨,所以菜籽饼粉炒制一下香味会更足。5份菜籽饼粉,3粉炒香的细麸皮,2份小麦粉,混合使用就是非常好用的一款面饵。

一、糠饼颗粒

这个谈不上配方,但是它是实实在在的谷香型饵料,因为糠饼的主体材料就是稻谷壳——糠面做的,排第一当之无愧。在湖南水域作钓过的钓友都知道,糠饼几乎是每个渔具店必备且销量最好的窝料饵料。大糠饼打窝,糠饼方块可以用来制作翻板钩饵料,糠饼颗粒总皮筋套钩上,可以当手竿饵钓大鲤大草。

二、九一八野战篇

这是“老三样”里面的经典饵料,因湖北钓鱼名人“丛林”先生用此饵六小时钓了918条鲫鱼而命名。其自然、纯正的谷麦香为作用于鱼的嗅觉器官,钓效不凡。该饵可单开,可做基础饵也可做味型饵。野钓常见的配方的“九一八野战篇50+蓝鲫30+速攻2号20”。

三、超诱

这也是一款很经典的谷香型饵料,多用于做基础饵。其主要成分也就是谷物制作的。常见配方“超诱50+大板鲫30+鲫鱼套餐20”。

总之,谷香型饵料,没有固定的配方公式,结合饵料味型、含拉丝程度搭配好基础饵、味型饵,结合水情、鱼情搭配好状态饵、添加剂以及饵水比。用合适的味型、合适的状态作钓即可。

中年女性一周的杂粮饭的做法?

周一 粗粮半杯、红薯100克、洋葱适量个、丛生口蘑适量、海带适量、盐和胡椒粉少量

做法 燕麦粥

材料 将红枣去核后和其他材料一起洗净下锅煮2小时。燕麦熟后加适量红糖即可。

周三 山药一段、胡萝卜半根、菜心几根、盐油适量

做法 粗粮腊八粥

材料 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红豆、莲子、花生仁放入锅内加水,煮到七分熟加入糯米,再加入红枣、桂圆干,要用调羹不停的搅动,熟时再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300克即可。

周五 老玉米1个、海带结200克、胡萝卜1根、大葱2—3段、生姜3—4片、龙骨2斤、盐少许。做法 野菜红薯窝窝头

材料 野菜拌入调料入味儿,红薯蒸熟捣成泥,和玉米面野菜一起混合调味儿,蒸15分钟出锅。

周日 红豆、薏米、冰糖

做法:将薏米、红豆淘洗干净,然后将洗净的红豆和薏米倒入高压锅中,加入10—15倍的清水,然后加入冰糖盖上锅盖,大火烧上汽后转小火,压25—30分钟即可。

这些膳食纤维对于调节肠壁对葡萄糖以及脂肪的吸收能力效果很好,还能够有效的促进脂肪分解。多吃粗粮,有助解决便秘,快速减肥,能使细胞活化,防止皮肤老化,让人容光焕发。

答:中年女性一周杂粮饭的具体做法有:把所有的杂粮提前泡好,放适量水,放入电饭锅蒸熟,也可以用杂粮饭功能煮熟,煮好的饭可以分成密封小碗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加点开水微波炉盯一下,或者重新放入电饭锅热饭模式,或者放到锅里蒸一下就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