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

为什么都说郭嘉比诸葛亮有才?

因为郭嘉看出了司马懿是一个天地的大才,诸葛亮并没有看出来。郭嘉在时,曹操基本一路凯歌,他的神算也是过诸葛亮的。

郭嘉与曹操也有“隆中对”,由于诸葛亮这个人是鞠躬尽瘁的人,所以比较出名,也由于郭嘉的英才早逝和历代的褒刘贬曹。总结一下,郭嘉聪明于诸葛亮

郭嘉死时诸葛亮多大?

郭嘉的年龄正好比诸葛亮大十岁郭嘉死时诸葛亮二十六七岁。

郭嘉去世时,诸葛亮二十七岁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


郭嘉,法正,诸葛亮,庞统,程昱,周瑜,哪个最有才华?

三国第一鬼才:NO1 郭嘉

< 诸葛亮 (其实还有个司马懿,这才是三国真正的赢家,有时间可以看下司马懿生平) < 周瑜、贾诩 <流的 荀家几父子、庞统、程昱、庞统、鲁肃、法正(这几人的智力都差不多)

三国人物年龄排行?

大家如果要说司马懿的话,司马懿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的寿命也太长了吧,真的是熬死了大魏三代啊,所以关于长寿这件事情,司马懿是真的挺在行的,那么又有人问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是不是都是这么长寿命呢?这个三国时期的人物寿命排行榜有没有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物排行吧!

诸葛亮:54岁

刘备:63岁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


曹操:66岁

孙权:71岁

司马懿:73岁

顾雍:70+岁

贾诩:70+岁

宗预:74-83岁

廖化:74-83岁

钟繇:80岁

张昭:81岁

杨彪:84岁

高柔:90岁

士燮:90岁

刘寔:91岁

司马孚:92岁

吕岱:96岁

来敏:97岁

张臶(建):105岁

左慈:133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活动100岁以上的只有张臶(建),这个都是有史料记载的,左慈是传说活到了这个133岁的,但是没有相关的证据,不好说,估计也是活到100岁以上了。

第一位黄忠(公元145年出生-220年病死时75岁)第三位关羽(公元162年出生-219年被孙权所杀时年59岁)

第二位赵云(公元154年出生-230年病死时年76岁)

第三位关羽(公元162年出生-219年被孙权所杀时年59岁)

第四位张飞(公元166年出生-221年死于阆中部下暗杀时年55岁)

第五位马超(公元176年出生-222年病死时年47岁马超为刘备所猜忌郁郁而终)

刘备出生于161年,这个是有确切记载的,赤壁之战时47岁,也不小了。

关羽卒于219年,那年他59岁,这么算来他出生于160年,实际年龄要比刘备还大一岁,赤壁之战时48岁。

张飞221年去世时54岁,所以他应该是出生于167年,赤壁之战时41岁。

鲁肃生于172年,赤壁之战时36岁,比刘关张都要小,算不得忠厚长者吧。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凭什么和诸葛亮比)


周瑜生于175年,赤壁之战时大都督才3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惜天妒英才,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就死了,享年才36岁。

诸葛亮生于181年,赤壁之战时27岁,标准青年一枚,老版《三国演义》把他演老了,新版的更贴近一些。

曹操曹阿瞒生于155年,赤壁之战时53岁,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了。

孙权生于182年,赤壁之战时26岁,比诸葛亮小一岁,是这些人中最小的。这么看来,难怪吴国能比蜀汉国祚要延绵一些了,人家君主大臣都要年轻一大截。

司马懿29岁,诸葛亮27岁。司马懿年纪更大。刘表66岁,贾诩61岁,孔融55岁,曹操53岁,张昭52岁,荀攸51岁,刘备47岁,荀彧45岁,曹仁40岁,张辽39岁,郭嘉38岁,鲁肃36岁,李典34岁,周瑜33岁,杨修33岁,马超32岁,吕蒙30岁,庞统29岁,司马懿29岁,

汉献帝刘协27岁,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陆逊25岁,曹丕21岁,马谡18岁,曹植16岁,邓艾11岁,姜维6岁,魏明帝曹睿2岁,刘禅1岁。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诸葛亮和郭嘉相比谁最厉害?

我认为是郭嘉(同道中人),关键在于诸葛亮的年龄在当时比郭嘉要小好多就算实力超群但阅历上不如他,而且在当时郭嘉比程昱厉害(这没问题)程昱在赤壁之战最后都能察觉火攻更何况郭嘉,估计再早1个月郭嘉都行,因而郭嘉在赤壁之战就能赢,赤壁赢的话,就能统一江东。这样不算四川都鼎足难成。更何况当时刘备无兵,就算有诸葛亮也不可能打下四川。庞统,周瑜,司马懿,荀彧。

诸葛亮和刘伯温谁更胜一筹?

诸葛亮和刘伯温相比诸葛亮更胜一筹,虽然刘伯温自诩自己是张良,诸葛亮式的人物,但是他本人在真实的历史中的明初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功绩,反倒是下去了党争,被朱元璋不喜,之后就病死了,而诸葛亮死后整个蜀汉在刘备去世后独挑大梁的存在,他在内可以治理国家,让蜀汉快速恢复实力,对外可以发动进攻让曹魏始终忌惮,可见诸葛亮是远远强于刘伯温的。

诸葛亮胜过刘伯温。

从他二人的经历分析。首先诸葛亮是在36岁的时候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山的,他出山之后就遇到刘备刚战败于曹操,逃离只夏口。这是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合作,并派柴桑去劝说孙权一起对抗曹军。

在赤壁刘备打败曹操,拿下了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事中郎将,负责出谋划策,监督军中大小事务。

在211年至221年这十年中,诸葛亮帮助刘备平定了各个州郡,还入主益州,为刘备在前线作战做好了充足的后援支持。221年刘备正式称帝,拜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掌蜀汉大权,辅佐刘禅,期间与司马懿多次对战,带领蜀汉南征北战多年,使蜀国渐渐恢复国力。

诸葛亮直到死,还在为蜀国打算,可惜蜀国这个时候能用之人太少,最终还是不敌曹魏。

再来看刘伯温,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的时候就已经50岁了,诸葛亮这岁数就已经是丞相了。刘伯温原本是元朝的进士,前大半辈子几乎都是服务与元朝,因为为人刚正,辞过几次官,直到朱元璋平定江山后,才四处邀请能人异士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于是就找到了刘伯温。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写了“时务十八策”,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教朱元璋如何争夺天下,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帮助朱元璋提供战略方向。

朱元璋称帝后就封了刘伯温为诚意伯,第二年刘伯温就辞官回乡了,之后只是明哲保身。

诸葛亮比刘伯温更会做人,能得到众人对他真正的心悦诚服,而刘伯温太过刚直使得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上知道,诸葛亮帮刘备夺天下,但是最后没有好的结局,蜀国也灭亡了。而另一个刘伯温呢,在他的帮助下朱元璋才一统天下,建立了明朝。虽然我们从这两个人的结局看是刘伯温更成功,但是历史事实却是诸葛亮更厉害。

诸葛亮和刘伯温两个人都是很有学问的谋士,但是两个人在选择上是差别很大的。诸葛亮生于战乱的三国,那是个群星逐鹿的时代,当时的诸葛亮虽然知道刘备不是最合适的主子,但是他自己也不能等了。生不逢时这一点在诸葛亮身上体现的淋漓至尽。但是刘伯温就比较好命了,跟着实力雄厚的朱元璋,那妥妥的就是一个金主啊。主要是朱元璋身边不仅有刘伯温,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奇才在帮他夺天下。这样一来,刘伯温比诸葛亮更出息,但是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都能帮刘备取得三分天下的势力,就不难看出他的实力。

当时的诸葛亮在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就选择了要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后来即使知道刘备是当时各地势力中实力最小的一个,也没有另投他主,一心为刘备出谋划策。而且那会诸葛亮在敌方阵营里的对手也有很多。有司马懿、曹魏五谋臣、鲁肃、陆逊、吕蒙等同样是顶级谋士的对手。而刘伯温在这一方面就轻松多了,朱元璋不仅有刘伯温,他更有给他提出九字方略的朱升、善治国家的李善长等给他出谋划策。

所以我觉得还是诸葛亮比刘伯温更厉害一点。

诸葛亮

刘伯温虽然是朱元璋账下的第一谋士,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诸葛亮相比,他还是有些差距。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没有诸葛亮,刘备连荆州之地都很难占领,更不必说得到川蜀,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曾经的刘伯温,视诸葛亮为偶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甚至一度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超过了诸葛亮。但在经历过这件事情后,刘伯温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并承认不如诸葛亮了。

诸葛亮比较厉害。在《明史》中,刘伯温(刘基)被排在李善长之后,与其他谋士并列,这个排名如果放在《三国志》,大约相当于曹操手下郭嘉、贾诩的地位。

个人能力:诸葛亮是刘备唯一的军师。虽然之前刘备还有过徐庶和庞统,但是诸葛亮加入时徐庶已经走了,庞统才干了几年,还没有很大成就就死掉了,这两个人的重要性自然无法跟诸葛亮相比。诸葛亮作为刘备唯一的军师,辅佐刘备从丧家之犬,飞黄腾达成为三分天下的『先主』,其才能之强,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而刘伯温呢,他是朱元璋很多个军师的其中之一,而且在历史上,刘伯温的重要性还低于李善长。如果说刘伯温是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而诸葛亮是把这两个角色都自己一个人演完的。朱元璋的夺取天下,得益于很多谋士各自的出谋划策,刘伯温只是其中之一,而没有达到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地步。虽然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把刘伯温吹嘘得神乎其神,几乎是诸葛亮再世,但是即使只讨论小说,刘伯温也只是诸葛亮的翻版,并没有超过。

历史功绩:诸葛亮辅佐刘备的时候,曹操统一天下的大势已成,大部分人都认为统一指日可待,而诸葛亮和周瑜、鲁肃、陆逊等人联手,把这个指日可待的统一硬生生地掰成了天下三分,这是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事,可谓是『逆天』之强。

而元朝灭亡,明朝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元朝贵族自相残杀的结果。除了脱脱丞相,没有一个元朝贵族有心去平定反元起义,反而是养寇自重:借助反元起义,作为自己拥兵自重的借口;这才导致朱元璋的坐大。等到朱元璋兴兵北伐的时候,元朝已经没有能够和他对抗的力量。所以说:灭大元者,大元也。刘伯温所起的作用,是『助推』历史的车轮,而非像诸葛亮那样是『螳臂当车』,谁出的力更大,也不言自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