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动植物2021

;就目前来看,我国共公布了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含动物、植物品种71个,包括我们熟悉的牛蛙、福寿螺、红火蚁等动物,还有马缨丹、飞机草、微甘菊等植物物种,还有哪些你熟悉确实入侵物种的动植物,我们往下来看一下吧。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动植物名单

第一批(2003年1月10日日,16个)

紫茎泽兰、薇甘菊、喜旱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梁、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第二批(2010年1月7日,19个)

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藻、蒺藜草、刺苋、落葵薯、克氏原螯虾、加拿大一枝黄花、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桉树枝瘿姬小蜂、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稻水象甲、红火蚁、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椰心叶甲;

第三批(2014年8月20日,18个)

反枝苋、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红腹锯鲑脂鲤、刺苍耳、圆叶牵牛、长刺蒺藜草、巴西龟、豹纹脂身鲇、尼罗罗非鱼、小蓬草、苏门白酒草、一年蓬、红棕象甲、悬铃木方翅网蝽、假臭草、扶桑绵粉蚧、刺桐姬小蜂;

第四批(2016年12月20日,18个)

长芒苋、垂序商陆、美洲大蠊、德国小蠊、光荚含羞草、五爪金龙、喀西茄、黄花刺茄、水盾草、食蚊鱼、刺果瓜、藿香蓟、大狼杷草、野燕麦、无花果蜡蚧、枣实蝇、椰子木蛾、松树蜂

2019年5月21日云南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相比于《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1-4批),云南省记载的外来入侵物种71种,已有大幅增长。名单中间外来入侵物种划分为恶性入侵类、严重入侵类,局部入侵类、一般入侵类和有待观察类5类,其中I级恶性入侵类:有33种(植物31种,动物2种),如:紫茎泽兰、飞机草、微甘菊、肿柄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面对外来物种入侵,解决生态问题、保障人类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外来入侵中国的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中国的物种有水葫芦、美国白蛾等。

资料: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截止到2020年6月5日,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食肉的蛇头鱼、疯狂的葛根、野兔侵略者、数量惊人的八哥、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体型巨大的甘蔗蟾蜍、繁殖超强的东灰松鼠、蜜蜂杀手杂交蜜蜂、老鼠。

外来生物危害: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已有51种入侵中国;外来生物在严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同时,还给中国带来了年均超过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可能你没有想到,像牵牛花、小龙虾、牛蛙、巴西龟都是破坏力严重的外来生物。

中国最具危害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是哪些?

中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中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中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由于长期以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系统的调查研究,至今中国仍不能提供较为权威的反映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的目录资料,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曾公布了首批16种“外来物入侵物种”[7]但实际入侵动植物的数量却远不止这些。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有害外来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中国最具危险性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分布与危害:

物种 分布 寄主植物/危害

烟粉虱(B型与Q型)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 蔬菜、花卉、烟草和棉花等600多种

稻水象甲 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北京等 水稻

苹果蠹蛾 新疆、甘肃 苹果、沙果、库尔勒香梨、桃、梨等

马铃薯甲虫 新疆 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烟草、龙葵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桔小实蝇 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水果、蔬菜等250多种

松突圆蚧 台湾、香港、澳门、广东、福建、广西 松属树种

椰心叶甲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香港 棕榈科植物

红脂大小蠹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红火蚁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澳门 叮咬村民,危害公共设施

克氏原螯虾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外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危害土著种,毁坏堤坝等

松材线虫 云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福建 松属树种

香蕉穿孔线虫 曾在福建、广东发现,但已将疫情扑灭 经济、观赏植物等350种以上

福寿螺 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危害稻田、农田,传播人类疾病

紫茎泽兰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危害农、林、畜牧业,使生态系统单一化

普通豚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

水葫芦 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广西等 堵塞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单一成片,降低生物多样性

空心莲子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堵塞河道,影响排涝泄洪,降低作物产量,传播家畜疾病

互花米草 除海南、台湾外的全部沿海省份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薇甘菊 广东、云南、海南、香港、澳门 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 河南、辽宁、四川、重庆、湖南等 使物种单一化,侵入农田,影响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目前已然成为中国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

一方面它给中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它使得中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与此相一致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均在中国。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全力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下图为著名的水葫芦(凤眼莲)

中国入侵物种是什么?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有: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红火蚁、小龙虾、巴西龟等。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的一个名单。分别在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分4批发布,共71个物种。

截至2020年8月,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但是还缺乏一个预警机制。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引进;沾粘在旅游者身上带入;自然传播。

常见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1、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呈半灌木,高0.8~2.5米。茎紫色,叶对生、卵状三角形、棱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瘦果五棱形。具冠毛,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原产地中美洲,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米。全球性入侵物种。

2、薇甘菊

薇甘菊,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先端渐尖,边缘锯齿,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花有香气。

花冠白色,脊状,檐部钟状,5齿裂,瘦果黑色。原产地中美洲,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陆,1984年在深圳发现。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全球性入侵物种。

3、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繁殖。3~4月根茎萌芽出土;匍匐茎发达,节处生根,茎的节段亦可萌生成株。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由10~20多朵无柄的白色小花集生组成,有总花梗;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

花被5片,披针形,背部两侧压扁,膜质,白色有光泽;花期5~10月份。原产地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19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全球性入侵物种。

4、豚草

豚草,一年生草木,高20~250厘米。茎直立,具棱,多分枝,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片三角形,1~3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约50~60个在枝端排列成总状,花冠淡黄色,总苞倒卵形倒圆锥形,囊状,无花冠与冠毛,花柱2,丝状,伸出总苞外。

瘦果倒卵形,包被在坚硬的总苞内。分布于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5、毒麦

毒麦,一年生草本。秆成疏丛,高20-120厘米,具3-5节,无毛。叶片扁平,质地较薄,边缘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小穗含4-10小花。

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平滑无毛;颖较宽大,与其小穗近等长,外稃椭圆形至卵形,成熟时肿胀,基盘微小芒近外稃顶端伸出,长1-2厘米,粗糙;内稃约等长于外稃,颖果为其宽的2-3倍。

花果期6-7月。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全球性入侵物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