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

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下降约九成,什么原因所导致?

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下降约九成,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3月1日的晚间海底捞在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告称净利润预期下降主要受到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年海底捞净利润约为2.35亿元,预期净利润相较2019年约23.4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下降约90%。虽然海底捞的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但是港股海底捞的股价确有较大幅度的上涨,2020年年内,海底捞股价上涨91.50%。截至2021年3月1日,海底捞的总市值达3649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底捞股价的不断上涨,海底捞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张勇与其夫人舒萍的财富也一直在上涨。2021年3月1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张勇、舒萍夫妇的财富为261亿美元。在过去这6个月左右身家增长了71亿美元。

我们来看一下海底捞的经营历史经过: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其实不单单是海底捞这个项目,全国绝大多数项目由于疫情的原因,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很多公司因为疫情无法经营下去面临倒闭的状态。海底捞这个净利润下降没有亏损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餐饮行业收入于2020年3月份触底,从4月份开始至暗时刻逐渐消退,餐饮行业保持回暖势头,并已连续7个月改善。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前十个月,全国餐饮收入29598亿元,同比下降21.0%。可想而知疫情给我们人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灾害。在病毒面前人类真的很脆弱。真的希望这个疫情快点结束,还我们大地光明。

火锅企业沦陷:小龙坎停业整顿,海底捞、呷哺呷哺净利下滑90%

继海底捞(06862.HK)发布盈利警告表示,预期截止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利润相较于其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净利润约23.47亿元下降约90%之后,又一家知名火锅连锁机构“告急”了。

3月4日,呷哺呷哺(00520.HK)发布盈利警告表示,预期截止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较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下降约9.5%,预期截止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纯利介于1000万至2000万元之间,而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纯利约2.9亿元,这也意味着2020年呷哺呷哺净利降幅将在90%以上。

对此,呷哺呷哺方面解释称,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中央及各地政府陆续实施的预防措施以及消费场所限制对于呷哺呷哺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影响严重的湖北、北京以及东北地区,而呷哺呷哺超过40%门店位于上述地区。随着疫情在下半年好转,呷哺呷哺经营情况也随之好转,展现出快速恢复能力。

“本集团一直密切检视门店的经营状况并不时调整业务策略,以减轻疫情的影响,未来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开设新门店,持续推进门店网络扩张,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租金及各项经营成本。”呷哺呷哺方面表示。

可见2020年,对于火锅企业来说,是一个重灾之年,知名连锁火锅机构业绩下滑十分严重,加上小龙坎使用地沟油,大幅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3月15日,小龙坎南京、苏州多家门店,使用扫帚捣制冰机后用来盛黄喉毛肚,并提到,后厨应聘不看 健康 证;许多菜品不清洗,上桌前喷水“加工”;发芽土豆削削接着用;碗筷清洗仅30秒,在消毒机里“走过场”等多种乱象。

对此,业界人士告诉《五谷 财经 》,这不仅会影响小龙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损害火锅行业的声誉,短期内,火锅行业都将埋上一层阴霾。

疫情冲击火锅巨头业绩普降

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作为我国火锅餐饮行业龙头的海底捞,也于近日发布盈利预降警告,显示其2020年全年净利下降幅度在90%左右。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包括火锅在内的整体餐饮行业均造成了较大影响。防疫措施下,门店停摆、就餐人数分流限制叠加职工薪酬、防疫开销、门店租金等成本压力,严重影响餐饮企业的利润水平,但这种冲击主要集中在上半年,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步有效控制,火锅作为餐饮行业中最大最热的细分品类也率先恢复,呷哺呷哺、海底捞等头部品牌在下半年均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业绩修复,但仍未完全对冲上半年的恶劣情形,致使其全年业绩均出现较大程度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实现营收约为19.22亿元,同比下降29.1%,净利润约为-2.52亿元,同比降幅在255%左右;海底捞则实现营收约为97.60亿元,同比下滑16.5%,净利润约为-9.60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降幅高达205.7%。

在2020年疫情对实体餐饮行业重创的不利环境下,海底捞仍逆势开店扩张,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173家,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也从2019年末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

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


而呷哺呷哺则在2020年上半年新开张31间呷哺呷哺餐厅及5间凑凑餐厅,截止2020年6月30日,呷哺呷哺于中国24个省份的139个城市及3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拥有及经营1010家呷哺呷哺餐厅,于全国20个省份的27个城市以及3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拥有及经营107间凑凑餐厅。

相比之下,呷哺呷哺门店网络扩张速度要远落后于海底捞,与之不同的是,呷哺呷哺将其资源着重于升级高端品牌凑凑餐厅。

对此,呷哺呷哺方面表示,其在弱经济周期的策略是只开有质量的餐厅。因此,尽管呷哺呷哺储备了很多网点,但是上半年只新开了31家呷哺呷哺餐厅。此外,呷哺呷哺还建立了一个网点排查及开发网点系统,以此来确保新开店的质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一些体量规模较小、经营体系并不成熟的中小餐饮企业因抵抗不住成本及现金流压力被迫退出,而头部企业则把握住疫情期间门店选址、低价租金等方面的机会逆势扩张,加之其从门店装修、菜品供应到终端服务的成熟统一标准,更利于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头部火锅企业规范化门店的快速复制开设,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也致使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称。

着重打造高端升级品牌餐厅

从整体来看,呷哺呷哺餐厅仍是呷哺呷哺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餐厅收入约为12.2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高达63.6%。

受疫情影响,呷哺呷哺餐厅客流量减少,较上年同期的21.99亿元下降4成以上,翻台率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2.4倍下降至2020上半年的1.8倍;凑凑餐厅产生的收入却由2019年上半年的4.89亿元增长21.3%至2020年上半年的5.93亿元,实现了逆势增长。

“凑凑餐厅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持续扩张其餐厅网络所致,2020年下半年,本集团仍将会继续保持凑凑餐厅网络的发展速度,在加大凑凑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为开展凑凑未来业务发展打好基础。”呷哺呷哺方面称。

据悉,凑凑餐厅作为呷哺呷哺的高端品牌,主要面向家庭聚会及商务宴请,提供台式用餐体验,搭配独特菜品及服务,营造别具一格的用餐氛围,深受消费者好评。

由于凑凑餐厅目前已经在国内众多品牌中成为商业地产业主喜爱的品牌,呷哺呷哺也可利用凑凑品牌谈到更多的溢价空间,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来开拓高端品牌凑凑的布局。

麦格理在对呷哺呷哺的研报中分析,虽然近期疫情影响呷哺呷哺复苏步伐,但预期疫情大体上已受控,相信负面影响属暂时性。公司旗下高端品牌“凑凑火锅”发展潜力仍强劲,估计今年将贡献约35%销售额,调味品和茶水供应业务规模仍较小,去年预计贡献单位数占比。

产品方面,在保障牛羊肉食材等核心产品高质量基础的同时,呷哺呷哺还在积极强化供应链上游规模建设,提升品质溢价,并继续推出丰富年轻人选择的补充品类,包括此前推出的鸡肉产品以及在不同区域、高低客单价组合中加入的猪肉产品,还将通过季节性产品如鱼、虾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通过明星产品芝士、虾滑等保持消费者热度和购买欲望,并计划引入多样化产品组合,聚焦套餐,不仅保持品牌年轻活力,同时也保证品质与食材成本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升毛利。

国信证券也在对呷哺呷哺的研报中指出,公司品牌升级焕新,改善存量业务弹性,凑凑品牌扩张发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餐饮业务整体迎经营拐点,其产业链延伸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

未来发展面临转型挑战

近年来,火锅行业凭借其高标准化的特色业务模式,市场品味需求增长,文化体验、社交属性增强以及消费场景延伸,已逐渐成长为中国餐饮市场最大的细分品类。

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火锅行业实现总收入9600亿元,同比增长9.63%,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行业收入将下降至8880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火锅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经历短时回调后,整体扩容趋势不改。伴随行业发展而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疫情使火锅餐饮行业重新洗牌,有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但从市场体量规模来看,竞争格局依旧分散,即便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海底捞,占比也仅为2.2%左右。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海底捞虽受疫情影响仍坚持逆势扩张,利用规模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后起之秀巴奴毛肚火锅坚持打造优质毛肚、菌汤等核心产品,凭借极致的产品主义收获了更多的价值体现。

“而对于呷哺呷哺来讲,最初的快餐平价火锅路线已不足以支撑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且随着未来火锅行业整体洗牌和转型,高端品牌凑凑餐厅势必将逐渐成为呷哺呷哺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如何调整经营策略做到产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更具特色的品牌转型升级,是其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业内人士告诉《五谷 财经 》。

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海底捞利润下降九成 2021年海底捞的财务状况


净利暴跌9成,海底捞正面临一场火锅革命,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海底捞经历暴跌从2020年疫情期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上座率变低,人们出来吃饭的少。而火锅这种聚在一起吃的方式更让人不能接受。但疫情过后净利润仍然下跌说明海底捞自身出了问题,主打服务至上的火锅品牌必然就会增高服务成本,而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细致的服务吗,不一定见得,很多消费者觉得这种服务侵犯了自己。

服务至上变成产品至上

自己只是想安安稳稳吃个火锅,而你却老是打扰。而且你提高了服务,那么你的产品就会低于服务,对于一些对口味,食物新鲜度有要求的消费者就会放弃海底捞这个品牌。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服务至上变成产品至上。毕竟消费者消费的是产品而不是服务,你服务再好别人不喜欢也是无用之举。

从改变产品开始

吃过海底捞的人很多,但是吃完之后从没见过有人去夸海底捞的口味有多好、食物有多新鲜。都是在夸海底捞的服务有多好,有多细致。什么都会准备好,就差喂嘴里了。所以对于海底捞来说自己的产品没有打动消费者,没有在消费者心理留下印象。

只是把服务至上的品牌力留给了消费者。所以海底捞应该从升级产品方便下手。火锅这个东西去哪吃都是吃,但是你口味好,食物好总是第一竞争力。海底捞的产品在众多火锅品牌力只能说是中等,所以首先要提高口味,改变食材。这样才会改变现状。

大众是否需要这么细致的服务

海底捞服务打破了传统餐饮行业的标准,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海底捞从服务下手迅速在众多火锅品牌中脱颖而出。刚开始是觉得很好,但是海底捞的服务慢慢变的病态,让人觉得不适。消费者真的需要这样的服务吗,我觉得不尽然。

可能有些消费者喜欢这种服务,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会觉得这种服务太过细致了。为什么很多没有导购的服饰店就会有很多人,而有导购的服务店人就会很少。

这是因为消费者喜欢那种自然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自己的领地被冒犯。所以海底捞深思一下,服务是不是过头了,是不是应该回到常态化的服务,而不是这种病态的服务。

结语:最后要说一点提高品牌竞争力才是改变现状最重要的法门,只有在众多火锅品牌中有好口碑,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好,才能一直走的稳当。

海底捞去年的利润降了多少?

海底捞去年的利润降了九层,现如今很多人不喜欢吃海底捞了。在之前很多人吃火锅基本都会去海底捞,因为海底捞的服务态度是非常的好。但是现如今火锅店是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让很多人不喜欢吃海底捞。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好。而且消费水平也是特别的高,在之前很多人只要能够吃饱,比什么都重要。但是现如今很多人都会要吃好,尤其是吃火锅的时候,很多人会吃海底捞。其实外面有一个传言,那就是你去海底捞吃火锅并不是吃的口味,而是吃的态度。海底捞火锅之所以这么贵,就是因为它的服务态度是非常的好,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海底捞吸引了很多人。

其实海底捞的广告做的是非常的好,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很多人觉得这海底捞吃一顿就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情。就是互相传播,很多人才会对海底捞用吸引力。但是很多人吃过海底捞,发现味道也是一般,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很多人不愿意再吃海底捞。因为海底捞是特别的贵,吃海底捞还不如吃别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海底捞的利润大不如以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吃海底捞。

其实现如今的火锅店是特别的多,除了海底捞之外,还有其它的火锅店,所以很多人觉得可以吃别的火锅店,而且价格也不是特别的高。对于普通人家,他们不会选择海底捞,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海底捞的利润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说海底捞应该降低自己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所以我们在选择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货比三家,不要因为名声在外就去选择,这样不一定就能吃到可口的东西。

海底捞去年净利润为啥降9成

海底捞预计去年净利润降了9成,大家都不喜欢吃海底捞了的原因如下:

第一:海底捞涨价了,性价比不高了

其实海底捞的火锅跟其他的火锅相比,在味道上并没有那么特别,其实市面上大部分的火锅品牌的味道都是差不多的,而消费者选择去海底捞就餐,愿意多付点费用,就是希望可以享受到海底捞更多的服务。但是海底捞因为成本增加和生意难做,却偷偷的涨价了,这一点消费者是接受不了的。

笔者去年曾经去海底捞就餐,点了一道菜是半份土豆,八块钱还是十块钱的土豆,半份却只有五片,土豆十块钱可以买三四斤了,但是在海底捞却只能够得到5片,这确实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了。而且就算是一些肉类的食物,比如肥牛、牛肉片等,半份的肉大概也只有七八块的样子,但是却需要四十元钱。海底捞这样涨价,性价比不高,消费者自然就宁愿去吃其他的火锅了。

第二:有很多新的火锅品牌加入竞争

海底捞虽然在火锅行业很有名,但是也不是不可取代的。很多人喜欢海底捞就是喜欢它的番茄锅,然后搭配海底捞独有的牛肉粒,一边吃火锅一边喝汤,觉得非常的惬意。但是海底捞为了节约成本,已经取消了牛肉粒了,这就让海底捞火锅的可取代性更强了。本来火锅的辣锅底差别都不大,海底捞的其他锅底也没有特别有吸引力。

反而市面上那些专注于做辣锅的火锅品牌,味道比海底捞更好,比如谭鸭血、袁老四、小龙坎等等。而且价格也要比海底捞便宜很多。一般去海底捞吃饭,两个人就需要300元以上。但是去吃其他品牌的火锅,两个人吃够200元都可以吃撑。所以说当其他的火锅品牌加入竞争之后,海底捞就不再是最佳的选择。

第三:海底捞进入了电商行业

在疫情期间,海底捞的外卖和电商生意都非常的红火,很多人都会在电商平台购买海底捞的锅底和配菜,自己在家煮火锅吃。就是因为购买海底捞锅底的途径多了,所以消费者就不愿意去实体店就餐了,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就餐会让人感觉到恐慌,所以说现在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愿意外出就餐的。

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下降约九成?

是的,3月1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相较2019年约23.4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下降约90%。

根据该公告预计,2020年全年海底捞净利润约为2.35亿元。

海底捞去年全年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公告称,有关净利润预期下降主要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及其后疾病预防措施以及全球各地国家及地区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对本集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人民币,其中的绝大多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

公告还称,2020年集团一直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调整商业策略及运作以减少负面影响。集团亦积极开设新餐厅及继续推广海底捞餐厅网络。

扩展资料:

网友评论:

foxdie2008:海底捞服务热情外,菜品太一般了,现在俩人最少500左右才能吃饱。

百度网友6944196:味道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价格倒是挺贵,两个人稍微一吃就四百多,而且那个服务说是好,但我感觉不自在,所以吃了一次就没去第二次。

清静的姐姐:价格高,味道非常一般,卖的是服务,但问题是现在大家朋友一起吃饭不喜欢有外人,过度服务和打扰没什么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受疫情影响海底捞去年净利下降九成,净汇兑损失2.35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