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利润总额

一、正面回答

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在收益总括观点下,利润总额是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所谓正常利润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和实现的利润,包括企业从事生产、投资告示活动所实现的利润,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各正常利润。非正常利润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事项所引起的盈亏,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导致的损失、罚款支出和滞纳金支出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前期调整我国的规定也纳入非正常利润之列。

二、分析

年度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一年的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营业利润是要来自营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谓投资收益就是把钱投给别人来帮自己收益,如投资证券,办厂分红等,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可能企业带来收益。

三、年度利润总额如何计算?

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收入-年度营业成本-年度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外收入-年度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如何计算年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600万元--0--4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费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5000万元--4100万元--200万元--10万元=600万元)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未发生)

利润总额(或亏损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万元+(-50)万元+0+80万元--60万元--30万元=40万元]

所得税费=利润总额*25%(40万元*25%=10万元)

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所得税(40万元--10万元=30万元)

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年度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利润的质量特征:

(1)、一定的赢利能力。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4)、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利润总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吗

应纳税所得额不是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扩展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的划分:

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1、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3、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6、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7、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无形资产摊销对年度营业利润有什么影响?

会影响年度利润总额。

一、无形资产的摊销,可能计入费用,可能计入成本。无论计入费用还是成本均会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无形资产摊销对年度营业利润有影响。无形资产摊销会引起年度营业利润的较少。

1、公司如果有无形资产的摊销,对营业利润肯定是有影响的。

2、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这个摊销,最后企业的利润总额会减小。

二、年度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一年的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年度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外收入-年度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形资产摊销

年度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年度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收入-年度营业成本-年度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外收入-年度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利润是要来自营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谓投资收益就是把钱投给别人来帮自己收益,如投资证券,办厂分红等;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可能企业带来收益。

详细解说:

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在收益总括观点下,利润总额是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但在损益表中,许多国家还是在计算利润总额(或会计收益)之前,将当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正常利润)和其他损益(非正常利润)分开列示。

所谓正常利润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和实现的利润,包括企业从事生产、销售、投资告示活动所实现的利润,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各正常利润。

非正常利润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事项所引起的盈亏,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导致的损失、罚款支出和滞纳金支出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前期调整我国的规定也纳入非正常利润之列。

年度利润总额是怎么回事

年度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其计算公式为,

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收入-年度营业成本-年度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营业利润+年度营业外收入-年度营业外支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