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

什么是福报?

福报可总结为三种: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福报没有好坏,看你用在哪个方面。

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


福报用来修行,菩提道上一帆风顺,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此乃真福报,大福报,度人度己。但这种人太少了。

福报用来满足自己的贪嗔痴慢,则造无量罪业,死后堕三途,此乃魔障,非真福报。现在这种人占大多数。

因此,福报必须用智慧来驾驭,才能体现它福的一面,否则就是造业的一条通途。

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


现在人,很容易在福报中迷失,造作罪业。因此,印光大师才着力弘扬传统文化,先学做人,再学作佛。相反,很多修行有成就的,都是极没有福报的人。大灾大难,大痛大病,以此逆增上缘,看破世间,精进修行,成圣成贤。佛说,要以苦为师,真是大智慧,太了解娑婆世界众生的习性了。

什么是福报?

我们常能听到佛居士与出家人提到福报这个词,那么,福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福就是福气,报就是果报,也可以理解为是业报。也就是说今生今世,一个人在他(她)的生命旅途中所遇到的所有好事与不好的事,好人与不好的人,好工作与不好的工作,好生活环境与不好的生活环境,好家人与不好的家人,好丈夫与不好的丈夫,好妻子与不好的妻子,好子女与不好的子女,好邻居与不好的邻居等等-----。总之是由前世所做业因,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果报,在现实中的体现。 福报大的人在今世可以体现为,做大官,发大财,有幸福的家庭,亲密的家人,孝敬的子女,舒适的生活环境,爱护自己的领导,喜爱自己的同事,凡事只要心想就能事成,只要努力就能马到成功-----所以啊,福报实际上是一种自身前世的业报与今世修行与否的能量体现。能量高的人具足智慧与聪明,健康与美丽,乐观与豁达,总之顺缘多于逆缘。而能量低的人则要么智商较低、面貌丑陋,要么易生精神痛苦与各种疾病,总之是多灾多难,逆缘多于顺缘。福报到了时,即使是废铁也能变成黄金,所谓“运来铁成金,运去金成铁”。福报未到或没有福报时,即使怎么努力也不能如愿获成功! 世间的福报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财与官。笔者认为,这两项世间的福报都是有定数的。一个人一生能发多少财,能做多大的官,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凭借自己所谓的努力,就能够得到的。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有些人只要一努力就能做官,有的人却怎么努力也够不着那个职位,即使够着了,也会突发厄运而终止那个职位。有的人发财即使成为巨富,却也往往遭遇猝死和凶死的结局,无一例外。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就说我单位吧,一个处级干部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才通过组织考察晋升为副局级官员,可是就在半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因受别人之邀,闯进了一家涉嫌犯罪的酒店,而公安被抓了个现行,于是被劝离工作岗位,提前退休了。又一个处级干部,才只上任一年,就因车祸丧生,连脸也被撞的只剩下了半张,其死状甚为恐怖!而他们在原来的岗位上一直都是干得不错的,所谓阴错阳差,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最为确实的体现。我们可以说他俩的福报,都是不具足做副局级官员的!如果勉强为之只能惹祸,甚至威胁到生命的安全! 福报确实是前世的积累,也是今世自身的修为的积累,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随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修行,并非象大家想象的,就是每日读经,而是要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起心与动念,不让自己的一念为恶,不许自己的一行为恶,就是修行。如果不关注自己的起心与动念,只在意自己的欲望是否满足,就是读上千万本经书,也是枉然!同样的恶报一样不会放过你!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啊,福报是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与任何别人无关!

佛家讲的功德是什么?与福报有什么区别?

佛家所说的“功德”,“功”指善行,就是一切善的行为和作为,比如:持戒、放生、布施、诵经、念佛等善的行为,“德”指善心,就是一切善的发心和善愿,持戒、放生、布施、诵经、念佛等善心和善愿,

“福报”指善行和善愿所感招的善果。持戒、放生、布施、诵经、念佛都能感招相应的善果!“善果”指人世间的长寿、富贵、名望、地位、人缘好、聪明智慧、相貌端正等……

功德是福报因,功德是感招福报的前因,福报是做功德之后感招的善果

佛教里经常说福报这个词,究竟什么是福报呢?

福报有很多中体现方式。比如,有的人身体很健康,这就是福报的体现。有的人很有钱,这也是福报。有的人容貌非常好,也是福报。有的人有很多好友帮助,也是福报。

福报就是这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假如很有钱,如果挥霍了,总有一天福报用尽,就会变成一个穷光蛋。有的人福报体现在健康的身体,但是,整天大吃二喝,糟蹋自己,福报耗尽,一样病态全身。

因此,佛法告诉我们,要惜福结缘。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报,不得挥霍。广结善缘多多培植福报。

每次去寺庙,里面的人说我很有福报,什么意思,福报到底怎么回事

福报,就是意味着你在这世间有较多的金钱、名利、地位等等,或者人缘、人际关系很好,或者你能有很好的际遇,所谓“人生酬业“,这都是你以前做出的功德,这一辈子来享福了,就比如说你昨天工作了一天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今天你就会有轻松一点,享受一点。

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福报是什么意思(放生的功德和福报)


但是,在佛家来讲,最大的福报,莫过于得到人身,遇到佛法,并正信佛教,努力修行,脱离轮回,所有的金银财宝,所有的享受莫过于脱离轮回的束缚。福报就是福德,什么是福德呢?福德就是不成功的“功德”心量大了叫“功德”,“不住生心”就叫功德,有自私就叫福德。功德是修行的功夫,但是本心产生了执着和自私,功德就变成了福德!.当你心无所住,就是无上功德!

什么是福报?

福报(fú bào)为福利之果报也。意思是种下的善业种子因缘成熟后,现出好的善果。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福报?

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果大树没有了,众人也就失去了庇护。就家庭而言,家长没有福报,家庭就很苦,小孩要念书、做任何事都很艰难。公司也是一样,公司的负责人没有福德因缘,这个公司就很难发展,员工也很苦。相反的,如果负责人有福,就能庇荫众多的员工;福报大,所庇荫的人就更多。 中国人常说,福禄寿三星高照。禄就是官位、爵位、职位,有官位的人就称为有禄位,执事便是一种禄位。福是生活的经济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种种都是福报。寿,寿命要长远,身体要健康,这就属于寿。福禄寿齐全,能有这三样就很欢喜了。现代的人觉得福禄寿还不够,还要加一个喜,要多生贵子才是喜,都是在欢喜当中也是喜,能双喜临门就更喜。而这些都要靠我们平常努力,因为这是一种果报。人人都欢喜这种果报,可是多数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当中去努力。 大家不但要修福德,还要修智慧。一般人会认为有吃、有住、有玩就够了,为什么还要修智慧?智慧就是正知正见,假使有福报却没有智慧,就不知道如何去运用福报、累积福德,福上增福。社会上也有一些很富有、却缺乏智慧的人,他们以放纵的方式在享用福报,拚命地追求,甚至于造业、犯法。事实上,就算是逃避了法律,侥幸得到了财富,最后还是没有好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智慧非常重要。有钱时,知道运用钱财修善法,去培福、造福,不断地累积福德资粮;有权势,就要会用权,以权势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这就是修善积福。反之,如果运用权利胡作非为,就是在造恶业。 一方面要修善法,广集福德因缘;二方面要修智慧,知道明辨是非。掌握住这两个原则,人生就会越走越光明,越来越有福报。如果不知广积福德,也没有智慧分辨对错,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无论从历史人物的遭遇,或是社会上种种现象,都是如此。生命是无穷尽的,人不是只有一生一世,这一生的努力不仅造福这一生,还有来生、还有生生世世。如果认为人只有这一生,就显得鼠目寸光,浅视短见。 一般人不了解,去看相、算命,推算今年流年不利,东方不能去、南方不能去、北方不能去,生存的空间越缩越小。其实只要朝著修福、修慧的方向和去努力,福德和智慧具足,就有无穷尽的时间、空间可发展。 有的人对这个道理半信半疑,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以为人死了就没有未来。有这种观念的人,只看到现在,看不到未来,目光短浅,因此心量也就越来越狭小。要扩大心量,就必须要从知见上来端正,胸襟广大,人缘才会广大,事业才会扩大。 这个世界,修善法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一般人喜欢找人改命、改方位、改风水,其实一切皆有因缘果报,想靠他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作法便流于糊涂、颠倒。想要改变命运就要从修善法做起。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军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滨县,临行前,陈抟仙人告诉曹斌:元帅你是中年得志,但是晚年不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变命运。曹斌到了宜滨县之后,打了胜仗,城里的百姓、士兵全都投降。当时曹斌的参谋建议,关起城门,将所有的百姓、军人都集中在城里,然后放火烧城,以绝后患。曹斌想起陈抟仙人的劝告,不但没有放火烧城,还下了一道命令: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所有士兵 不能夺取一分一毫。对于战俘,不可以损伤、不可以杀害;战俘如果愿意留在宜滨,划分田地供其开垦;想要回自己家乡的,就发放路费,让他回家。这个政策颁布下来,所有宜滨的人对曹斌大元帅都十分感激。 当时,宜滨县的百姓为了纪念曹斌,建了曹公庙来感念他的恩德。等到曹斌带领军队回到朝廷后,又碰到陈抟仙人,陈抟仙人一看他就说:“大元帅,你的相变了,晚年的运一定很好,将来一定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的命运有这么大的改变,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后来,曹斌果然官居高品,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岁,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都为国家立下功劳,可说是子孙腾达。 曹斌把屠城转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为他们安顿好生活,减少了社会的乱源,这就是修善法。佛法中提到,公事门中好修行。一个平民百姓修行,影响的是一个小范围;如果是一位公司里的董事长,乃至于是镇长、县长、一国的总统,愿意发心积善修德,利益的人就更多。这样不仅是发展了事业,同时也累积了善法功德;能多修善积福,必定是功不唐捐。 历史上有很多修善改变命运的记载,证明人能够修善积福,一定是功不唐捐。 人的福禄寿是过去的努力,过去种因,现在受果;这一生能享用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是过去修善积福累积下来,那是与生俱来,一般人说先天所带来的。所以,要改变命运,要靠自己现在的努力,才能改变未来的果报。如果不知努力,这一生只能随著因缘果报流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就要从惜福、修福做起。 累积福德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节流是日常所需尽量不浪费,开源是要积极修善法,就能有好的助缘。而上班族要怎么做才能修福德?举例来说,公家的东西就要用于公务,大部份人会忽略公司团体的电话,无论是公事、私事都使用,这就错了;谈论公事,是正当的,不会减损自己的福报,如果假公济私、讲私人的事,就是在耗损自己的福报,因为这在无形中犯了偷盗戒,盗用公家的时间、 用具、电话费及其他资源。佛经讲,偷盗的果报是将来贫穷下贱;打电话是一件小事,一通电话没有多少钱,但是日积月累就很可观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正是修福、修德的机缘,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浪费公帑,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累积自己的福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