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

中国三个濒危的动植物?

中国三个濒危动植物是珙桐,大熊猫,望天树

珙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色花奇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

1.金丝猴。

中国有三种金丝猴:四川金丝猴、云南金丝猴和贵州金丝猴,其中四川金丝猴是大家最熟悉的。四川金丝猴,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北、甘肃,生活在深山老林,群居生活。披着金丝“斗篷”,爬树跳,像飞一样移动。金丝猴第一次被命名时,因为它翘着鼻子的金发,动物学家爱德华提醒了欧洲十字军指挥官的金发妻子罗克珊娜,于是他以这位美女的名字为金丝猴命名为——。

2.华南虎。

华南虎,英文为“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亚种。它原本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的虎种,但资质最老。世界上只有一只老虎,都产于亚洲。上个世纪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蠡海虎、巴厘虎和苏门答腊虎,但后3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明确是哪个亚种)在20世纪初灭绝了。

3.棕色马鸡。

褐马鸡是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北京门头沟的珍稀鸟类,因为它的耳朵由两个白色的耳毛组成,像长角,或者有人叫它角鸡或马耳鸡。尾羽翘起后,像马尾一样垂下来,故名雉鸡。雉鸡有4种,均产于中国,分别是藏雉、白雉、蓝雉和褐雉。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将褐耳雉列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中的“濒危”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银杉。

银杉最早发现于我国贵州、广西、湖北、重庆、湖南等地。适宜在海拔940-1870米的地带定居,喜生长在阔叶林和山脊地带。

5.金花茶

金花茶最早发现于广西南宁。中国科学家在1960年发现了它。因为金茶花开花金黄色,所以被称为金花茶。在国外被誉为“神奇的东方幻茶”或“植物界的大熊猫”或“茶皇后”。

6、丹霞梧桐

丹霞梧桐是丹霞地区特有的物种,是属于小乔木,茎干表皮为黑褐色的,嫩枝生长是圆柱状,颜色偏青绿色。生长得好是会开出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株形较大,适合栽种在空间较大的地方。

中国三个濒危的动物有: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稀有植物有望天树、龙脑香等濒于灭绝。

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将有3000种至4000种植物处于濒危之中。由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如果有一种植物灭绝,就会有10种至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其他生物消失。

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全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使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建立总面积达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植物园。

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工程也初见成效,全国已建立250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专项实施大熊猫、朱鹮等七大物种拯救工程。

一、二、三级保护植物,共分濒危、渐危、稀有三个类型(濒危是指临近灭绝;渐危是指脆弱的类型,有濒危趋向;稀有是指稀少而珍贵的物种),共有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2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桫椤、银杉、水杉、秃杉、人参、水杉、桫椤,银杉,珙桐,金钱松

朱鹮

中国最珍稀的鸟之一

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朱鹮在野生环境中非常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利用价值。

褐马鸡

一种濒危动物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褐马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

(植物)普陀鹅耳枥:壳斗目桦木科,雌雄同株,高约14米,胸径60多厘米,树皮灰暗,叶大呈暗绿色,树冠稍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近海舟山群岛普陀山普陀寺内。它是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钟光学教授于1930年首次在普陀山上发现,1932年由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正式命名。

1、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2、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明确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3、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

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银杉

银杉最开始在我国的贵州、广西、湖北、重庆、湖南等地发现。适宜在海拔940-1870米的地带环境安家,喜好在如阔叶林中和山脊地带生长。

5、金花茶

金花茶最开始在广西南宁发现。中国科学工作者在1960年发现的。因为金茶花花开金黄色,故称之为金花茶。在国外被尊称为“神奇的东方魔茶”或“植物界大熊猫”或“茶族皇后”等美誉。

扩展资料:动物濒危的一些原因:

1、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如大熊猫种群在1983年因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种群的生存。

2、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3、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成濒危。

一,古朴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二仰鼻南面,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两种,大家比较熟悉的都属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三,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水兽,全球屯内有70多种淡水仅五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部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白鳍豚

自从1996年人们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白鳍豚的身影,而且此前捕捉到的几头白鳍豚都在人工饲养的坏境下死亡,许多国内外专家都认为白鳍豚或许已经灭绝。白鱀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分别在中国境内。华南虎的数量骤减,濒临灭绝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出于商业或报复性的捕杀、以及圈养华南虎的高度近亲繁殖共同造成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

普陀鹅耳枥

壳斗目桦木科,雌雄同株,高约14米,胸径60多厘米,树皮灰暗,叶大呈暗绿色,树冠稍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近海舟山群岛普陀山普陀寺内。它是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钟光学教授于1930年首次在普陀山上发现,1932年由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正式命名。普陀鹅耳枥数年来历经风雨寒暑,却依然苍翠挺拔,秀丽多姿.

中国濒危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四不象。

中国濒危植物:望天树、龙脑香、水杉、珙桐、金花茶、台湾杉、银杉、望天树、桫椤、人参。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

濒危植物,是指由于环境的变化而面临绝种危机的植物。

褐马鸡: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如同马尾,泛着紫蓝色光亮。翅短,不善飞行,只能从山上向下滑翔式地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朱鹮:被称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它的颜色是日本国色,是皇室的一大象征,天皇加冕要用朱鹮的第一根翅羽作为饰品。三个日本天皇都葬于以朱鹮命名的墓地中,这些陵园就是朱鹮的栖息地。在我国也有吉祥之鸟的称号。

金头乌叶猴: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尾长,适于树栖。头顶冠毛合拢向上,金头亚种如同燃烧的火焰,而白头亚种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

扬子鳄:中国特有的鳄鱼,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也是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驯的鳄类。与美国的密西西比鳄亲源较近。扬子鳄鳞甲本质上与真皮鳞类似,而形成方式与鸟类羽毛的生成有相似之处。

白暨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堪称国宝级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因各鳍均为白色而得名。寿命很长但是繁殖率很低,是全球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

藏羚羊: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曾经濒临灭绝。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中的福娃迎迎,便是以藏羚羊为蓝本,以赞扬其能在严酷环境生存的顽强生命力,表示挑战极限的精神。

世界上一级保护动物是谁?

保护野生动物,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代表性动物:大熊猫。

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体型似黑熊,头圆而大,尾极短。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及四肢全黑色。

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内,主要以竹笋、竹叶及笋尖为食,亦喜野果或一些动物性食物。

只产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 ,是世界级珍贵物种。

世界上一级保护动物是熊猫。熊猫是我们一级保护动物。是我们中国的国宝。是我们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因为它非常的可爱,软茸茸的,所以他就是我们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熊猫也是我们中国的国宝。熊猫是我们的一级保护动物?因为熊猫强大。

1、兽纲

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狼、金丝猴、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 、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藏羚羊。

2、鸟纲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 、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

3、爬行纲

四爪陆龟、鼋 、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4、鱼纲

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尔鲟、白鲟、红珊瑚,白鹳、朱鹮、金雕。

5、腹足纲

库氏砗磲、 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

6、肠鳃纲

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划分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包括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在内的9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1年2月,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豺、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长吻针鼹 Zaglossus bruijni EN濒危

目 Dasyuromorphia

沙漠袋貂 Sminthopsis psammophila EN濒危 袋狸 Perameles bougainville EN濒危

袋鼠目 Diprotodontia

澳洲毛鼻 Lasiorhinus krefftii CR极危

尖尾兔袋鼠 onychogalea fraenata EN濒危

短鼻大袋鼠 Bettongia tropica EN濒危

翼手目 Chiroptera

菲律宾果蝠 Acerodon jubatus EN濒危

白胸狐蝠 Pteropus insularis CR极危

玛利安娜狐蝠 Pteropus mariannus EN濒危

西太平洋卡洛岛狐蝠 Pteropus molossinus CR极危

金狐蝠 Pteropus phaeocephalus CR极危

灵长目 Primates

金竹狐猴 Hapalemur aureus CR极危

阔鼻驯狐猴 Hapalemur simus CR极危

白颈狐猴 Varecia variegata EN濒危

光面狐猴 Indri indri EN濒危

指猴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EN濒危

白耳狨 Callithrix aurita EN濒危

黄头狨 Callithrix flaviceps EN濒危

金狮狨 Leontopithecus rosalia EN濒危

双色獠狨 Saguinus bicolor CR极危

棉顶狨 Saguinus oedipus EN濒危

红面吼猴 Alouatta pigra EN濒危

卷毛蜘蛛猴 Brachyteles arachnoides EN濒危

红背松鼠猴 Saimiri oerstedii EN濒危

戴安娜须猴 Cercopithecus diana EN濒危

狮尾猕猴 Macaca silenus EN濒危

鬼狒 Mandrillus leucophaeus EN濒危

长鼻猴 Nasalis larvatus EN濒危

塔那河红疣猴 Procolobus rufomitratus CR极危

白臀叶猴 Pygathrix nemaeus EN濒危

黄冠叶猴 Trachypithecus geei EN濒危

冠叶猴 Trachypithecus pileatus EN濒危

白眉长臂猿 Bunopithecus hoolock EN濒危

银长臂猿 Hylobates moloch CR极危

黑长臂猿 Nomascus concolor EN濒危

山地大猩猩 Gorilla beringei EN濒危

大猩猩 Gorilla gorilla EN濒危

倭黑猩猩 Pan paniscus EN濒危

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EN濒危

红毛猩猩 Pongo pygmaeus EN濒危

贫齿目 Xenarthra

巴西三趾树懒 Bradypus torquatus EN濒危

毛犰狳 Priodontes maximus EN濒危

兔形目 Leporidae

萨密兔 Caprolagus hispidus EN濒危

墨西哥兔 Romerolagus diazi EN濒危

啮齿目 Rodentia

墨西哥草原松鼠 Cynomys mexicanus EN濒危

巢鼠 Leporillus conditor EN濒危

中澳粗尾鼠 Zyzomys pedunculatus CR极危

短尾绒鼠 Chinchilla brevicaudata CR极危

鲸目 Cetacea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CR极危

恒河江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EN濒危

太平洋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CR极危

鳁鲸 Balaenoptera borealis EN濒危

蓝鲸 Balaenoptera musculus EN濒危

长须鲸 Balaenoptera physalus EN濒危

北露脊鲸 Eubalaena glacialis EN濒危

北太平洋露脊鲸 Eubalaena japonica EN濒危

食肉目 Carnivora

亚洲豺犬 Cuon alpinus EN濒危

达尔文狐 Pseudalopex fulvipes CR极危

红狼 Canis rufus CR极危

岛屿灰狐 Urocyon littoralis CR极危

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EN濒危

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 EN濒危

海獭 Enhydra lutris EN濒危

智利水獭 Lontra provocax EN濒危

大水獭 Pteronura brasiliensis EN濒危

长岛长尾狸猫 Cryptoprocta ferox EN濒危

獭狸猫 Cynogale bennettii EN濒危

瘦小齿蒙 Eupleres goudotii EN濒危

西班牙猞猁 Lynx pardinus CR极危

安地斯山猫 Oreailurus jacobita EN濒危

虎 Panthera tigris EN濒危

雪豹 Uncia uncia EN濒危

地中海僧海豹 Monachus monachus CR极危

夏威夷僧海豹 Monachus schauinslandi EN濒危

长鼻目 Proboscidea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EN濒危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非洲野驴 Equus africanus CR极危

格利威斑马 Equus grevyi EN濒危

山斑马 Equus zebra EN濒危

中美貘 Tapirus bairdii EN濒危

山貘 Tapirus pinchaque EN濒危

苏门犀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CR极危

黑犀 Diceros bicornis

世界上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一级保护动物有: 长吻针鼹 Zaglossus bruijni EN濒危 袋貂目 Dasyuromorphia 沙漠袋貂 Sminthopsis psammophila EN濒危 条纹袋狸 Perameles bougainville EN濒危 袋鼠目 Diprotodontia 澳洲毛鼻袋熊 Lasiorhinus krefftii CR极危 尖尾兔袋鼠 onychogalea fraenata EN濒危 短鼻大袋鼠 Bettongia tropica EN濒危 翼手目 Chiroptera 菲律宾果蝠 Acerodon jubatus EN濒危 白胸狐蝠 Pteropus insularis CR极危 玛利安娜狐蝠 Pteropus mariannus EN濒危 西太平洋卡洛岛狐蝠 Pteropus molossinus CR极危 金狐蝠 Pteropus phaeocephalus CR极危 灵长目 Primates 金竹狐猴 Hapalemur aureus CR极危 阔鼻驯狐猴 Hapalemur simus CR极危 白颈狐猴 Varecia variegata EN濒危 光面狐猴 Indri indri EN濒危 指猴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EN濒危 白耳狨 Callithrix aurita EN濒危 黄头狨 Callithrix flaviceps EN濒危 金狮狨 Leontopithecus rosalia EN濒危 双色獠狨 Saguinus bicolor CR极危 棉顶狨 Saguinus oedipus EN濒危 红面吼猴 Alouatta pigra EN濒危 卷毛蜘蛛猴 Brachyteles arachnoides EN濒危 红背松鼠猴 Saimiri oerstedii EN濒危 戴安娜须猴 Cercopithecus diana EN濒危 狮尾猕猴 Macaca silenus EN濒危 鬼狒 Mandrillus leucophaeus EN濒危 长鼻猴 Nasalis larvatus EN濒危 塔那河红疣猴 Procolobus rufomitratus CR极危 白臀叶猴 Pygathrix nemaeus EN濒危 黄冠叶猴 Trachypithecus geei EN濒危 冠叶猴 Trachypithecus pileatus EN濒危 白眉长臂猿 Bunopithecus hoolock EN濒危 银长臂猿 Hylobates moloch CR极危 黑长臂猿 Nomascus concolor EN濒危 山地大猩猩 Gorilla beringei EN濒危 大猩猩 Gorilla gorilla EN濒危 倭黑猩猩 Pan paniscus EN濒危 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EN濒危 红毛猩猩 Pongo pygmaeus EN濒危 贫齿目 Xenarthra 巴西三趾树懒 Bradypus torquatus EN濒危 毛犰狳 Priodontes maximus EN濒危 兔形目 Leporidae 萨密兔 Caprolagus hispidus EN濒危 墨西哥兔 Romerolagus diazi EN濒危 啮齿目 Rodentia 墨西哥草原松鼠 Cynomys mexicanus EN濒危 巢鼠 Leporillus conditor EN濒危 中澳粗尾鼠 Zyzomys pedunculatus CR极危 短尾绒鼠 Chinchilla brevicaudata CR极危 鲸目 Cetacea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CR极危 恒河江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EN濒危 太平洋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CR极危 鳁鲸 Balaenoptera borealis EN濒危 蓝鲸 Balaenoptera musculus EN濒危 长须鲸 Balaenoptera physalus EN濒危 北露脊鲸 Eubalaena glacialis EN濒危 北太平洋露脊鲸 Eubalaena japonica EN濒危 食肉目 Carnivora 亚洲豺犬 Cuon alpinus EN濒危 达尔文狐 Pseudalopex fulvipes CR极危 红狼 Canis rufus CR极危 岛屿灰狐 Urocyon littoralis CR极危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EN濒危 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 EN濒危 海獭 Enhydra lutris EN濒危 智利水獭 Lontra provocax EN濒危 大水獭 Pteronura brasiliensis EN濒危 长岛长尾狸猫 Cryptoprocta ferox EN濒危 獭狸猫 Cynogale bennettii EN濒危 瘦小齿蒙 Eupleres goudotii EN濒危 西班牙猞猁 Lynx pardinus CR极危 安地斯山猫 Oreailurus jacobita EN濒危 虎 Panthera tigris EN濒危 雪豹 Uncia uncia EN濒危 地中海僧海豹 Monachus monachus CR极危 夏威夷僧海豹 Monachus schauinslandi EN濒危 长鼻目 Proboscidea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EN濒危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非洲野驴 Equus africanus CR极危 格利威斑马 Equus grevyi EN濒危 山斑马 Equus zebra EN濒危 中美貘 Tapirus bairdii EN濒危 山貘 Tapirus pinchaque EN濒危 苏门犀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CR极危 黑犀 Diceros bicornis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1、紫貂:体长约40厘米,体重约1千克,尾长12厘米,寿命8-15年左右。属中小型兽类,躯体细长,四肢较短。头形狭长,耳短而圆,嗅觉、听觉灵敏。犬齿较发达,裂齿较小;上臼齿横列,内叶较外叶宽;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体毛柔软,无斑纹。前后足均5指(趾);爪锋利,不可伸缩。

2、大熊猫:我国的国宝。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3、金丝猴: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4、长臂猿: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有4属16种。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

5、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有那些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大全 食肉目 大熊猫科 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Ciant panda 熊猴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萨姆猴,属于猴科(Macaca assamensis)。 豚尾猴 别名平顶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nemestrina。 豚尾猴体长54~62厘米,尾长不及身长的四分之一。通体浅黄褐色,头顶毛短,辐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顶区,似帽状;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形似猪尾。脸侧及颞需的毛斜向后方生长,耳周的毛侧向前生长,彼此相连似一围带。分布于西藏的豚尾猴,上体颜色较深,脸部橙黄色,体背至尾端黑褐色,颈和头后为赤黑色;头顶黑色,两侧土黄色染赤色;腹面黄白或灰白。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营树栖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和小鸟。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 别名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属于鼬科,学名为 Martes zibellina。 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紫貂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多在树洞中或石堆上筑巢。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多在夜间到地面或雪下取食,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以小型鼠类、鸟类、松子、野果、鸟卵等为食,活动范围在 5~10平方公里之内。每年4~5月份为发情期,妊娠期9~10个月,每胎2~4仔,3岁后达到性成熟,主要天敌是黄喉貂和猛禽。 紫貂的冬毛皮以绒毛细密丰厚,皮板富弹性,颜色滑润为毛皮上品。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新疆。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貂熊 别名狼灌、飞熊、月熊,属于鼬科,学名为 Gulo gulo。 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开始至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 貂熊为寒温带动物,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活动范围广,溪流、河谷、林带以上的冻土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迹。无固定巢穴,洞穴多有两个出口,便于遇险逃遁。属夜行性动物。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善游泳、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窜,故又名之为“飞熊”。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利用尿液保存食物是其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之一。食胜杂,包括有蹄类、啮齿类、鸟类及林木浆果等。有半冬眠的习惯。繁殖时筑巢于树洞、悬崖、石缝中,或占据其他小动物巢穴。每年10~11月份发情,以吼声吸引异性,翌年2~4月份繁殖,每胎1~5仔。 貂熊数量很少,现已处于濒危状况,应加以严格保护。 产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新疆部分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蜂猴 别名懒猴、风猴,属懒猴科,学名为 Nycticebus coucang。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 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仔。 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 别名 草豹、艾叶豹、荷叶豹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 猫科 Felidae 分布 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体型与豹相似,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1-1.3米,尾长近1米。体色较淡,全身呈灰白色,毛长密而柔软,布有不规则的黑环或黑斑。其头部较小,前额隆起,鬓毛粗硬且长,黑白两色相间。尾粗而长,具有蓬松浓密的毛。四肢粗短强壮,前足较后足更为发达。 雪豹属于高山性动物,终年栖息雪线附近,为栖居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生境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丛等三种类型。雪豹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捕食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捕食各种野羊,或以旱獭充饥。有时也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有相对固定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发情,5-7月份产仔,每胎2-4仔,3岁达到性成熟。 熊狸 Arctictis binturong 英名 Binturong 物种信息:形似小熊,体重8-13kg,体长700-800mm。尾长接近等于体长,尾末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耳背的毛较长,约50mm,明显超过耳尖形成长而尖的黑色簇毛。耳缘的毛较短,白色。通体黑褐色,毛尖染棕黄或棕灰色。尾色与背色相似。主要栖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800m,系典型的热带树栖灵猫类,多在高大浓密的树上活动。夜行性动物,有时亦在上午活动。曾发现它们与灰叶猴和白颊长臂猿一起活动和觅食。熊狸主要采食植物的花果,特别喜食多种榕树的果实。每年2-3月发情交配,孕期2-3个月,一般5月中下旬产仔。一胎2-4仔,以2仔居多。幼体2岁性可成熟。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西南部的沧源、南部的西双版纳、东南部的河口;广西西南部的龙陵、靖西以及东北部的瑶山。国外见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云南亚种(A.b albifrons F.Cuvier,1822)云南南部、缅甸北部、泰、马、印尼、印支、尼泊尔、不丹。濒危信息:⒈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云豹 属于猫科,学名为 Neofelis nebulosa 在我国也被称为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过去它们曾遍布亚洲,如今却由于人类贪图它们的美丽毛皮和豹骨而陷入濒危绝境 云豹体形中等,身长75-110cm,还有一条和身子差不多长的长尾巴,它们的四肢粗短,属于矮壮型身材。云豹的两颊各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纹,从头顶到肩部还有几条黑色纵纹。不过最突出的还是它们的犬齿。从犬齿和头部的比例来看,云豹的犬齿对于猫科动物来说是最长的。这可能是相较现存的其他猫科动物而言,它们和生活在1万年前冰河时期的剑齿虎血缘最近有关。云豹的体色主要有淡黄褐色、银灰色,身体两侧有好几个深色的大块云状斑纹,斑块周边为黑色,靠后的黑色较粗,中心为暗黄色,有的里面还会点缀着一些小黑斑。它们腹部和四肢内侧的颜色为黄白色,配有圆形黑色斑点。它们尾巴上的斑纹也样式不一,有环绕着如身体斑纹类似的大斑块的,也有环绕着不完整的黑环的或者黑斑的。 云豹是极为害羞的动物,它们总是悄然来去,因此人们对野生云豹的习性甚至数量都不十分了解 云豹大约在2岁性成熟。交配期在圈养情况下大部分是在每年的冬春。经过86-93天的孕期,母豹会生下1-5个孩子。宝宝长到10个月即可独立。母豹每年都可能做一次妈妈。云豹寿命大概有11年,圈养情况下约能活17年。 对云豹威胁最大的还是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持续破坏、对毛皮和豹骨的猎取以及对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狩猎都是使云豹数量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台湾独有的云豹亚种走向灭绝)。鉴于境况的危急,云豹已被CITES列为附录I,而我国也将云豹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豹 别名金钱豹、豹子、文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anthera pardus。 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繁殖时争雌行为激烈,3~4月份发情交配,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独立生活。 产于广东山地森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虎 -tiger(突然想起了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那个猛) 属于兽纲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 体大头圆,四肢粗大,体魄强健。通体毛色橘黄,有横列的黑色条纹;腹白色,黑纹明显;尾部黑纹横列,尾尖黑色。 生活于山地森林,多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以部分草食性动物为食。我国有几个亚种,分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南部分地区及云南。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所有种 川金丝猴 属于兽纲灵长目猴科。 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翘,故也称仰鼻猴。脸部天蓝色,颈背至尾基部在浅灰褐色被毛中夹有金黄色长毛,全身毛色艳丽。 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之间针阔混交林带,群居。以野果,嫩枝芽、树叶等为食。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及湖北神农架山区。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珍稀物种。 白臀叶猴 - 熊猴 - 台湾猴 - 北豚尾猴 - 滇金丝猴 - 黔金丝猴 - 川金丝猴 - 喜山长尾叶猴 - 黑叶猴 - 菲氏叶猴 - 戴帽叶猴 - 蜂猴 - 倭蜂猴 - 白眉长臂猿 - 黑长臂猿 - 白颊长臂猿 - 白掌长臂猿 - 亚洲象 - 雉鹑 - 四川山鹧鸪 - 海南山鹧鸪 - 黑头角雉 - 红胸角雉 - 灰腹角雉 - 黄腹角雉 - 棕尾虹雉 - 白尾梢虹雉 - 绿尾虹雉 - 蓝鹇 - 褐马鸡 - 白颈长尾雉 - 黑颈长尾雉 - 黑长尾雉 - 灰孔雀雉 - 海南灰孔雀雉 - 绿孔雀 - 黑嘴松鸡指名亚种 - 斑尾榛鸡 - 儒艮 - 河狸 - 豹 - 虎 - 雪豹 - 熊狸 - 大熊猫 - 马来熊 - 貂熊 - 紫貂 - 野马 - 蒙古野驴 - 藏野驴 - 双峰驼 - 小鼷鹿 - 豚鹿 - 梅花鹿 - 梅花鹿山西亚种 - 梅花鹿东北亚种 - 梅花鹿华东亚种 - 梅花鹿山东亚种 - 梅花鹿四川亚种 - 梅花鹿台湾亚种 - 泽鹿 - 泽鹿海南亚种 - 海南坡鹿 - 麋鹿 - 黑麂 - 白唇鹿 - 普氏原羚 - 赛加羚羊 - 野牛 - 野牦牛 - 羚牛 - 高黎贡羚牛 - 羚牛陕西亚种 - 羚牛四川亚种 - 北山羊 - 喜马拉雅塔尔羊 - 红斑羚 - 藏羚 - 中华白海豚 - 白暨豚 - 疣鼻天鹅 - 大天鹅 - 中华秋沙鸭 - 小鸨 - 大鸨 - 波斑鸨 - 白鹤 - 赤颈鹤 - 白头鹤 - 黑颈鹤 - 丹顶鹤 - 遗鸥 - 小鸥 - 玉带海雕 - 白尾海雕 - 虎头海雕 - 胡兀鹫 - 白肩雕 - 白肩雕指名亚种 - 金雕 - 朱鹮 - 黑鹳 - 白鹳 - 东方白鹳 - 白腹军舰鸟 - 短尾信天翁 - 扬子鳄 (鼍) - 鼋 - 鳄蜥 - 巨蜥 - 蟒蛇 - 四爪陆龟

外国

长吻针鼹 Zaglossus bruijni EN濒危 袋貂目 Dasyuromorphia 沙漠袋貂 Sminthopsis psammophila EN濒危 袋狸目 Peramelemorphia 条纹袋狸 Perameles bougainville EN濒危 袋鼠目 Diprotodontia 澳洲毛鼻袋熊 Lasiorhinus krefftii CR极危 尖尾兔袋鼠 onychogalea fraenata EN濒危 短鼻大袋鼠 Bettongia tropica EN濒危 翼手目 Chiroptera 菲律宾果蝠 Acerodon jubatus EN濒危 白胸狐蝠 Pteropus insularis CR极危 玛利安娜狐蝠 Pteropus mariannus EN濒危 西太平洋卡洛岛狐蝠 Pteropus molossinus CR极危 金狐蝠 Pteropus phaeocephalus CR极危 灵长目 Primates 金竹狐猴 Hapalemur aureus CR极危 阔鼻驯狐猴 Hapalemur simus CR极危

地球上的老虎,狮子,趵等大型动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老虎、狮子、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结束了大型爬行动物占绝对优势的中生代,以哺乳动物的繁盛为代表的新生代开始。到2500年前的时候,已经是渐新世的晚期了。这一时期,地球气候逐渐趋向寒冷,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被温带落叶林所取代,开阔的平原和沙漠面积较之原来扩大了许多,草原也从始新世时期的河岸地带发展至开阔地带。北美洲西部的造山运动仍在继续;非洲板块持续向北挤压欧亚板块,阿尔卑斯山脉随之开始隆起,并将特提斯洋(现今黑海,里海,地中海)的残余部分与大洋隔离开。

正是在2500年前的时候,猫科动物出现了。猫科动物首先分化出来的是原小熊猫,它们在2500万年前出现西欧和蒙古。它的后代在2000万年前左右进化出了假猫,假猫又进化出了三支猫科动物:剑齿虎亚科,豹亚科,猫亚科。其中剑齿虎亚科在1万年前永久的消失了,豹亚科和猫亚科组成了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猫科动物(猎豹亚科已经被取消,归入了猫科中的美洲金猫谱系)。

约在1080万年前,豹属谱系从亚洲猫分了出来,这一谱系即豹亚科,包含了云豹属和豹属,二者的区别在于云豹不会吼叫。豹属包含了现今的一些大型猫科动物,雪豹,豹,狮,虎以及已经灭绝的早期分化类型(布氏豹,欧美洲豹,杨氏虎(古中华虎),原始狮,洞狮,美洲拟狮等)都是这一类动物(不包括美洲狮和猎豹)。

现代美洲豹只分布于美洲所以中文译名叫美洲虎或者美洲豹,但事实上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它和狮子的亲缘关系比老虎近得多,老虎、雪豹在豹属中属于分化比较早的分支,而花豹、狮子、美洲虎有共祖,分化最晚的是狮类和花豹类。

约在595万到410万年前,布氏豹出现在了青藏高原,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豹属动物。

约在400万到300万年以前,狮子和美洲豹的祖先来到了北美洲,并在34万年前进化出了美洲拟狮这样的庞然大物。随着1.2万年前的更新世灭绝,北美洲的美洲拟狮和美洲豹都灭绝了,而一部分美洲豹在1.8万年前通过巴拿马来到了南美洲并延续至今。

约在255万到216万年前,进化出了最早的老虎龙担虎,这种生物生活在甘肃,而不久后的200万年前,又进化出了古中华虎(中国祖虎)和亚氏虎等。

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


约在150万年前,进化出了最早的狮子原始狮,这种生物分布于非洲和欧亚大陆北部,并于50万年前灭绝。同样在150万年前,也进化出了欧美洲豹,这是一种生活在欧洲的豹子。

而在30多万年前,各种各样的狮虎豹在亚欧大陆以及非洲各地蓬勃发展开来,并形成了目前的各种大猫。

以上是虎、狮、豹的进化时间。

下面是小型猫的。

约在620万年前,在北美洲进化出了豹猫谱系,它们和猎豹以及猫谱系的祖先一起越过白令路桥回到旧大陆,目前这一谱系主要生活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

在340万年前,和豹猫谱系一同回到旧大陆的猫谱系祖先,从它的原始种群中脱离出来并迅速的扩张到了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其中一支亚洲野猫约在1.8万年前在以色列与近东地区被驯化,用于捕捉啃食粮食的啮齿类动物,它们也就是现今家猫的共同祖先。

草原上的动物有哪些?

草原上的动物有:

哺乳动物中有:羚牛、野牦牛、藏羚、白唇鹿、毛冠鹿、野驴、野马、双峰驼、马鹿、梅花鹿、狼、西藏棕熊、金猫、雪豹、麝、盘羊、草原斑猫、漠猫、兔狲、猞猁、豹猫、马麝、盘羊、高鼻羚羊、鹅喉羚等。

珍稀的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灰鹤、黒颈鹤、白鹤、藏马鸡、藏雪鸡、血雉、大鸨、金雕、草原雕、苍鹭、兀鹭、秃鹭、胡兀鹭、大白鹭、玉带海雕、蓑羽鹤、大天鹅、大鵟等。

珍稀的爬行动物有:四爪陆龟、沙蟒、扬子鳄等.珍稀的两栖类有大鲵等。

还有一些种类极为稀少,甚至有些野生种类可能已在我国消失,如高鼻羚羊、野马只在我国甘肃武威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有饲养。雪豹的数量也只有1400-1600只,野骆驼也只有1000只左右,有些种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年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列为濒危动物,如雪豹、马鹿西藏亚种,野牦牛等,有些被列为濒危动物,如狼、豺、野驴、双峰驼、白唇鹿等。

甘肃的历史有多少年了?

很高兴为您回答 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从祁连山向北和向白龙江流域,由摄氏十六度递升到二十六度。

年平均降雨量在三十毫米至六百毫米之间,从东南往西北递减。西北部日照充足,但春季风沙大。东南部夏季多暴雨,并有冰雹为害。甘肃地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

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糜子、谷子、高粱、黄豆、蚕豆、青稞、筱麦等二十多个品种。兰州一带盛产瓜果和水烟。

甘甫南部的高山草原所产的.河曲马”和“欧拉羊”,均以品种优良闻名全国。甘肃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省内出产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贵野生动物。

还有梅花鹿、麝等名贵动物以及雪豹、雪鸡、沙鸡、白唇鹿、野骆驼等稀有动物。甘肃的陇南山地,盛产三百多种中药材,是一座天然的中药材宝库。甘肃当归,数量、质最均名列全国首位。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元代建立大一统帝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

科学频道主持人?

张腾岳,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持人,很多年以前我就是通过看央视一套(后来改到十套)的《走近科学》节目认识他的。那些年没有智能手机,看《走近科学》成了我对未知领域寻求答案的最好方式,因为对科学的好奇,对一些奇异现象的好奇,使得我对《走近科学》每期必看。

到现在还深有印象的有:《谁背我飞行》《谷丫现象》《飞棍疑云》《凤凰山外星人事件》《贵州ufo空中怪车事件》,还有赶尸、吃煤、梦游等等让我见识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奇异现象,可谓是大开眼界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人人都有了智能手机,人们通过观看电视《走近科学》变成了手机随时上网“走进科学”,科学因为网络的普及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9月30日央视的《走近科学》栏目播完最后一期《治理水花生》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光荣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主持了该栏目21年之久的金牌主持人张腾岳现在又在哪里高就呢?

张腾岳,1975年11月8日出生于甘肃兰州,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主持艺术学院。

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部《走近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综合部《10视之窗》栏目担任主持人。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部《公众与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2003年,在科学探索节目《百科探秘》担任主持人。2006年,主持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持科普节目《我爱发明》。2012年,获得公众最喜爱科学传播人初评奖。2013年,主持科教频道演播室真人秀节目《发明梦工场》。2014年,主持央视一套推出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主持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

冯其器,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师从罗以澄教授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科学传播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

主持节目:《深潜》《北京凹头蚁》《中国高铁》《气候的反击》《中华之核》《科学重器》》《寻找神话之鸟》《霾伏的真相》《中国雪豹大调查》《0和1的裂变》等等演播室节目 《科技盛典——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 《解码科技史》。

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甘肃四只雪豹同框 s


2002年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人物纪录片《妙手仁心》,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 一等奖。

2009年人物纪录片《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获得国家 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 二等奖。

2014年科学纪录片《北京凹头蚁》,获得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

2014年科学纪录片《深潜》,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梦”题材纪录片扶持项目。

2014年科学纪录片《深潜》,入选中宣部国际传播扶持项目。

2016年《走近科学》栏目获得讯飞杯科技传播奖、 优秀团体奖。

2017年获得新华杯科技传播奖,优秀个人奖。

世界濒危动物?

地球上10大最濒危的动物:

1、双峰骆驼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及中亚细亚温带荒漠地区的骆驼均为双峰驼。中国的双峰驼集中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宁夏、新疆、甘肃的温带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占全国总驼数的95%。且中国尚有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世界珍稀濒危动物—野生双峰驼存在。中国最有名双峰驼品种是阿拉善骆驼和苏尼特骆驼。

2、黑足鼬

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

黑足鼬虽然与人类冲突较少并没有被大量捕杀,但是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土拨鼠数量减少,对这个较为脆弱的物种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它们的数量一直比较少,在1851年才被认为是独立的一种。当时黑足雪貂的数量非常少,几乎接近灭绝。黑足雪貂也一度成为北美洲最稀有的濒危哺乳动物。

3、山地大猩猩

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

山地大猩猩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目前全球仅有880只。分布于非洲维龙加山脉。那里为这种“温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使这种在别处已不多见的动物能在这里繁衍生息。山地大猩猩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怕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动物。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森林里闲逛、嚼枝叶或睡觉。

4、苏门答腊虎

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

苏门答腊虎 是现存体型最小的虎亚种。苏门答腊虎拥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条纹显著,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条纹常是一对对排列,前腿也有条纹。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栖息的环境从平原森林到高山。仅存野生的苏门答腊虎大约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岛的五个国立公园。

5、犁头龟

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

安哥洛卡象龟属陆龟科动物,是完全的草食性。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背甲呈显著的圆顶状,黄褐色椎盾,肋盾为深绿色。每一缘盾前缘均有暗褐色三角形斑纹,有1枚喉盾特别突出。 习惯栖息于干燥的热带草原或海岸附近草原的矮林环境。目前的野生数量不超过400只,只有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一小块地区才能找到它们,正接受严格的保育。在人工饲养下有产下3-6颗球形卵的记录。

6、加州秃鹰

北美最大的鸟

国加州秃鹰是北美鸟类中体型最为庞大的一种,它的翅膀张开时宽达9至10英尺,一只成年秃鹰体重可达22磅,这种来自座山雕家族的秃鹰靠食用动物的尸体及腐肉生存,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

7、红狼

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

红狼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其祖先是灰狼和郊狼的杂交种。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令纯种红狼的数量下降。1980年在野外灭绝,198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将驯养的狼引入北卡罗来纳州野外放养,至2002年已繁衍到超过50只。此外,还有170多头红狼在美国被圈养。

8、双角犀

亚洲唯一一种双角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9、白犀牛

全球仅存一只

白犀牛可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两个亚种,南部白犀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尚存在两万头左右。曾经分布于肯尼亚等东、中非地区的北部白犀数量已仅存五头,世界上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苏丹”已经被切除犀角24小时守护起来,守护它的是4名全副武装的武装警察,这一做法是为了挽救这一亚种。

10、白头叶猴

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黑足鼬。

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

黑足鼬虽然与人类冲突较少并没有被大量捕杀,但是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土拨鼠数量减少,对这个较为脆弱的物种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它们的数量一直比较少,在1851年才被认为是独立的一种。当时黑足雪貂的数量非常少,几乎接近灭绝。黑足雪貂也一度成为北美洲最稀有的濒危哺乳动物。


一、白犀牛

曾经分布于肯尼亚等东、中非地区的北部白犀数量已仅存五头,世界上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苏丹”已经被切除犀角24小时守护起来,守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是4名全副武装的武装警察,这一做法是为了挽救这一亚种。

犀牛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除了人类。现在濒临灭绝的动物仅存5头北部白犀牛,其中仅仅一只为雄性。仍然生活在肯尼亚的3只白犀牛处境更加危险。人们曾经将所有的希望都在这只雄性犀牛能和雌性犀牛繁育后代,在未来10年时间让种群数量达到30只。但是这一尝试也失败了,因为这只犀牛已经老了。

二、马来熊

马来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长到成年最大也只有150厘米,民间传说中的水鬼照片也只是脱了毛的马来熊。马来熊也是熊类中唯一一个不需要冬眠的熊,它们食物比较广泛,从腐肉到白蚁都是它们的盘中餐,但是因为人类的捕杀,目前已经被列为濒临灭绝的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威胁马来熊生存的主要还是人类活动,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栖息地的退化或丧失,马来熊在西藏的分布面积已经不到10,000平方公里。另外就是人类的采捕和干扰,濒临灭绝的动物马来熊容易被当作小黑熊误捕而意外致死,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三、长耳跳鼠

长耳跳鼠因为那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而出名,因此还有着沙漠米老鼠之称。长耳跳鼠的长相也是非常的可爱,不过可惜的是,目前长耳跳鼠的状况堪忧。因为在野外的长耳跳鼠生存不易,现在已经被列为的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这种长耳跳鼠是非常的稀有,甚至具有数百万年的进化历史,它看上去非常像一只小老鼠,但它却与鼠类截然不同,目前自然界仅有这一种类型啮齿类动物,所以说长耳跳鼠是非常的珍贵的...

四、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现在野外仅存200多头。

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虽然综合数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苏门犀灭绝的威胁更大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而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

五、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野生扬子鳄原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且近百年来发展较快,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为耕地鱼塘等农业用地。扬子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野生扬子鳄数量以锐减至不到三百条,生存环境也被压迫至苏皖浙交界的狭小地带。

六、达尔文狐

达尔文狐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狐,截止到2012年底,总数量现存大约320只, 在奇洛埃岛上有250只,在南美洲大陆上有70只。当它们在冬季离开公园去非保护的私人区域寻觅较温和的气候时,它们面对人类的威胁。人们认为这些狐狸侵犯他们的家禽的生命而要把它们药死,或用陷阱捕捉并杀死。

达尔文狐仅生活在南美洲的智利,岛上山林的破坏也是关系到达尔文狐自然保留地的一个主要问题。野犬对狐狸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胁,家犬也是一样。总数量现存大约250只,其中成年狐数量相对较少。

七、地中海僧海豹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为现存三种海豹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2.78m,体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和尚头而得名。在突尼斯和摩洛哥,由于蛙人式潜泳猎杀僧海豹为乐,僧海豹所剩已寥寥无几。

美国联邦机构证实,只在加勒比海地区出没的加勒比僧海豹已灭绝,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的数量目前分别为1200只和500只,生物学家警告,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临相似的命运。

八、麋鹿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九、太平洋鼠海豚

太平洋鼠海豚体长1.85米,体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间,是一种较小的齿鲸。以鱼为食。主要海岸附近、约20米中等深度并且比较平静的海域。由于人类捕杀和环境污染,太平洋鼠海豚濒临灭绝。

可怕的水面进入21世纪以来对鼠海豚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海洋的环境污染,焦油和油层会导致皮肤坏死,与其它毒质一起它们进一步削弱鼠海豚,其结果是生病和严重受寄生虫侵袭的动物数量增加。

十、银长臂猿

银长臂猿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雨林和密林,树栖性、日行性。生活在高大的树林中,采用“臂行法”行动,像荡秋千一样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树枝的反弹力可以达8-9米,且速度惊人。但是它们在地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

濒危动物分别有:熊猫、华南虎、扬子鳄、勺嘴鹬、海南黑冠长臂猿、高鼻羚羊、白头叶猴、白鳍豚、朱鹮、褐马鸡、黑颈鹤、眼镜猴、㺢㹢狓、灵猫、丹顶鹤、大鲵、藏羚羊、非洲象、猎豹、雪豹、玳瑁海龟、金丝猴等。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

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

中华鼠羚是几级动物?

二级

鬣羚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鬣羚在中国,分布地方广,目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以及陕南等地。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7)易危物种(VU)。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朱鹮、亚洲象、金丝猴、雪豹、野马、熊狸、长臂猿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