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萧宏慈医行天下(萧宏慈老师)

本文目录一览:

我想学中医按摩推拿,有啥书籍推荐?

学习推拿如果没有中医基础,还是学学保健推拿类的,如果是从事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最好是先学习下中医的基本理论,可以先学习下李德修的三字经流派,穴位少,操作简单,在实践中不断的体会、理解,在真的取得疗效时对理论会有更好的把握。其实推拿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这都需要想从事这门专业的人要有一定的定力,受得了孤独寂寞,不能急功近利,疗效才是这门技艺传承的动力。从小儿推拿方面小探讨下,欢迎指正。

推拿学习建议跟师学习,而且要长期练功,错误的手法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对操作者的身体也会造成伤害。

书籍方面有两本书可以推荐

这两册书是中医院校常用教材,不管是临床还是兴趣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王雅儒,脏腑图点穴法 不错。1962年出版。网上有复印版。以点穴治病为主。

好啊。

首先。必须先从中医审断学开始学起。

其次。熟记经络穴位。

再次。学习手法。

若是只学手法。不知审断。不懂经络穴。迟早害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理论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强化,类似于锦上添花,但也脱离不了专业老师的讲解,所以仅通过书本知识来达到推拿技术的精湛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推拿是通过双手来运作的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技术。

操作起来如何能做到“持久、均匀、沉稳、渗透”及“滚、拨、提、捏、揉、拍”等手法,其力度及技术的精髓仅靠书本是很难掌握的,必须要经过言传身教。

2、关于推拿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对于初学者而言,实践的重要性大于理论。如想更进一步达到技术的精湛及超越同行的水平,理论和实践两者合一则是必不可少。

3、很多人说中医可以通过自学来达到技术的巅峰。这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讲,这完全脱离现实。可以断定说此话的人,没有完全融入在中医学这个行业。

4、很多人喜欢拿张丹溪40多岁以后自学中医成才的例子来激励那些仅想通过书本知识就能学会中医自我成材的人。有此等激励想法是好的,可“想象是美好,现实很残酷”。

5、因为中医学的精髓多数是来源于实践,它并不在书本上,包括针推学也是一样。

张丹溪的医学实践,他必然有通过拜访各个名师及同行,并得到他们亲身指导或教学才能得到,这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自知。

6、对于初学中医者而言,“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学习前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夯实,至关重要以免以后走弯路,就犹如盖房必须把地基打牢是一个道理,就针推学而言也是如此,理由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7、要成为推拿高手,不想仅懂皮毛,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在熟练掌握了基础理论和实践并融入到这个行业时。在此前提下,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提高你原有的技术水平,否则你将无所适从,属于没用。

8、综上所述:推拿(含针灸)是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一门职业技术,建议刚学习推拿这行者,可以多看一些教材版书籍。比如:《经络与腧穴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等。

基础理论和实践熟练以后,再去看一些高、精、深的相关书藉。一步一步来,不要好高骛远。

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临床上,推拿所用到的穴位和针灸上所用的是穴位,是可以互通互用的。

以上分享!

我在10年前学过一年半的中医,学的是教程,打下了一些基础。只是当时缺乏实践,这10年来完全不接触,也忘得差不多了。后因家父久病,前年夏天重新开始学习后,是先简单复习了一下那些教程,然后大致从伤寒金匮--火神派--黄元御--彭子益--温病学这么一路学下来,当然中间也穿插着看一些杂书,但大致是这么个脉络。

对于一个对中医完全陌生、但有一定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些通俗读物。我个人看过的最好的是罗大伦的那几本书,古代的医生、阴阳一调百病消等等。说实话,正是受了罗大伦的古代名医故事的激励,我才最终决定,求医不如求己。要解决家父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

另外目前比较畅销的还有《走近中医》、《思考中医》、《问中医几度秋凉》等等兴趣读物,也可以拿来随便看看。看完这些书,如果对中医的兴趣更浓了,而且立下了学好中医的志向,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正式开始学习了。

对于初学者,我仍然建议先从教材开始学。大致次序是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现在的教材虽然质量不高,经常被人诟病,但至少观点比较综合,不偏激(中医流派很多,各执其说,各有所偏。如果单从某一派开始学,比如起手就学现在流行的火神派,容易走偏)。但教材本身不必读得太钻进去,不必在这阶段花太长时间。有些东西暂时看不懂没关系,不必深究,后面进入从伤寒开始的下一阶段学习后,很多东西自然而然会开始懂。

学完这几本教材之后,就能够对中医学有了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就是伤寒和金匮,这两本书要精读,历代注家很多,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可能一一读遍,我个人是从刘渡舟的书和郝万山的视频开始入手,然后后面学的是黄元御的注解。

学完伤寒金匮后,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基础(方药这一路,不包括针灸)。然后可以看看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长沙药解》和彭子益的唯物论、圆运动,建立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天人相应、河图洛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传统中医的概念。

再后面,就必须学温病学了。温病学对于临床非常有用,很好地补充了伤寒的不足。伤寒温病都能很好地掌握,那么对于大部分的疾病(不仅仅是外感病,包括内伤杂症),都会建立起一定的概念和辨证思路。而且这两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完全可以边学边用,学通了这两门,至少治个感冒、咳嗽一类的小病,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见效之快、效果之“神奇”,不是受西医洗脑的现代人所能够想象的。中医,绝不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概念里那个只能调理调理慢性病,治不好也吃不死的东西。这个我自己,已经有相当多的体验。

温病学方面,我是从赵绍琴的书和刘景源的视频教程开始入门的。现在刚学了两个月。后续的必读书,包括《温热经纬》、《温病条辨》、《重订通俗伤寒论》、《时病论》等。

再后面,就很难说了,我目前为止,也只学到温病的阶段。中医学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在学完伤寒温病这两大基础后,要对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内难伤寒以下的各家各派学说有个综合了解,确定后续的学习方向,任应秋的《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以及网文有一篇《看历代名医名著,论大中医观》的网文,均值得一看。

个人推荐,后续可以先看看慎斋学派的书(《医家秘奥》等),深入掌握脉法与虚劳内伤的辨治;以及陈士铎或傅青主的书,重视肝血肾阴的一路,对于临床相当实用。另外,辅行诀值得一读,借此可以对药物性味之体用与五行生克有更深的理解。

至于有些朋友提到的学医从《内经》开始……个人以为这条路太艰难了,除非你绝顶聪明,否则对于大多数初学者而言并不适宜。当然后世的所有医家,其理论基础都从内经发源而来。而且看后世医家的书,也会经常看到引用内经的理论和文字。但是对于内经的系统学习,个人感觉,还是要等到有了相当深厚的功力以后。至少我目前,还不太敢去看。

★我的临床实践

关于实践问题,对于业余爱好者,缺乏医生处方,很多药店可能不让抓药。这也正是困扰我多年,以致10年前最终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淘宝网上,什么都买得到,药材又便宜,质量又好(我是买散药、自备小天平,自己在家里配药的),网上论坛里还有很多学友互相交流,更有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求医无门而渴求网诊的网友。只要好好学习,根本不愁实践机会。

★我对中医的感悟

学中医是一条很艰难的路。需要悟性,更需要浓厚的兴趣、强大的动力和坚强的毅力。我前前后后学了三年有余,自知不过刚刚入门而已。现在是中医的没落时代,但是民间藏龙卧虎,借助于当前发达的网络交流,一股新生代的力量正在崛起。

学好中医,终生受益。不仅利己利家人,对于广交朋友、对于你的事业和生活(心态放宽一点,不要指望靠这手艺挣银子,就纯当作业余爱好和生活需要),都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中医绝对是一门美妙的艺术,高明的处方象一首首优雅的小诗(正象编程也是一门美妙的艺术,优美的代码结构也像一首首美妙的乐曲),那种潜心思索之后灵机乍现所带来的美感,以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后那种成功的喜悦,不是任何粗俗的物质享受所能够替代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年2月汇总一下我看过的医书

今天是蛇年的第二天(写作当时),一转眼,学医前前后后已经四年多了。过年在家有闲,回顾一下我这些年来的学医历程,汇总一下看过的书,供大家参考。

2000春-2001秋启蒙时代

教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系列):

1.《中医基础理论》--还算有趣,有点哲学意味(咱本来就对哲学感兴趣),基本算是学进去了吧,建立了些概念,对人体水液代谢循环(脾、肺、肾、膀胱)最有印象,也有看不太懂的,记得当年很长时间,都不理解“淤血”和“活血化瘀”是怎么回事儿。

2.《中医诊断学》--实在太枯燥了,硬着头皮看完,很佩服当年读书的毅力。

3.《中药学》--实在太枯燥了……不说了。

4.《方剂学》--当时看的这些书里头,就数这本书看了觉得最有收获,大概知道中医是怎么开方子了……若干年后,唯一记得的一个经方,就叫“小青龙汤”。至于组成药味,早忘了。

5.《中医内科学》--边看边摘笔记,写提纲摘要。

6.《中医各家学说》--只看了半本,看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靠学的那么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里的知识,无法理解后世医家那些形形色色的理论。

7.《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人卫出版社的,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草草浏览一遍,实在看不懂。

趣味读物

8.《中国传统医学漫话》--印象中蛮有趣的,也算看得懂,还推荐给同事看。

9.《中医解梦》--主要用内经理论来解梦。较多应用五行理论,有点意思,但没看完。

其他

把《家庭医学全书》里的中医篇的一百多页也啃了一下……还有一本《太医名医奇案赏析》读了几页,算是当年唯一看过的一点医案……话说当年因为一位朋友的诱导,激起了一点点小兴趣,然后从这一点兴趣出发,想对一门有趣的传统学问,作一些了解。然而实在没啥书可看啊,没有网络,也不知该从何学起,就觉得学教材总没错,于是就从上海书城买了几本教材回来啃。至于学习方法,还是学校里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那一套。但也正因为书少,四大基础,每本都读了两遍以上,算是“精读”了吧。当然,看得懂看不懂,能懂多少,过了一两年后还能记得多少,是另一回事。当年,年纪轻无家无口,上一辈的身体还好,又没有网上买药的途径,没有任何临床实践机会,其实学了也白搭,呵呵。

2002-2009年自学中医黑暗时代

只记得中医之脾不等于西医之脾,拿这个与人辩论中医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又记得教材里说温病学说是中医学在清代的大发展,于是跟人说中医也并不固步自封,中医也在发展……除此之外,算是勉强还记得起五行生克的顺序,还有什么滋水涵木、补土生金等几个名词。其他的……都还给课本了。记得大概07年左右吧,逛福州路书店,偶然看到一本《思考中医》。拿起来翻了翻,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觉玄之又玄。摇摇头,又放下了。

2010年文艺复兴时代

前期以兴趣读物为主,后期以复习中医基础教材为主。

兴趣读物

1.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不生病的智慧》

2.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I、II、III、IV

(马悦凌和中里巴人的书是我单位里的徒弟买的。我有点兴趣,想借来看,她就干脆送给了我。这两套书对于我,不啻于但丁的神曲,预示了一个复兴时代的诞生……)

3.萧宏慈:《医行天下》。看后很羡慕,也很震撼。羡慕的是萧老师医行天下的潇洒,震撼的是拉筋正骨法治病的神奇。网上得知萧老师在北京开课,颇想去北京拜他为师。

4.刘力红:《思考中医》--前前后后看了两遍。作为兴趣读物,值得推荐

5.李阳波:《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6.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

7.卢崇汉:《扶阳讲记》

8.罗大伦:《古代的中医》全集。真正的启蒙读物!我是下载了天涯上完整的帖子,包括所有跟帖评论,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着看完的(后来买了全套书收藏,还另买了一套送给朋友)。看了就不舍得放下。多少次看得心潮澎拜,多少次看得泪流满面。正是在书中那些古代大医精神的激励下,我立下了自学中医的志向。

9.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10.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当散文看不错)

11.方舟子:《批评中医》--反面教材。下的电子版,记得刚开始看时还战战兢兢,怕这本书会说服我。怕这本书真的证明了中医是伪科学。看了以后才知道……肘子连半壶水都称不上。不过是以伪科学的精神来批判“伪科学”而已,方老师的这本书真的起了反面作用,看完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医道,要以事实向身边所有的朋友证明方氏逻辑的荒谬……

很多正在学习中医推拿或者想自学的朋友,想买一些推拿相关的书,但市面上中医推拿方面的书实在太多了,一时间不知道选择哪些书好,也不知道该买哪本书。如果大家真的有心学习中医推拿相关方面知识的话,这里就给大家推荐几本中医推拿相关的书籍。

中医推拿

科普:古中医按摩八法。一书在手即可。实际上按摩和针灸都不是能长期做的。按摩常做会损及筋骨。针灸常做则会伤(损伤)及内气(元气)。你也可以理解为,血循环变慢。一般三十五岁后尽量少做按摩。按摩和针灸在古中医是一种治疗手法。而并不是常做有益(有利)于 健康 。

我是道医,专研人体、中医基础理论、构架研究三十多年。

河北泊头渡生堂(宣)

这类书箱书店里都有

我给你推荐吧,书名可能不完整,我个人觉得《按摩与解剖学》,《民间实用点穴疗法》,《一指禅推拿》,《刘寿山正骨》,《压痛点推拿》,《软组织外科学》,《穴位解》,《经筋疗法》,《经筋学》,《实验推拿学》,《实用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八段锦》,《触诊》,《佛学》,《推拿功法学》,《正脊通督术》,《书法》,大概先推荐这些吧,有的书名可能存在点误差,属于记忆问题

《医行天下一位海归的中医之旅》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医行天下》(萧宏慈)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s3d9

书名:医行天下

作者:萧宏慈

豆瓣评分:7.4

出版年份:2009-1

页数:307

内容简介:

《医行天下:一位海归的中医之旅》是一部针对白领腰椎、颈椎等职业魔症的自疗保健手册。作者全力倡导的简易拉筋法,毋需药物,室内、室外均可实施,为当今办公室一族因电脑、空调、汽车等现代化衍生物导致的多种时髦病,提供立竿见影的自疗手法。作者是一位在华尔街和香港金融界浸淫了十数年的金融家,40岁退休投身中医江湖,践行身国共治,抵抗中医西化,辗转五湖四海,遍访民间奇人,寻回中医外治的神奇手法,拉筋正骨点穴针灸,医行天下四方施治,从平民到活佛到各界名流,医治数千人。他通过大量亲身医疗实践,展示了中国文化及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的精华,有力地说明:中医有道,大道至简!全书兼具故事性、知识性、实用性、文化性和传奇性,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化、东方生活方式及其博大精深的宇宙观。

作者简介:

萧宏慈,原名萧洪驰,湖北人。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曾在北京、江两、两藏等地任大学教师、乡村教师、国家干部。八十年代留学美国获MBA。先后于纽约、香港等地职事金融投资业。曾与友人胡野碧合著小说《股色股香》,后参与北京奥运开闭幕式整体策划。深信生命承载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事因缘,现行脚证悟佛道并践行中医。兼任香港睿智金融集团公司首席顾问。

拉筋拍打是什么?为什么要拉筋拍打?

拉筋拍打源于萧宏慈老师的《医行天下》一书,萧宏慈老师发明的拉筋拍打法能够治疗百病, 为什么要拉筋拍打呢?萧宏慈老师认为人是会缩筋的,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筋缩是其中之一,但其涵义和解释并不清楚,对于这些病症的临床记载并不多,中外医学书籍亦难找到详细的论述。筋是中医的旧称,西医统称为肌腱、韧带、腱膜等;缩,有收缩和痉挛的意思。简单来说,筋缩就是筋的缩短,因而令活动受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引向背部,经腰、大腿、小腿、脚跟至脚心。解剖学里没有提及这条大筋,它就像经络穴位,并无有形的位置,但当你接受治疗时,就体会到这条筋的存在。所以缩筋就要拉筋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缩筋呢?人是动物,过久不动则易筋缩。当筋受伤后,会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久坐亦会造成筋缩。科技进步使生活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令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是老板,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大增。 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几年间电脑普及,几岁大的小孩就玩电子游戏机,年长些的玩电脑,坐的时间长了,姿势不正确,电脑的摆放位置不适当,电脑桌下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双脚伸展活动,背腿的筋肌遂渐渐收缩,日久便会造成腿的筋缩。比如一位八岁小孩,全身都错了位,常常对母亲说手脚感到麻痹,周身不舒服,时哭时吵,家长也不明原因。职业司机也是高危一族,因为他们整天屈膝坐在狭小的车厢内,筋骨难以伸展,背、腿的筋肌容易收缩,造成筋缩。 爱运动的人为何也会筋缩? 有人不明白,他们几十年来经常打球、游泳,为什么还会有筋缩呢?问得好!首先,你做运动前是否先做热身运动?其次,你是怎样做热身运动的?是否认真做了拉筋拍打舒展运动?大部份人都说没有做热身运动,只是随便动动手脚、挥挥手臂,几分钟了事,其实这已经算不错了。很多人根本没有做热身运动。而运动员在比赛前早已做好一切必须的关节、肌肉、筋腱等热身运动,到了运动场只是再松一松。第三,有些运动动作过于单调重复,某些部位频繁运动,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尔夫、网球;另外,游泳时如果水温太低,也容易引起筋缩。 成年人即使有筋缩,一般对生活都暂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感到腰、背痛时也不会想到是因为筋缩的缘故,其实这正是筋缩的先兆,只是他们根本不认识这种病症。

萧宏慈的个人简介

萧宏慈,湖北人,作家,《医行天下》、《拉筋拍打自愈法》作者。

萧宏慈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背包游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在北京、江西、西藏等地任大学教师、乡村教师和国家干部。只身进入西藏高原漂泊冒险的经历,赋予了他深沉的情感和飘逸的性情,为他以后寻医求道的生命历程埋下了伏笔。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赴美留学,获美国雷鸟商学院MBA学位,并在纽约和香港从事了十几年的金融投资业务。

40岁退出金融界,潜心创作中国大陆第一本描述投资银行家的小说《股色股香》。小说出版后备受好评,现已在中国大陆第三次再版,并在台湾地区出版繁体字版。

因深信生命承载着中医走向世界的大事因缘,近几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寻和传播。他云游四海,在武当山、鄂西、湘西、峨眉山、青城山、衡山等地寻医求道,在四川、西藏、青海的寺庙里为穷人免费治疗,尤其在治疗腰腿痛、前列腺(摄护腺)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妇科病、皮肤病、忧郁症等方面屡创奇效。他将自己寻医求道的经历和所学的医道医术写成了畅销书《医行天下》、《拉筋拍打治百病》和《拉筋拍打自愈法》,这几本书在海峡两岸出版后连续重印十几次,销量达几十万册,位列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健康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并被台湾博客来网络书店评选为2010年10位最畅销作者之一。2012年《拍打拉筋自愈法》英文版正式出版。

萧宏慈以中医为方便法门传播、推广“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和“拍打拉筋自愈法”。他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旅游卫视、浙江卫视、深圳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做过自愈法的专题节目,播出后倍受欢迎。2010年到2011年,他先后三次应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电视台邀请,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举办“我的健康我做主”的养生讲座,获得空前成功,被主办单位誉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举办以来最为轰动的一场演讲”。

他还应邀在政府机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中国银行、美林证券、招商证券、中石油集团、中远集团、榆林煤矿,以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地宣讲中医文化及“自愈法”,其中仅台湾一地,他就先后去了十八次,其足迹遍布台北、高雄、台中等等,并分别在台湾大学、华梵大学及台湾“立法院”举办自愈法讲座,其中在台湾“立法院”的演讲由王金平院长亲自主持。曾多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举办大型演讲,观众往往超过千人。新加坡联合晚报和马来西亚新洲日报多次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2012年以来他将自愈法传入欧洲,仅在德国各大城市就演讲20多场,当地最大华文报纸《欧洲新报》对他进行的追踪报道和专题视频采访。中央电视台、东南卫视、凤凰卫视及台湾媒体,均对萧宏慈的台湾之行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报导。

如何看萧宏慈及他的书?

中医走向世界是一件大事,这件大事要落实,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萧先生自信担负着中医走向世界的大事因缘,这不管是萧先生的自我感觉,还是拍打拉筋团队或者其他什么团队对于萧先生的托付,而今,这个人,非萧宏慈先生莫属。

粉丝仍力挺拍死7岁小孩的拍打拉筋神医是什么原因?

萧宏慈被称作“拍打拉筋大师”,曾在全球各地开课推广其“拍打拉筋自愈法”,号称能医百病。有人赞其为“神医”,也有人斥之是“骗子”。

此次被捕是因其涉及两起命案。萧宏慈因告知糖尿病患者禁食且停用药物,导致包括1名悉尼6岁男孩的2名患者死亡,遭到警方调查。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今日清晨,萧宏慈同名微博,认证为“北京拍拉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健养生顾问”的账号一连更新了6条微博。有粉丝在其置顶微博下留言力挺,“萧老师功德无量!”

而萧宏慈的淘宝店铺“医行天下旗舰店”也十分活跃。该店铺注册于2013年,拥有3个皇冠以及超过9000名粉丝,而这仅是他众多电商店铺中的一个。

萧宏慈真名肖洪弛,湖北松滋人。其自称曾在华尔街做金融投资数年,而后受道教一位大师影响,基于《黄帝内经》研发出一套“拍打拉筋疗法”。

萧宏慈所谓的“拍打拉筋自愈法”,即基于禁食、拉筋和拍打出青肿挫伤痕迹的疗法。

他称,这套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感冒、中风、老年痴呆症、瘫痪、肾衰竭甚至癌症和抑郁症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称,该疗法已“治愈”数多患者,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

2012年拍摄于马来西亚的一段视频显示,在萧宏慈的课程中,参与者用力拍打着身体的不同部位,尤其是关节处和头部,直至其皮肤变成红色或开始出现挫伤痕迹。除了拍打之外,部分人还躺在桌上或地板上、背对墙或门来做拉筋。

在萧宏慈的淘宝店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的大幅个人照片,旁边介绍了他的“自愈养生法”,这和他此前曾宣讲过的想法一致,“你可以做自己的医生。我们生来都具有自愈能力,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点,花了很多钱求医。”

他的店铺售卖各种拍打、拉筋工具,包括自愈拉筋板、自愈拍痧手等,前者的累计评论显示为115条。

最新的一条买家留言时间显示为2017年4月24日收货,6天后追加评价“宝贝很好,喜欢,大家都来购买,它不错。”其他留言中不乏“支持萧老师”、“拉筋效果特别好”等。

针对这些课程或体验营中多次展现的工具“拉筋凳”,红星新闻记者在萧宏慈的淘宝店铺中发现,一款铝合金材质的拉筋凳显示为“暂时缺货”。

曾称“女人患癌是因婚姻不幸福”

英国记者体验其疗法后惨叫

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萧宏慈称,通过狠狠拍打,病人可以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并治愈疾病。“拍打和拉筋可以疏通经络,去除疾病”,拍打的时候要用力一点,残忍一点,但不要过度。

而其博客上还有病人证明,他们曾使用该疗法拍打孩子,甚至包括婴儿,因此治愈了高烧、支气管炎和胃痛等疾病。

他还声称,女人之所以会得乳腺癌和子宫癌是由不幸福婚姻导致的。“癌症问题从哪来的?它就是从你的心里引发的。”

萧宏慈称,他问过许多子宫癌患者的问题就是,她们是否嫁给了自己真正心爱的男人?“如果他们真的相爱,那么女性就永远不会发生这类问题。”

他建议这些患者,先使用其疗法治疗心灵,如果不奏效最后才使用药物治疗。他还将西方医学形容为“污染”和“毒药”。

这是一名患有13年糖尿病的患者,在参加萧宏慈的拍打疗法后的腿部图 。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Pamela Koh曾体验过一次拍打课程,目的是为了治疗膝盖损伤。在被持续猛力地拍打膝盖,而且每次都是精准打击一片皮肤后,这位记者感觉像受酷刑一般疼痛难忍,并叫出声来。

伤处很快变成紫色,而几分钟后他不得不叫停。但这位记者很快被告知,要持续拍打至少20分钟才有效。在咬紧牙关坚持了一会儿后,他很快又喊停,就这样反反复复,他最终被打满20分钟。

事后,这些拍打而留下的伤痕,经历了数周时间才自愈。这位记者,再也不想去“受刑”。

追随者称其为“神医”

医学专家指其“谋财害命”

即便如此,萧宏慈的“拍打拉筋”还是吸引了很多追随者。他的授课常常一票难求,名额很快就被卖完,而且常常有数百人参加。而一张票,往往要数百英镑。

BBC报道称,萧宏慈最先出名,是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医行天下:拉筋拍打自愈法》的书籍之后。2010年,这本书据称成为畅销书。

他登上了中国台湾的访谈节目推广其拍打拉筋疗法,并在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地举办讲习班、体验课等。

此外,他还出版了《股色股香》《拉筋拍打治百病》等书籍,并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卷入两起命案

有粉丝微博留言力挺

他的疗法,终究出了问题。

2015年4月,悉尼一位叫做艾丹的7岁男孩,被家人带去参加萧宏慈1800澳元的拍打拉筋课之后,死于当地一家酒店房间内。警方称,参加课程期间罹患糖尿病的小男孩被禁食3天,且禁止使用胰岛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