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咪蒙现在在做什么(咪蒙去做什么了)

本文目录一览:

分析:现象级“咪蒙”的盈利模式是如何被构建完成的

文/创业人张涵

从新浪到微信公众号,你以为咪蒙只是异军突起,殊不知人家是有十年功底 。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的成功转型典范,现在的咪蒙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了890万的粉丝,日活粉丝更是在300万,仅收一条广告费就已经是50万的收入,据说咪蒙现在每个月的广告收入都已经高达300万以上。

2014年自媒体内容创作者风行,越来越多的情感博主开始加入自媒体行业,不过这时的内容分享大多数都是以鸡汤学、成功学为主,一些专业领域的大咖们还只是先进场尝试,更多时候还是在苦苦追求与线下实业中的品牌累积。

2015年9月咪蒙开通微信公众号,伴随着多篇“性格鲜明”的文章成功发布,随后便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涨粉。曾经以《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刷爆朋友圈,创造了一个三天,阅读350万,吸粉20万的神话。

回顾咪蒙的整个创造内容,不难发现她以被人过度神话,这世界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呢?如果有那一定是中了彩票。

这里就延伸出了 第一个用户痛点:鸡汤的盛行! 偶尔看看很是欣慰,但天天看怎么着也都烦透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困惑“我听了那么多的鸡汤,怎么感觉生活还是这么难过”

第二个痛点则是和自己的自身经历有关 ,在2014年咪蒙就已经辞职创业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10月烧光400万的投资,公司运营举步艰难。

你有经历过绝望吗?在一片黑暗之中看不到希望,当前面突然亮起一点光芒时,只要你还有梦想你就必定愿意继续全力以赴。

可具体怎么做呢? 咪蒙开始重新开始定义自己,就像现在的我一样,我开始梳理自己过去的一切经历,去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并准备把自己的优势转变为产品,做一个像局座召忠那样的知识产品分享人。

况且在经历过一连串的打击以后,我突然明悟 商业和创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以前我以为创业就是有一个梦想,直接去做就能够变得很有钱,但我忽略了这完全就可能只是一个让自己自嗨的骗局;商业就不同了,你必须要很谨慎的去梳理每一条你收到的信息,然后从中找到想对应的模型框架,借助于这个框架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

咪蒙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在经历过媒体人转型的痛苦时,原有的思路就被完全抛弃,她必须要拿出一个新的思维模型出来。早在2009年7月,咪蒙新浪博客发布的一篇文章《女人的祖先原来是男人的阴茎骨哦》就已经达到了阅读量1万+,随后在2012年微信兴盛之前,写了一篇《圣人请卸下你的妆》更是坐拥粉丝无数。

所以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 咪蒙的文章类型确立,并不是一次偶然出击,而是经过多个阶段验证过的事实。

正如她所说,这社会已经被快餐化,读者需要更加高效、整合、聚焦、能够引发共鸣的内容,读者不在乎你讨论的是什么观点,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一个有情绪的普通人,和我差不多,甚至还要比我更差些。

此后咪蒙的文章内容定位其实都是一个细分小众领域的聚焦定位 。比如火爆全网的《致贱人-我为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道出了多少苦受圣母婊(鸡汤文)的心声;随后的《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更是让人老板喜悦、员工疯狂。

就如咪蒙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说的一样:“想要让一篇文章被更多人关注,你必须要聚焦于两个点,这篇文章一定要与你有关以及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最埋头写文,沉溺于自己的得失之中那就是一种自嗨了,而这是内容创业者最大的忌讳,他们写的文字很多时候总会感动自己,但别人看了以后不知所云、无法感受到你的困苦,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

所以咪蒙告诉自己不要太过于自嗨,总是让自己沉溺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然后借以这些生活上的经历,找到自己的精准方向定位(我是一个女流氓)。

Ok,咪蒙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还并不清楚这样的定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于是她决定先干了再说。

我说过,咪蒙最开微信公众号前已经积累过了一批自己的粉丝,那么文章内容的传播速度之快,必定有粉丝和朋友直接的相互配合转发推崇。你在换个角度,一个做了十年的媒体人怎么可能会没有自己的人脉圈呢?所以在这里我们再来看看咪蒙的涨粉速度,你是否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才是最真实的事实。

我怕你哭,所以就不多说了。

只是希望你能够明白,做内容重要,但流量的传播也需要注意。2017年伴随着大众用户G点的上移,只是简单的做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内容反而会成为你最大的劣势,毕竟你无法超越前面已经成型的大号,唯一的就是在 细分之中寻找突破口,然后用突破口去撕裂伤口-最终扩大-然后成型。

具体的操作,还是让我们共勉之吧,多多操练,终究会明白的。

当粉丝通过之前的平台引流和内容阅读量的爆发,伴随着粉丝人数的增长,那相应的必然就要考虑自己的收益和服务。

如何定价与自己的收费呢?

据我目前所知,一个自媒体运营人的报价通常都是按照一篇文稿来进行商业报价,至于具体报的是多少钱,这完全是根据你个人的粉丝人数和商业定位来判定的。当你的文章质量有逼格,粉丝精准时,那么你的粉丝只有一万人左右,你都可以报上一万块的收费价格,为什么?我怎么知道,可能大概是由于定向精准的缘故吧。

这一行目前来说并没有一个具体完整的收费标准,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动脑筋,有的人明明什么都不会,但也要收个998元的小学徒。不过由于没有功底,所以当文字被举报时,腾讯将会给你永久封号。

那个时候你就只剩张嘴谩骂了,毕竟江湖骗子的投机时代已经过了。

每一个大号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惑,就是粉丝已经关注了你但他们看起来活着、实际上早已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你甚至都不知道下一秒他们还不会经常点击你的推送。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但能不能够去改善呢?

肯定是可以的,咪蒙开始招募文章助理,专门帮助自己搜索素材和一些有留言的朋友们进行互动,并且还常常的在公开场地和大家留言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分享…

现在咪蒙公众号已经变成了一个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微信公众号,而且关注群体以女人为主,那这个时候如何稳定住他们的需求并且培养自己的用户阅读习惯呢。很简单,迷蒙开始进行大量的故事征集工作,最保持自己写文的同时也会去分享读者的真实经历,虽然很多时候选用的还都是写戏剧性的内容,但用户爱看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咖都在讨论的, 今年自媒体的运做方向是内容+互动。

当粉丝开始成型,要做的工作就开始变得更多,那这个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一个团队!

这里说的不是找用户代笔哦,而是你可以把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交给更加专业的朋友办理,而不必要在担心会在这里浪费时间。就拿流量说事,为什么在签约的作者都会配备一个经纪人,原因就是在于这里。

一 个人无法即专注内容有专注运营,所以合作是迫在眉睫的重点。

目前咪蒙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型,内容上由于注入了团队也变成了横向发展,什么东西都会开始设计,据说咪蒙准备要开始做编剧了。

很喜欢昨天一个朋友最我文章下的留言: 任何行业总是先到的吃肉、第二个到的喝汤,剩下的只能看着空碗。

今天和你分享咪蒙的整体盈利模式框架,说的就是她前期到后期的一个简单框架,有什么地方需要阐述的欢迎大家最文章下留言互动。

最后想说 :别担心什么,你只管去做,把你最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你一定会看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向和经验结果。

其他的一切就交给市场吧,让市场来检验者一切的真伪!

火遍互联网,很牛逼的作者—咪蒙

一,咪蒙是谁?(是什么)

我是在学其它写作课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提到她。而且很多知名的主编都提到过她。

(吕白老师,粥左罗老师,池骋老师等等,只要是我学的写作课,都有老师提到过咪蒙写的文章案例)

她火遍了整个互联网,还经常上微博热搜。

她就像一个种子一样种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抹去。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她。

她被网友称为心灵导师。也有网友称他为毒鸡汤。下面是在网上搜索到的资料。

咪蒙,本名马凌,文学硕士、专栏作者、媒体编辑,于韩寒杂志《独唱团》首期发表文章《好疼的金圣叹》。

1976年12月21日出生于四川南充,毕业于山东大学;以恶搞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为己任。

想和庄子聊聊艳照门、听墨子讲讲小孔成像、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会、拜李清照为师苦学赌术。

代表作品有《守脑如玉》、《圣人请卸妆》《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等。

她自称是文学硕士中最肤浅的,媒体编辑中最恶趣味的,专栏作者中拖稿最严重的。

作为一个字恋症患者,人生一大憾事就是好句子又被别人写走了。

二,为什么她现在不火了?

我从上个月知道有这个作者开始,就再也找不到她的资料了。

她越是一个传说,我越想知道她。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到她是因为写了一篇文章,负面信息太大。是自己把公众号给注销掉了。

这样的作者。她拥有上千万个忠实粉丝。粉丝们对她又爱又恨。

他是很多学写作的榜样。很多精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它的内容虽然比较粗暴。但是她更加接地气。下面是她文章的标题。

三,怎么做?

不得不承认,她的文章标题很吸引人,文章的套路也很深,

一,她写文章一般呢,会抛出一个大家非常常见的现象,用大白话或者粗鲁的语言制造故事的反转。

二,制造男人与女人的对立,让你站好位置,吸引你读下去。

三,讲身边的故事,有老公啊,同事啊,或者朋友啊。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四,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她的软文,与文章合为一体的广告植入,广告和文章之间能做到无缝连接。

五,永远站在粉丝一边,为粉丝说她们不敢说的话,每句话都击中你的痛处!

只有当你用心了解过她,才有资格去评价她

否则,请你闭嘴!

咪蒙老师的文章,不管是写自己的故事还是同事的故事,或者朋友的故事。

不可否认,咪蒙的选题能力、文字操控能力、对热点的把握以及切入的角度,都是很多写作者值得学习的。

先不谈她的功与过,咪蒙老师在运营公众号方面的能力,确实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我在网络上搜索她的资料。就是为了向她学习。

刚好在群里的一个同学,他有咪蒙老师的资料。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为了得到资料。我从珠海坐高铁到广州。

请他吃了一顿饭。吃完饭他最后给我来一句,至于吗?你不就是要她的资料吗?我给你就是了。(我心里在想,这代价也太大了吧。话又说回来,我想要学习写文章必须得找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咪蒙老师,下面是咪蒙老师几个G的资料)

咪蒙凭什么这么成功?

 说到咪蒙想必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从南方都市报辞职做自媒体公众号《咪蒙》,其公众号在四个月以后的时间就成了100以上的大号,每篇文章都做到了高达10万以上的点击率,点赞人数过万,评论区讨论得沸沸扬扬。出版了《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等书。在深圳创办了万物生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最近将其公司开到了北京的望京。咪蒙做着公众号的同时在忙着写剧本。这个女人在传统媒体,娱乐圈,自媒体,一路摸爬滚打,混得风生水起。

 我们只是看到了咪蒙的成功,看到了她的自黑以及自我调侃。感受到她搞笑,她疯,她逗逼,她有趣的一面。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可是谁不知道哪有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呢,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复制呢?其实在我心底不知道copy了多少个:咪蒙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呢?

(一)咪蒙有所有成功人士身上的共同点:有勇气,有眼界,有人脉,够专业。作为其本人,文学硕士,在南都任职。咪蒙离职的时候正是自媒体萌芽之时,短短四个月时间其公号文章点击率100以上。顺势又成立了万物生长传媒有限公司,最近又将公司开到了文化行业的沃土北京。做出这样的举动,咪蒙真的打算进军影视行业了吧,而且早已经蓄势待发了吧,她最近好像一直在招兵买马呢。

(二) 咪蒙够狠,对于大多数创业型公司而言,谈投资谈广告这些辛苦自然不在话下,加班加点做企划也是家常便饭。然而我想说的还真不是这些。咪蒙的狠是对身边人的狠,够大胆,敢自黑,自嘲,懂得“消费”身边的人。比如说她写过的《哦漏,我的8岁儿子,第四次恋爱了》消费了其儿子,而且点击率极高,评论区和粉丝的互动很亲民,甚至有大胆的粉丝恶搞咪蒙说她是其儿媳,咪蒙居然没有生气。再比如《每天被员工虐,我感到开心》本该无趣的办公室生活被她写活了,世俗眼中的办公室场景,员工拍老板马屁甚至害怕老板的心态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互相撕逼互损的娱乐精神。这完全迎合了如履薄冰的职场白领的口味,作为职场新新人类的8090是渴望有这样的办公室气氛的。当然这也和工作性质有关,有些单位要求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你太逗逼过于活跃是不是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呢?何况那只是咪蒙文字反应出来的,真实的他们说不准分分秒秒都在严阵以待。

(三)咪蒙大胆敢写,《我靠援交买了房》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就是咪蒙的style。原本以为她会写得很污,甚至会露骨。但是最后人家笔锋一转,给你满满的正能量。而且咪蒙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类似的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在咪蒙这里太司空见惯了,甚至文章里时儿会出现骂人的四川方言,读起来不但不费解,反而还很接地气。这样的行文也许更符合快餐时代人们对文化的消化习惯,将深沉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得鞭辟入里,而且观点自成一派。你感受不到她在说教,反而更像是一个不正经的老友在跟你开玩笑,不知不觉她已经将她的思想潜移默化,待你反应过来自己慢慢去琢磨吧,反正她该说的已经说了。

(四) 咪蒙是不折不扣的标题党,在其公号多次谈到他们公司对于标题的重视程度,“拟标题”作为新进员工考核的硬指标,一个标题的选定需经多方投票商榷。咪蒙坦言:对于公号文,标题够吸引眼球自然增加了点击率,你的文章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点值得码字党细细研究)

(五) 咪蒙很会做广告软文,她像熟悉的朋友和你聊天不知不觉植入广告,有时候赤裸裸的告诉你马上要安利了。她的广告软文不像大行其道的软文,以一个声情并茂的故事开头,然后结尾处文章与广告无缝对接。甚至还有更low的广告软文在标题上就赤裸裸的显露出广告的痕迹。不得不说咪蒙是植入广告的高手:人家是软文做了,广告商的钱拿了,粉丝的芳心也俘获了。

(六)咪蒙与粉丝的互动频繁而且亲密。有的粉丝在评论区要求咪蒙上图,发单位小鲜肉的照片。还有的会直接吐槽咪蒙,而咪蒙的回复总是很俏皮犀利,为了博粉丝一笑,人家的回复可是很走心,你会发现每篇文章评论区都有亮点,咪蒙和粉丝早已打成了一片亲切得如同神交多年的朋友。

(七) 咪蒙“自我开放”程度高。自称为文艺界的女流氓,自嘲是胖子,大饼脸,丑女,吃货,二货,爆料特别喜欢吃小龙虾。(其真人到底如何有待考证)再加之其公司员工以及家人曝光度也颇高。想必,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既满足了你的好奇心,又给了你糖吃。仿佛写文章的这个人就站在你的面前,她的生活就在你的眼前浮现。读者朋友乐意看到这样的咪蒙,感觉她真实得和自己产生了共鸣。而且觉得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很可爱,生活中不难找寻到这样一枚普通的女子,她有你的影子也有我的影子。其实大家被迷蒙巧妙的营销了,她太会运用从众效应,太会消费大众的心理了。虽然自带名人效应却卸下了光环走亲民路线。

(八)与《十点读书》比较:同为大号,点击率也差不多,评论区也一样的精彩纷呈。不管是从职场还是关于两性婚姻,十点对于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关注得比较多。十点的观点也是独树一帜,敢于跳出固定思维打破传统。只是十点一直走类似于传统文学道路,以故事作为导火线切入主题,旗帜鲜明的守护着一方净土。或者打破死一般的沉积引领你去思考人生应该有另一种活法。

       不得不说,十点是我一直关注的公号,至于咪蒙的公号我老早就取关了,昨天刷朋友圈点进去一篇文章才再次引起我的注意,于是乎萌生了咪蒙为什么那么成功的思考。也坦言,以前看咪蒙的公号没有想太多,看过笑过也就忘了,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个女人在恶搞,她低俗的一面完全不符合其文学硕士身份。  

      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有人买她的帐则说明咪蒙成功了,所以有时候别端着文人的架子瞧不起大众文化,对于大众文化也别太认真了,认真你就输了。要明白文化不一定都是小众的,有时候接接地气雅俗共赏不是很好吗?

    其实不管十点也好,咪蒙也罢,我们有时候确实需要碎片式阅读来排遣时间,如果说要找一个词语来形容咪蒙的文章,我想用她最喜欢吃的“麻辣小龙虾”再适合不过了。而十点的文章呢,原谅我占时找不到比较贴切的词语,也许“养生粥”比较合适。

      当你看到某一篇正切合你心境的文章时,当时可能是给你心灵打了一针强心剂。可是后来呢,你记住了该记住的,忘记了该忘记了。日子还是不缓不慢的过着,你该交房贷车贷还得交,你该上班还得认认真真上班。如果说看了文章以后,你的人生开悟了,有能量做一个重大的决定了,亲爱的,请相信我。那真的不是文章让你开悟给你的能量。而是你潜意识里早就已经酝酿好的,只是现在它终于清晰可见浮出水面而已。    

“咪蒙”解散了,自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文|陈瀛Neptune

前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咪蒙”终于撑不住宣布关闭了自己的公司,但她不忘最后还秀一把,给她的实习生们都颁发了一个极具个性的“毕业证”,这一次又让她成为了公众话题的焦点。

对此网上还出现了一些讨论,很多人觉得“咪蒙”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到最后还在秀下限,这给人感觉做她的毕业生还是一件挺“光荣”的事情。我也在网上被类似的问题邀请过,问我个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咪蒙就是一个单纯把公司开砸了的例子而已。现在社会上的小公司很多,大部分也都是创业公司,可能哪天经营不善就会倒闭,但只不过由于咪蒙的工作性质是自媒体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公司经营不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资金链断裂,人员流失严重,企业名声不好之类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三年内会死亡70%的创业公司,到了五年死亡率会达到90%,剩下的10%可能会维持下去,但也不好说哪天就关门了。

而且以上说的是倒闭或者解散的公司里面,在其存活的10%的里面还有将近一半只是在维持,根本赚不到太多的钱,只有剩下的5%比较突飞猛进,有一定的盈利和发展。由此可见,创业公司要想活下来是非常艰难的。

咪蒙的公司差不多是2015年开始的,到今年初关闭也差不多经营了四年的时间,期间最火爆的时候,她公众号里面的一条广告费用就达到了20万。这样的高调已经令她公众号的内容开始变味,最终咪蒙的公司的解散就是因为名声不好。

至于名声不好到什么地步,想必已经不用多说,毕竟主流媒体也都已经点名批评,于是很多网友也都纷纷跟进,于是她的公司经营不下去只能解散了,毕竟经营一个公司,企业的形象还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如果是一般的公司解,即使散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理睬。好多公司比如互联网,还有经商的小公司也同样会破产,但很少可以做到能够上到热点头条。据统计每年破产的公司有很多,这些顶多会在一些商业评论上出现露个名字之外就杳无音讯了。

咪蒙的工作性质是新媒体。这本身就是制造话题、吸引眼球来达到提升阅读量和流量的目的的公司。既然是要宣传那知道她的人自然就多了,尤其是她的公众号有千万粉丝,而且还是一个日更的号,那稍微一些风吹草动都会引人注目。

因此她把公司的解散也高调炒作一回,也是因为她公司的性质导致的,但感觉她丝毫没有认识错误。其实咪蒙在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公众号里面的内容还不错,可以看出来很多也是精心地策划了选题,后来就越来越没底线了。

一方面可能是她被金钱蒙蔽了眼睛,毕竟咪蒙在她的公众号之前还创业一次影视公司,最后是以失败而告终,据说当时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那时候她就已经体会到了金钱的重要性,所以在一些情况下没能抵制这些诱惑只能不断秀下限。

这样的做法也是很可悲的,还有一方面是她受到了同行的排挤,最后造成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迷蒙的成功让很多自媒体人感到不服气,因为他们很多人的文章确确实实是干货,也是费尽心思写的,但就是没有人关注也赚不到钱。

而咪蒙的文章只是打着情感的鸡汤文字,并没有太多的营养竟然可以那么多人关注,一条广告费用就可以达到好几万,那些做自媒体的同行们自然会眼红。我倒对此没什么感觉,就是想知道那个月薪五万,中途休学的实习生现在怎么样了。

我记得当时咪蒙有一篇关于休学的文章也引起了争议,里面的内容充满了学习无用论,给人感觉就是在劝退,尽管里面提到的是休学,但如果很多人真的受到蛊惑,估计离退学就不远了,那岂不是把自己的前途毁了吗?

只能说咪蒙的文章里面的价值观与主流不符必然会被淘汰,她所提到的大部分都是小概率成功的事件,与我们的现实价值观不符。很多消极的故事也是添油加醋,并没有参考的价值甚至还会误导人,最后经营不下去解散也是正常的。

那作为自媒体人来说应该从中获得哪些教训呢?首先就是要主题内容积极向上,毕竟生活中阳光的人还是多的,有意思的事情也很多可以和大家分享,这些都是大家愿意看到的,还可以让人在一天的劳累中找到一个放松的途径。

或者说真正地为大家提供有帮助、实用性强的“干货”内容,这个也是当前非常火爆的,毕竟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一些有意思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可以提升品位和层次,尽管这个比较辛苦,但相信付出也是值得的。

有人会问,如果内容比较小众,那会不会因为读者少而无法盈利呢?其实喜欢追随热点新闻也是没有错的,但一定要内容积极向上,真实客观没有偏见和煽动。很多公众号也同样是在做情感文字,也同样非常受欢迎却没有一篇文章被举报。

这是因为他们在经营的时候非常的小心谨慎,善于观察社会热点,也了解时事政策。这个和商人赚钱是一样的道理,正当地做生意可能利润会稍微少一点但有持久性,而不正当的经营手段最终会的受到制裁。

最后一点就是做媒体人要不忘初心。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但也特别的难做到,尤其是走入社会以后面临的诱惑太多了,稍微不节制可能就会一步步地错下去。有的人在金钱利益和客观公正面前选择了前者。

目前社会的整体环境对自媒体对的发展还是比较友好的,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数据和信息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也要看个人对市场的判断。有句话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也要记住如果飞的过高也可能会有意外,至于如何避免那就是要飞的时候看清楚方向了。

干货:咪蒙3小时赚127万背后的4大套路

研究咪蒙很长时间了,最近正好咪蒙开了个“教你月薪五万的”课程,上线三小时卖出了20000份,朋友圈一片惊呼,于是我决定蹭个热点,写一个系列的文章,给大家解析下咪蒙的套路。

套路1:定位精准

做公众号,做课程,和做产品都一样,不管做啥,首先得选好定位。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婚姻与家庭》杂志就是那些25~40岁城市女性的心灵港湾。

而现在,那帮妹子都不去看杂志了,看咪蒙。

咪蒙的主题,我给大家说一下我的理解,不一定对,看看就好:

1.吐槽:老公家的亲戚又丑穷又傻逼,老娘倒了八辈子霉

自从来了北京,我家成了亲戚驻京办事处

2.秀恩爱:老娘虽然啥都不会,但老娘好看,男朋友虽然丑,但是愿意给老娘花钱啊

老娘美若天仙,男友丑到上天

3.表达观点:老娘的话就是圣旨,就算让你吃翔,你也得吃

女友尴尬的7个瞬间,只有1%的男生做对了!

被文章吸引,过来看这个公众号并且喜欢看这个号的妹子,基本上的特点都是:情绪不稳定,逻辑混乱,缺乏主见,容易被情绪左右的。

从身份上来看,基本都是家庭主妇/职场低端职位偏多。

在现在什么都说要赚钱的社会,低端职位,意味着在家里的地位不高,情绪压抑,说到底,就是女性YY文。

以前老道消息说过,咪蒙是微信版本的《婚姻与家庭》,一点不假。

俗话说: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对铁粉来说,如果咪蒙要是个男的,陪睡都得排上三条街,更别说还开课教赚钱了。

套路2:切课程不解决问题的痛点

知识付费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似乎也没啥新的套路,大家都在玩拆解书的,教你商业知识,教你如何变得更美,教你如何财富自由。。。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的买买买,以为买了课上了课自己的问题就能解决。随着时间的流逝,钱花的越来越多,但自己还是一毛钱没赚到,顿时幡然醒悟。

在得到上买了那么多课,自己似乎什么都没得到

上课好像没有啥卵用

于是纷纷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抓紧钱袋子:“我不要读书!不要学习商业知识!!不要减肥!!!”

“你们走开,走开,走开!!!”

大家都学聪明了,怎么办呢?

我不教你这些虚的,教你赚钱怎么样?真正的良心课程,学不会还退款哦!

“学不会还能退款啊,这个应该不错,我考虑一下。”

“双倍退款”

“我买了!!!!”

这些人都只听咪蒙说什么,而不看细节究竟是什么。

细节是:三年后没有涨薪50%,可以双倍退款。

退款就代表自己对课程有信心吗?

套路3:赌博的商业模式

但我们要知道,这两个事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些事的本质都是: 赌博

现金贷是平台和用户在赌,不做风控,就赌你有大概率会还这笔欠款,只要绝大多数都还款,平台就是赚钱的。

娃娃机是用户和概率在赌,按照概率,你花个400块钱,是能抓到5个娃娃的,只要你符合概率,平台就是赚钱的。

但是这和我们要说的咪蒙的套路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双倍退款,课程效果无关紧要:因为咪蒙玩的是赌博

为什么说是赌博,因为退款这件事想要达成,需要有几个前提:

1.两年后你还记得你花钱买了这个课程

2.两年后你还保留了自己当时薪水的证据

3.两年后咪蒙还在写这个公众号

4.两年以后,你工资没涨40%

我们再逐个分析一下:

1.你记得两年前你买过一个价值50块钱的耳机吗?

现在的节奏这么快,让人的记忆都只有三天,买了课忘了上都很正常,别说退款了。

2.你能找到两年前自己保存的一个纸条吗?

你会为了两年后赚100块的可能保存两年的证据吗?

3.天天写热点,两年以后这个号还能存在吗

这个就不解释了,你懂的。

4.你一个刚入职场的,居然两年还没涨薪50%,你好意思到处说吗?

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从毕业以后开始到现在,薪水涨了足足1000%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刚毕业的在城市里以正常路径发展的人,每年20%以上的涨幅是很轻松的,也就是:1.2*1.2=1.44 。

这个的意思是:即使不上这个课你两年也能涨个接近50%。

我们看看,1、2、3、4都能满足的,能有几个?

那咪蒙做这个的事情就只是为了赚钱吗?

又错

套路4:你以为我想骗钱,其实我不是

要问今年最火爆的涨粉套路是什么?

朋友圈海报

有书共读用这个套路做到了千万粉丝,然后效仿他们模式的做到百万大号的也数不胜数。

几个在线的知识付费平台,把这个方式系统化,做到内容付费的产品中去了:比如说小鹅通,千聊,荔枝微课等等。

咪蒙的课程,价格49.5,设置了30%的分销比例,自己能拿到手的也就是:49.5*70%=34.65

截止目前,一共卖了36758份,算一下总价:127万,预期一下,如果后续报名的用户量是现在 的10倍,也才1270万。

赚钱效率太低了

据说咪蒙现在一篇广告将近百万,如果是为了赚钱,直接做一个10万的课程,捞500个学员来 上课,就直接赚5000万了,何苦做效率这么低的事?

所以正确的逻辑是,咪蒙做这个事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探索新业务,卖这么便宜,

是为了扩大影响力。

我说过,自媒体是屌丝逆袭的最佳方法,但如果你不再是屌丝,这个活儿,明显是太累了。

1.现在封号这么严重,做自媒体有着极大的封号的风险,尤其是头部大号

2.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数据越来越难看,效果越来越差,总得想一些奇招来刺激这些越来越挑剔的读者,天天写文章,没前途,活儿干的太累。

她靠这个课程,可以做这样几件事:

1.可以跟各大知识付费的平台组局,我一上平台,就是最大的大咖,然后和平台你推我,我推你,一起把事情做大,一起赚钱,美滋滋。

2.可以跟资本勾搭,知识付费的钱不好太好拿,况且还是个自带几千万粉丝的公众号。

3.商业模式跑通,以后就算不更新了,也有钱赚,不用每天都苦逼的写公众号

所以我大胆推测: 两年后,咪蒙有很大的可能直接双倍退款。

毕竟,上一次课赚的几百万,已经在自己公司账上趴了两年了。名利双收,都是套路。

有钱的公司,花个几百万做商业模式的探索,算个屁?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