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

地震强度多少算强?

地震强度指地震能量的大小,可用震级来表示。也指地震影响的大小,用烈度来表示。四级以上就算强的,它不但和地震能量有关,而且和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按照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微震,,人们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

②有感地震,2≤M≤4,人有感觉,但无破坏发生;

③破坏性地震,;

④强烈地震或大震,;

⑤特大地震,。

看震源深度,强度一般四级以上具有破坏力了

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


山东省泰安市有没有过较大的地震?

泰安历史上的地震

夏帝发七年(约前1650年) 泰山地震。〔今本《竹书纪年》卷上、民国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 齐国嬴、博之间地裂,并现涌泉。〔《战国策》卷十三〕

汉元凤三年(前78年) 正月,泰山莱芜山巨石自立,高丈五尺,有白头鸟数千集聚其旁(其地在莱芜城西南五十里冠山)。

〔《汉书》五行志、眭弘传,《汉纪》卷十六、《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

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 三月,东平地震。〔《后汉书·章帝纪》、《续汉书·五行志》〕

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


汉桓帝末期 东平国无盐县山中有大石自立。

〔《北堂书钞》影宋本一六○引《汉名臣奏》〕

汉延熹四年(161年)六月十三日 泰山及尤来山(徂徕山)发生强烈山崩。〔《后汉书》桓帝纪、五行志〕

元至正四年(1344年)十二月 东平地震

至正六年(1346年)二月 泰山连续七日地震

至正七年(1347年) 东平地震,河水为之激荡

至正十八年(1358年) 莱芜地裂,大饥,死者枕藉。

〔《元史》顺帝纪、五行志,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续资治通鉴》卷二○八、《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康熙《泰安州志》卷一《舆地》、明《泰山志》卷四《祥异》〕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二三月间 泰安州及莱芜等县屡屡发生强烈地震,“震声如雷,泰山动摇”。

四月,礼部又上奏:“泰山为五岳之宗,一二月,间摇动者四,灾尤异常”。朝廷遣使告祭。此时,宪宗贵妃万氏谋废太子朱佑樘,因泰山震作,卜者声称“应在东宫”,宪宗心惧,遂止废立之事,太子因此而得固位。〔《明史》宪宗纪、万妃传、宦官梁芳传、五行志,《国榷》卷四十、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九、《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春 肥城黑风暴雨,树木拔出。

间有地震。〔嘉庆《肥城县志》卷十六《祥异》〕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夏 新泰地震。〔明《泰山志》卷四《祥异》、光绪《新泰县志》卷七《灾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六月 泰安地震如雷。〔《国榷》卷五九〕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 泰安地震。

〔《国榷》卷六一〕

隆庆三年(1569年)十一月 泰安地震有声。〔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国榷》卷六六〕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夏 新泰地震。〔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冬 新泰地震。

〔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 东平、新泰地震。四月,东平又震。〔天启《新泰县志》卷八《灾祥》、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六月 泰安见白气(北极光)冲天。

十一月,泰安、莱芜皆遭地震。〔《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清王无间《故妻杨氏实录》(载《泰山王氏族谱》)、《清史稿•灾异志》〕

顺治六年(1649年)冬 新泰地震。〔顺治《新泰县志》卷一《灾祥》〕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 泰安发生强烈地震,连续十余次,“城垣房舍几尽”。

东岳庙配天门、三灵侯殿、大殿等墙垣坍塌。城西南故县地裂,城东梭村地裂出水。地震时岱顶庙中钟鼓自鸣有声。地震波及宁阳、东平、肥城、莱芜等州县,多有房屋倒塌与人员伤亡。〔康熙《泰安州志》卷一《灾祥》、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光绪《宁阳县志》卷十三《灾祥》、清蔡仲光《地震说》(《谦斋文》卷四)

同月,诗人彭孙贻过泰安州,适目睹泰山大震景象,作《泰山地震谣•夜宿杜家庙作》诗,中有“丈人倾欹颠莫扶,五大夫摧偃难起。

金支葆乱碧霞幢,玉检泥崩青帝玺”之句。又有《行经泰山诗一百二十二韵》。〔清彭孙贻《茗斋集》卷十四、十五〕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春 泰安地震。十月,新泰地微震。〔《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清史稿·灾异志》〕

道光九年(1829年)十月 东平、肥城、宁阳等县地震。

翌年闰四月,三县又震。十一年(1831年)新泰再震。〔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记》、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咸丰《宁阳县志·灾祥》〕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六日 东平、肥城地震。翌年三月八日两地又震。〔光绪《东平州志》卷二五《五行》、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志》〕

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年 新泰地震。

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连续小地震会有大震吗(经常小震会有大地震吗)


〔光绪《新泰县志》卷七《灾祥》〕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五月 泰安、肥城、莱芜地震。〔《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灾祥》、光绪《肥城县志》卷十《杂志》、光绪《莱芜县志》卷二二《大事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十二月 莱芜地震。

〔民国《莱芜县志》卷二二《大事记》〕

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初二日至二七日 泰安数次地震。〔《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灾祥》、《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引1910年1月8日《字林西报》〕

近年来就没有地震。

山东临沂市郯城会不会地震?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临沂交界(今临沂市河东区梅埠镇干沟渊村),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郯城位于郯庐地震带上,但300多年以来,未发现过大的地震,只发生过一些小的地震,但大震的危险仍然存在。

虽然郯城属于地震断裂带,但不一定会地震,不要相信谣言,郯城上次大地震离现在都有好几百年了, 小地震几年前有,只不过很小的,你感觉不到。郯城上一次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临沂交界(今临沂市河东区梅埠镇干沟渊村),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久旱必有大震是什么意思?

指干旱以后就会有地震现象出现。

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曾发表过,干旱和地震存在联系: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方,往往三年之内都发生过干旱,而地震的大小则与旱区的面积成正比。并指出从四川炉霍7.9级大地震(西南大旱区)、云南昭通7.1级地震(西南大旱区)到海城7.3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唐山7.8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这些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都是能直接体现“震旱关系”的事实依据。

地震以后还会再震吗?

短期内不会有了,毕竟蕴含的地壳运动能量已经基本释放了。但一些比较小的震级地震可能还会有一些,大的地震至少几十年不会有了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2011年4月7日,日本发生里氏7.4级强烈余震,造成2人死亡132人受伤。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余震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地震强,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余震的出现是在大震之后,其能量虽不足为患,但多次余震也会造成灾害的。美国地质调查的 和加州大学的 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来源: 441 735)。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但 和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科研人员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千次地震中主震之后的2至6次余震的精确数据。他们发现,在距离震中50km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他们说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指出,地震波在距离上的衰减遵循指数规律。研究者说这个结果将对地震过后预测余震的发生产生影响。说:“我们研究余震预测的一个关键点是,余震发生可能性与主震的烈度成正比。换言之,如果你知道地震波的振幅,你就可以在概率意义上预测在某点是否有余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2012年5月28日,唐山4.8级地震,虽然专家称这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破坏性不大。但是请注意,余震的长短在于持续时间,是相对不间断的,也就是说余震是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科学家称,主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余震数量大约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余震数量则是第一天的1/10。唐山自1976年地震之后稍有余震,但是间断34年后再震,无论是从时间次数还是震级上都不符合余震的定义。

余震会比地震大吗?

余震一般不会比地震大。

因为余震为地震横波带动的。地震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震感明显。横波传播速度慢。一般地震发生先由纵波引起,待横波到达后一起发生作用产生破坏效果。

地震结束后,会有剩余的横波到达,再次产生破坏作用,但破坏力会下降。

& & & 余震比地震小。

& & &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甚至上百年。

& & “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余震不会比地震大。地震主震的话,它是一次能量的主要释放。I主要能量释放了以后。他再次地震的话,那才称之为余震。板块的挤压。能量已经没有第1次这么大了,所以才会被称之为余震。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余震的破坏力也是挺大的。目前的技术越来越强大。各种地震的能量都会被记录在案。

余震有可能会比地震大。

有的时候,余震的震级可以几乎达到或是超过地震的震级。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在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会有一系列余震,但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

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地震开始移动,岩浆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到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和地核的复原间接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

余震不会有主震大。余震是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余震通常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一个主震发生后,会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都比主震小。

主震特点是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2.4级。

不会

所谓余震,就是大震后的小震,一般不会达到大震的级别,不然前一次的地震级别要改写了.

不过,大震前也有小震,不过小震到大震到时间较短,一般来不及发出大震预报.大震后到余震持续到时间较长,一般几天或几个月不等.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在一个地震之后通常会有所谓的余震,余震是由于在主震发生之后,其他底层的岩磐为释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压力不平衡而移动,并且持续发生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或是岩盘暂时被卡住不再移动,直到累积足够的压力时,才会再度引起后续的震动

不一定,看震源,看地震的破坏程度而定

余震不会比地震大,地震是毫无防备突然而且会有很大的震动甚至会人连跑的机会都没有,而余震是大地震完了以后发生的,它没有特大损伤,就是大地址的余震,如果有余震的话不是发生地震就是大地震才有余震,余震一般来说伤害少一些,大地震基本是毁灭

不会大震过了能量一般都会大大地削弱

余震一般不会比地震级别大,是因为地壳已经被地震震松动了,会不断发生地表,不但次数较多,有个别余震级别较高,破坏力也比较强,特别是大地震刚刚过去不多久时发生的余震,震动较强,次生灾害较强,会引发房屋倒塌,甚至砸死砸伤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

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1)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广,是地震袭击的主要对象。房屋坍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恶果是砸压屋内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室内财产破坏损失。

2)人工建造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输油、供暖等生命线系统,大坝、灌渠等水利工程等,都是地震破坏的对象,这些结构设施破坏的后果也包括本身的价值和功能丧失两个方面。城镇生命线系统的功能丧失还给救灾带来极大的障碍,加剧地震灾害。

3)工业设施、设备、装置的破坏显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正常的供应和经济发展。

4)牲畜、车辆等室外财产也遭到地震的破坏。

5)大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崩塌、液化等现象还破坏基础设施、农田等,造成林地和农田的损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