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复旦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复旦校训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本文目录一览:

大家能讲讲复旦推崇的自由而无用吗

利益相关:复旦毕业多年

也许每个人看这句话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对我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含义和需要开脑洞阐释的深意。无用,就是讲(内心)对世俗生活保持疏离,自由就更简单了(逼格版可以参考沈雨潇答案)

然而我想说的是,大学一直到毕业,我也不理解这句话,基本认为这句话主要作用是群体装逼。毕竟你要怎么说服一个连世俗生活是什么样都还没真正体验过的人去疏离它呢?然而毕业这么多年后,却越发珍视这句话。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并没有和世俗生活抗拒的力量,都只能慢慢“苟且于眼前的生活”,在这点上,“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比高老师的“诗和远方”高明的地方在于,大多数人在密不透气的琐碎生活中,其实已经连谈理想都费劲了,诗和远方什么的,能凑个假期出去旅游一趟勉强凑个数回来一切继续。然而恰恰是在你最沉溺于世俗生活时,仍能保有内心的自我觉察,保有内心的疏离,才特别特别的珍贵。

所以这是多好的一句话,好到根本不需要在意复旦人是不是真无用以及怎么无用,好到根本不需要关心它属于哪所大学哪个群体,它绝不是一张标签,只关乎个人,只关乎内心。

最后,祝你全家自由而无用

“自由而无用”的大学

       自由同时更是知识分子赖以学习,研究,工作的条件和环境,是新知识,新思想诞生的前提和土壤。——陆雄文

       众所周知,复旦大学睿智的民间校训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这个精英荟萃的顶尖学府,复旦学子以洒脱随性的态度去度过宝贵的大学四年时光。是那些天之骄子们堕落颓废,不想努力?还是因为校风散漫,养成了学生游手好闲的性格呢?我觉得都不是,真正的大学正是这种“自由而无用”的大学。

       什么是大学?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应提供普遍性的知识(具有普通意义的真理)和完整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专业知识。”为上大学的学生提供知识,这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然而知识也分为很多种包括专业知识,社会知识,道德知识,人际交往知识等等。在校老师更多地只能提供给学生们课程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那些课堂外的其他知识,才是大学真正的精神所在。一个真正的大学就应该是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想搞科研的,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想在社交场上叱咤风云的人,可以选择锻炼自己的口才,多学习社交知识;一个学生能在大学里找到未来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为之去努力,他的大学生活才是真正的圆满。自由学习不是散漫懒惰的,而是在看穿学习本质后的自我选择。自由的大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本能。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或许可以换一句话来说,大学要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一个大学应该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对知识有着纯粹热爱,具有自主解决研究问题的能力又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还有一颗摆脱世俗的赤诚之心的“无用”之人。无用并不是指无所作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用”是一种人生气度,是对灵魂深处的一种高度追求,是一种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精神方面的更高要求。而精神永远比知识重要,忘掉所学的东西忘掉后,剩下来的那些精神就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大学教育真正的本质。所以大学教育的本质不能浅显地看它的知识价值,不能浅显地认为大学只是一个能增加社会阶级竞争优势的场所。对精神方面的更高追求才是一个大学教育本质真正的所在,

        一个真正能做到自由而无用的大学生,或许不是人们传统观念里定义的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但对于他自己个人而言,他却做到了真正的优秀。他跳出来社会的束缚,人性的枷锁,勇敢地站出来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一个能做到给学生提供自由而无用的环境的大学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大学,它让学生本身得到了升华。那份对自己所爱的执著,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如何理解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看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治。”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神的存在。

老子期待的是一种大同社会。百姓都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不需要刻意的去束缚,人们的思想素质都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所谓的“无欲”。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正如复旦大学说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其中的无用并非是一无所用。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人生来都是自由的,复旦大学提倡教育要回归到人本身,要有自我,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追求自由并不一定是要违背规则,打破束缚,你只有遵守了规则,学会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看似你是被禁锢了,其实你是自由的。身体可以被束缚,但是思想灵魂永远都没有办法被捆绑。“无用”不争,不求,教育学生不要一味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判定,何为有用,又何为无用,你自己才是判定的主体,这也是一种自我的判断。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只要你认为你做的这件事情可以在其中获得快乐,哪怕在别人看来是在做无用功,你去做就好,你不要理会世俗的眼光。许多的无用积累之后就成了大有所用,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抓住机会就促成了质变。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而如果心灵被束缚了,那么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

自由而无用的含义

看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治。”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神的存在。

老子期待的是一种大同社会。百姓都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不需要刻意的去束缚,人们的思想素质都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所谓的“无欲”。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正如复旦大学说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其中的无用并非是一无所用。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人生来都是自由的,复旦大学提倡教育要回归到人本身,要有自我,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追求自由并不一定是要违背规则,打破束缚,你只有遵守了规则,学会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看似你是被禁锢了,其实你是自由的。身体可以被束缚,但是思想灵魂永远都没有办法被捆绑。“无用”不争,不求,教育学生不要一味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判定,何为有用,又何为无用,你自己才是判定的主体,这也是一种自我的判断。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只要你认为你做的这件事情可以在其中获得快乐,哪怕在别人看来是在做无用功,你去做就好,你不要理会世俗的眼光。许多的无用积累之后就成了大有所用,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抓住机会就促成了质变。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而如果心灵被束缚了,那么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