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天文望远镜多少倍最好(天文望远镜多大倍数好)

本文目录一览:

望远镜什么牌子好?要买多少倍率合适?

望远镜多大倍率合适?就我们民用的望远镜来说,8-10倍是最合适的倍率,可以说是望远镜的黄金倍率。别听一些商家瞎忽悠,什么几十倍,几百倍,我看到某宝上标注的300倍的双筒,卖的居然还挺火。骗人的,不信你可以买回来试试看。

大多数人对望远镜都存在误解,以为倍数越高越好,看的越远越清晰。其实这是错误的。望远镜的倍数越高,视野越窄,画面越不稳定,通俗说就是抖动,10倍以上的望远镜,不用三脚架的话,基本是无法使用的。而且,倍数越高,画面越暗淡,看到的视场越小。打个比方,500米外的一棵大树,如果用10倍的望远镜看,可以看到树的全貌,如果换做100倍的镜头来看,就看不到整棵树了,而是看到的树上的某一片叶子,是局部。

当然,如果你有观月, 探索 深空的需求,那么8倍镜肯定就满足不了了,还得上天文望远镜。几百倍的,都可以观察木星土星。

所以如果要说望远镜多大倍率合适?首先要分清基本需求和专业需求的区别,就好办了。

至于什么品牌好?推荐几个吧。顶级品牌有德国蔡司,但是价格昂贵,工薪阶层不建议。还有很多大牌,比如德宝,视得乐,尼康,星特朗。要讲性价比高的话,推荐国产精品博冠,中国望远镜第一品牌,唯一入选美国《skyandtelescope》杂志的国内光学厂商。此外,国产品牌天狼也不错。

望远镜牌子比较多,顶级牌子像施华人家价格摆在那里,东西贵有贵的道理。想玩儿专业点的可以试试富士尼康啥的,平价的西光,熊猫,博冠还有价格区间跨度大的艾立仕啥的都可以,不过以上这些单看品牌影响力,产品要看具体光学方面的数值以及自身使用感。

倍率方面的话不是越大越好的,手持超12倍看东西……em抖成帕金森不是梦,比较常见的倍率是8倍居多,总之记住倍率越大,视野越小就是了。

普通人购买望远镜的目的也就是看看风景,或者是到现场看个比赛之类的。所以,倍率只要能满足日常使用就足够。

事实上,普通人在选择望远镜时, 不要过分的追求高倍率 。 7-10倍是最佳选择,超过10倍,不但无法拿稳,还会造成能量浪费。而部队使用的望远镜大多是在 7-10倍。我退役时,部队发了一套纪念品,其中就有一个双筒望远镜,是一个军工品牌,做工和质量都相当不错。牌子就不说了,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

在选择望远镜时,还应当 选择口径适中的 ,就像人们买鞋子一样,一定要买适合自己的。再就是目镜和视野,尽量选择大一些的,这样在野外使用时才能满足需求。

望远镜的最重要参数不是倍率,是物镜口径、镀膜、材质。那些卖望远镜的一听”这个多少倍,能看多远”就知道外行来了,乐得把出厂价几十块的标着俄文或者”98式军用”的假货卖几百。倍率只是物镜与目镜的配比参数,高了会导致成像昏暗及图像晃动不稳定,所以目前哪怕是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也就二百多倍。买望远镜先看材质,镜片和棱镜是不是优质光学玻璃,成像是不是锐利。再看口径,越大集光能力越强,成像越亮,分辨率越高。再看镀膜,多层还是单层还是广谱,红色的不用看了,任何不用电池的所谓红膜夜视望远镜都是最低档的儿童玩具,50块钱买都是被褪。然后看棱镜类型,屋脊还是普罗、光轴是否重合……这么说吧,买双筒的8X30最常用,7X50算升级,10倍以上得配三脚架。买天文望远镜,折射的要100MM以上,反射的要150以上,具体看腰包了。

1983年我买 德宝10*25 人民币480元。

我买军队退役62式八倍镜。

军队用的是8X30,可以买8X50的,牌子有钱买德国徕卡,那是相当的棒!!![害羞]

博士能 奖杯系列

我们买的星 特朗原野系列的8 42的300块,视线清楚,属于大视野版的,没有非球面镜片看东西会有一定的变型。但是300块的价格已有充氮防水和多层绿膜。手持八位稳定性还是可以的。和高端的屋脊少了相位膜,少了非球面镜。看看风景还是很不错的,晚上也能看看夜景,带微光夜视的镀膜的

好多同好都在各种群、论坛等问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首先需要确定自己买望远镜的作用和观测条件。是观景?观星?目视?摄影?是搞行星还是玩深空?经常出去看还是偶尔出去看?在楼顶看还是去野外看?身体素质好不好?不同的目标作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望远镜。其次,天文爱好者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价格一样买重的,价格不一样买贵的。虽然并不是绝对的,但这句话最起码表明了一个购买望远镜的买家应该具有的态度。

如果单纯观景,那最好买双筒,某些手持的单筒望远镜也是理想的选择,此处单讨论双筒。双筒望远镜的水很深,市场上见的最多的就是玻璃看着红红的那种,这种被爱好者们戏称为"大红魔",属于能看但效果很差的一种,这种价格便宜但一般不推荐。最起码买个多层镀膜甚至更高级的。虽然我没有同时做过对比,但在不同的时候分别使用过这两种,镜子玩的多了,在我的映像中大红魔效果确实谈不上好。需要注意的是:双筒的放大倍数一般都不大,十倍左右就已经接近极限了,倍数过大,手持时会感觉抖动明显,影响观测体验,它的观察距离也没有限制。所以如果有广告说某双筒望远镜能够观察多么远、放大几十倍上百倍,那不用说,一定是假的,这广告做的很没有水平。

如果看天体,双筒就不能满足了,(不谈那些带三脚架的大双筒)此时就需要上天文望远镜了。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主镜焦距 目镜焦距,所以追求高倍率的话,尽可能买长焦距的望远镜。不过这个问题有解决办法,如果焦距太短,巴洛镜可以起到增加焦距的作用。此外,口径越大,集光能力越强,相同倍率越能看到更暗的天体,有效放大倍数就更大。所以一般来说口径越大应该更好。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爱好者会选择同样价位口径更小的APO。

如果专攻行星,施卡马卡是个不错的选择。折反望远镜口径一般较大,焦距长,是理想的行星观察拍摄利器,但面对深空就略显无力。不过据我所知,有的施卡版本可以卸掉副镜,将整个主镜改为焦比很小的望远镜,效果比低焦比牛反还要猛!如果专攻深空,可以搞一个低焦比的牛反,集光能力强,短时间就能够收集到足够的光线。当然了,为了成像锐利、操作方便、赤道仪投资更少,(牛反成像据说有点"肉",我个人觉得还好,不过牛反每次出动都得重新调光轴,有点麻烦,此外牛反比较大比较重,需要更好的赤道仪)也有爱好者们选择复消。

如果经常出去看,可以买个轻一点的,出去携带方便,如果偶尔出去,那可以不考虑望远镜重量。如果个人身体素质够好不在乎这点重量,那请忽略这一点。

说到底,问题中没有讲明自己的需求,也就无法推荐一款望远镜。买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需求考虑的清清楚楚。如果有什么补充欢迎留言。

欢迎关注"张家小智儿"看更多天文爱好者的交流沟通。

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多少比较合适

望远镜放大倍率最大不能超过口径(吋)的50倍,最佳放大倍率在口径(吋)的10-20倍左右为宜。例如一架口径为2吋(1吋=2.54CM)的天文望远镜的最佳放大倍率为30倍左右,最大放大倍率不能超过100倍(再大就不清晰了)。观测行星时一般使用高倍率观察,星云、星团等天体选择低倍观测。

天文望远镜多少倍数比较合适

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为140/口径毫米数,单位是角秒(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只能是接近。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是观察细节。倍数选择太大以后,由于这个理论极限,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因此也失去意义了。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当时的观测条件,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5的说法(也有乘2的说法),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眼力不好、望远镜质量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相反,眼力很好(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望远镜质量一般,就可以把倍数选择的低一点。例如,口径80mm的折射镜,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

家庭用的天文望远镜要多少倍的才合适?

经常有人问望远镜放大多少倍,把放大倍数作为主要指标,认为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其实望远镜的倍率不能代表望远镜的品质,更不是越高越好。实际实用倍率在望远镜物镜有效通光口径(mm)的2倍左右,比如80mm口径的望远镜在160倍左右为好。超过此实用倍率成象质量开始渐渐下降。其极限成像倍率也只能在望远镜物镜有效通光口径(mm)的3倍左右,比如80mm口径的望远镜极限倍率在240倍左右,超过此极限倍率成象质量将直线下降直到不成象。即使望远镜有足够大的口径,超高倍率在放大物象的同时大气的抖动也被放大无法观测。倘若你在市面是看到标有五、六百倍甚至号称近千倍的望远镜其可能只有两个:厂商虚标的倍率或根本无法观测的理论倍率,你最好是扭头就走,因为这样的厂家商家不是欺骗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一般望远镜要多少倍的才好?

一般专业、专用点的望远镜,倍数应在20X40,40倍,适合野外巡山、巡线、旅游、游戏、观风景等需要。镜片选德国梭镜片。价格在80至100元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