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

从地理位置来说为什么昆仑山拥有那么重要的位置?

因为中国的三条龙脉的发源于昆仑山。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由于其高耸挺拔,成为古代中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世界的边缘,加上昆仑山的终年积雪令中国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

昆仑山在地理上存在吗

地理上的昆仑山一般指昆仑山脉,位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山又号昆仑丘,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

扩展资料

昆仑山的神话故事: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


相传,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不知多少亿万年前,宇宙的景象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在太空中漂浮运行。终于有一天,它形成一个大的鸡蛋状停留在大地}。虽然外界万籁俱寂,一切像黑夜一样的沉静,然而大鸡蛋却孕育成长着。

偶然中,一个叫盘古的人成形后在呼呼地睡着觉。这样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一声舂雷把他给惊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漆黑黏糊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闷得人十分难受。

他对这种境遇十分气恼。东摸西摸,摸出一把大板斧来,朝着眼前的一片黑暗混沌奋力一砍,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大鸡蛋被他从当中劈开分为两半。大鸡蛋中清而轻的东西化为气体冉冉上升,变成了天。脚下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不断加厚,变成了地。这样,宇宙有了天和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仑山

中国文化中,“昆仑”一词非常重要,“昆仑”指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

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昆仑和黄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远古时候的昆仑并不是今天的昆仑,今天的昆仑山是西汉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回来跟汉武帝讲起自己十多年来的见闻,汉武帝用传说中的昆仑来命名西域南山的。

在远古时候其实是没有昆仑山这个称呼的。夏朝之前只有个昆仑丘。在夏朝的时候有昆仑墟、昆仑山。夏朝时候的昆仑山是一座不大的山,坐落在昆仑墟的旁边,因为昆仑墟而得名。《山海经说“昆仑山在西胡西,缓在西北”,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山不出名,也没有多少神圣特征,连名称也只是昆仑墟的延伸。

所以我们要溯源的是昆仑丘。《说文解字》对丘的解释是: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也就是自然生长的比较高的土包。这个字是会意字,上面是一个北,表示的是北边。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也就是北面的土包。我们知道中国处于北纬地区,自古以来山丘的南面向阳,因此人都居住在南面。所以丘的含义虽然是一个土包,但在某些时候足以挡住太阳光,说明也不是那种低矮的土包。

而这也就说明了,昆仑丘并不是昆仑山。山字的含义和丘字截然不同,这点大家都了解。昆仑之丘,就是名叫昆仑的那个土包。昆,指的是两个来自天上的人。仑,就是伦理,逻辑,就是人的行为准则。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两个来自天外的人制定伦理准则。昆仑之丘四个字合起来,就是两个来自天外的人制定伦理准则的那个小土包。

这就很明显了,来自天外的这两个人是伏羲和女娲。老严在之前的章节已经写过了,伏羲女娲是来自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的外星人。他们在地球上空有空间站。在地球人看来,他们就是从天上降临的。伏羲女娲在这里制定的伦理准则,主要包括事物逻辑以及人类道德规范。而事物逻辑主要是循环理论以及八卦理论,这两个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途径。文明的基础是文化。伏羲女娲制定的伦理规范,就是中华民族的基础文化,是伏羲女娲统治下的神和人共同遵守的准则。中华文明就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和发展。所以昆仑之丘是我们能够追溯到的最远的源头。说中华文明源起昆仑,就是这个意思。历史上曾有两个以上的昆仑丘,除了伏羲女娲活动的这一个之外,后世有借名的昆仑丘。

至于昆仑之丘到底在哪个地方,尤其是伏羲女娲活动的这个昆仑丘,距离今天至少有六千年了,已经完全无法追踪。而且这地方并不特别,就是一个土包,估计和世间千千万万的土包没有什么两样。伏羲女娲之后的人们估计也作过一定的标志,所以这一座小丘才能够名传于世。但是这些信息都不足以成为今天我们寻找昆仑之丘的依据。这个地方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怀念之中了。如果说昆仑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期起到重要作用的话,那么黄河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发展期。

为何在中国神话故事里会频繁出现昆仑山?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所有中国皇帝的根都在昆仑山。当然传说中的昆仑山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昆仑山。地理上的昆仑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提起昆仑山就感觉是一个修仙的圣地,自然就会被很多神话故事给利用了。

什么文化是青海文化的标志性文化

昆仑文化是青海特色文化的标志性文化,最具有文化的神圣性、包容性、代表性,也最具有国内国际语境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体而言:

1.昆仑文化在青海多民族多元文化中最为古老,最具源头性

昆仑文化从文化源头就是昆仑神话,而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中影响最大、叙事形态最古朴、资料保存最系统的神话系统,堪称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昆仑神话作为中国远古文化的神圣话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幻思遐想。“赫赫我祖,来自昆仑”,青海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母文化。

2.昆仑文化可以统领青海多民族文化和古今各种文化,最具涵盖性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地区,是民族文化交融地之一。民族文化不仅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昆仑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整体,既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现当代文化;既包括各类精英文化,也包括各民族民间文化。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青海多民族文化”作为青海特色文化的“灵魂”和标志性文化,具有彰显主题,突出特色,立意高远,占位准确等特点。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


3.昆仑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深远,最具国际性

“昆仑”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昆仑”是一种千万年来传承不息的文化意象,“巍巍昆仑”成了伟大文化的代名词。昆仑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高度,而且更是东方精神文化的坐标,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与“百神聚居”的希腊奥林匹斯山相媲美。昆仑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对亚洲多民族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昆仑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影响巨大,最具神圣性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国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祖之脉”。昆仑神话是是华夏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录。人们仰望昆仑,神往昆仑,诠释昆仑,至今昆仑文化还仍以强大的磁力,吸引着许多海内外华夏子孙不舍万里,远渡重洋前来寻根觅祖,顶礼膜拜,以瞻仰昆仑神山为荣。

5.昆仑文化在不断影响和吸收各种文化,最具包容性

“昆仑”既可象征为青海地域性概念,也可象征为一种文化符号。昆仑文化还是发展中的文化,其发展过程具有流动性,发散性和摄融性特点。昆仑文化辐射地域宽广,以致出现了“昆仑文化域为别有”、“海外亦有昆仑”、“昆仑到处皆有”这种独特现象。在中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中,至少有包括汉族在内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民族, 与曾经生息在青海地区的古羌族群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他们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文化传承脱离不了昆仑文化这一母题。

6.昆仑精神与当代青海精神一脉相承,最具传承性

昆仑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其精神还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不断提升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境界和精神品位。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表现出的与困难、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和磅礴气势,自觉担负责任、永不停息、奉献自身的高尚品质,与当代“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一脉相承,富有时代精神。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昆仑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对不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