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

托尔斯泰为何如此讨厌莎士比亚?

托尔斯泰为什么讨厌莎士比亚?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一般的普通读者也很难对这一问题作出全面的合理回答。因此我只能简单地讲一下看法。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这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五四"运动前后,莎士比亚的剧本就被介绍给中国的知识界,各种翻译本,如田汉译的《哈孟雷特》,赵丹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戏剧家洪深主编的话剧《威尼斯商人》等等莎翁名剧一一被介绍给广大的读者观众,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建国后,曹禺,孙大雨,朱生豪等名家译本也陆续出版问世。在读者中,对莎士比亚的阅读量也不算少,基本上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别对莎翁的悲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戏剧的情节内容,是十分倾慕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伟大的歌德曾高/度评价了士比亚,马克思恩格斯就十分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熟练地背诵莎士比亚的诗剧。充分肯定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成就!

对莎士比亚这样的具有全世界意义的剧作家,托尔斯泰为什么给予了批评与否定?竟然得出了莎士比亚只不过是“四流作家"的定论?

首先应该是时代的眼光的不同,莎士比亚是十七十八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反映的是王公贵族,宫廷风云,阴谋凶杀,争权夺利等一系列暴力的行为,很少看到下层人民的精神面貌。象《哈姆莱特》中大量出现凶杀场面,充满了血腥味。还有不少兄弟残杀,谋王夺位等等不义的勾当。这些或许是莎士比亚时期曾有过的历史事件。但在十九世纪生活的托尔斯泰眼中,莎士比亚所写的这一切反映贵族生活的血淋淋的故事,是极不道德的,因而也是极不真实的。而且莎士比亚只写上层社会人士的高雅举止,而把普通人民贬低为愚昧无知之人,只能充当帝王将相的陪衬。这更引起托尔斯泰强烈的不满。在托尔斯泰看来,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而不是什么帝王英豪的历史!而普通下层的劳动人民是善良的历史推动者。莎士比亚的贵族化倾向必然遭到托尔斯泰的批判性的全面否定!

在莎士比亚笔下,人的个性自由解放决定一切,而自由的关健在于追求金钱,为了得到金灿灿的黄金,让灵魂升入天堂,追求到个人的幸福和荣耀,总之个人利益是主要的。这在莎士比亚时代是十分流行的观念,而托尔斯泰认为,普遍地幸福,让全体成员都摆脱贫困,才是最主要的。而莎士比亚的才德是冷冰冰的,缺乏宗教意义上的爱心。因而他是“粗野的,不道德的,他的作品是"毫无意义“的。托尔斯泰对莎翁的定论是否正确?这其中也包含着部分真理吧!

莎士比亚他所代表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他的剧本带有个人英雄奋斗的精神,而他所要争取的是摆脱封建统治,获得个人的充分幸福,他的视野中是没有普通的人民的,莎士比亚显然也没意识到这些。可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强烈地,愤怒地揭露了当时的沙皇贵族社会的种种腐败与黑暗,无情地撕下了旧制度的虚伪的外衣。他相信的是人民的力量,同情的是社会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他被称誉为人类的良心!

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的两个高峰,两位伟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另一方面,我们在读莎士比亚剧本时也会体会到,莎翁剧本中有大量的充满理想色彩的,哲理性很强的台词,人物语言对话往往带有惊世赅俗的警句名言,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情调,漂亮生动的句子,往往使读者沉迷于莎剧之中。但在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眼中,这华丽的句子是过份了的夸张,是一种虚假的不真诚的创作态度。托尔斯泰重视的是简朴,自然的语言写作,反对的是娇饰华丽的一味吹捧。而莎士比亚却着重于词藻的富丽华美。这也是两位作家两种极然不同的创作风格!说莎士比亚有点过分修饰词藻,夸大其词吧,有点!恐怕这也是各个时代的文风造成的吧,或者是天賦才能,审美趣味的不均相等,差别是明显的。

不过严正评判否定过莎士比亚的人还有,而托尔斯泰是最有资格的,尽管有些过激,但他是真诚的,托翁毕竟是在反复研读莎士比亚作品的基础上,而发表了他的观点和看法。



桐乡有哪些名人?

桐乡名人

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悠久的运河水哺育了吕留良、茅盾、丰子恺、徐肖冰、金仲华、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贤士。

王异 濮凤 沈晦 赵汝愚 辅广

子温和尚 卫富益 张伯淳 鲍恂 贝琼

朱逢吉 程本立 姚文 潘蕃 沈东溪

吕希周 宗礼 宋旭 冯孜 李乐

张履祥 吕留良 吴之振 鲍廷博 池耕襄

詹醒民 沈泽民 徐自华 陆费逵 沈骊英

郭后觉 太虚 卢学溥 金仲华 张琴秋

严独鹤 孔另境 萧家干 曹辛汉 丰子恺

汤国梨 沈雁冰(茅盾) 潘朗 胡华六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艺术家简介

丰子恺先生简略

丰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一八九八年。

一九一四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

名师李叔同。一九二一年留学日本,学习

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一

九二四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

究会会员。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

《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

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

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

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等等。百度百科里可以搜索到

中国十部著名歌剧是什么?

我国十大优秀的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白毛女》,5幕歌剧。1945年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李焕之等作曲。它是在1943年开展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我国新歌剧成熟的标志。

《王贵与李香香》,5幕歌剧。剧本根据李季的同名长诗改编,梁寒光作曲。该剧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造了有民族风格的宣叙调,全曲音乐绚丽多彩,十分动人。

《小二黑结婚》,5幕歌剧。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等作曲。叙述了民兵小二黑与小芹姑娘相爱,屡经坎坷的经历。该剧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加以拓新和发展,有鲜明的时代感。

《刘胡兰》,2幕歌剧。该剧叙述了1946年冬天,青年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刑场上坚强不屈,被敌人杀害的英勇事迹。音乐以山西民歌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艺术形象。

《草原之歌》,6幕5场歌剧,任萍编剧,罗宗贤作曲。描写了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侬错加相爱的故事。音乐取材于藏族民歌,又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是我国新歌剧音乐上“洋为中用”最早的代表作。

《红霞》,4幕歌剧,石汉编剧,张锐作曲。叙述了1935年秋天,红霞救出众乡亲,孤身将白匪引上了绝路而英勇就义的故事。音乐优美丰富,具有戏剧性。

《洪湖赤卫队》,6场歌剧,朱本利、张敬安等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该剧音乐采用花鼓戏等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洪湖水,浪打浪》等曲子流传很广。

《刘三姐》,8场歌舞剧,很受人们喜爱。剧中大量采用民歌(有斗争性的、有讽刺性的、有歌颂性的,还有情歌),通俗朴实,生动优美,很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红珊瑚》,#9河南地方戏的音乐素材,其中《珊瑚颂》等曲子流传广泛。

《江姐》,7场歌剧,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该剧叙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在全国解放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的事迹。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作为新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经历了“探索阶段”“奠基阶段”“深入探索阶段”。自1956年以来,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借鉴了西欧歌剧的表现手法,产生了十部以上衡量国家和民族整体艺术水准标志的歌剧,我们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完整的艺术体系、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歌剧艺术中绽放独特魅力的艺术之花。

中国十大著名歌剧

1、《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2、《刘胡兰》

歌剧版《刘胡兰》是1948年由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笔并首演,该剧是根据真实历史人物事迹改编而来。1954年中央实验歌剧院重新创作演出,由陈紫、茅沅、葛光锐作曲,于村、海啸、卢肃等编剧,郭兰英主演。这部歌剧主要讲述了革命烈士刘胡兰不畏强权英勇就义的事迹,在全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3、《王贵与李香香》

《王贵与李香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的第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公演后,观众不计其数,轰动中外,受到广泛的赞扬。《王贵与李香香》的剧本原型是李季原的同名长诗,该剧基本保留了李季原的情节、构思及词句,音乐以陕北民歌为素材,有较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表现手法多借鉴于西洋歌剧的经验,将近代作曲手法与民族音调有机的结合起来。

4、《小二黑结婚》

歌剧《小二黑结婚》创作于1952年,1953年1月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首演于北京实验剧场,并为1956年第―届全国音乐周的上演剧目。剧情讲得是抗战时期小二黑与小芹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的经典唱段《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是马可先生根据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精华旋律创作而来的歌剧,当时轰动一时,至今仍广为流传。

5、《草原之歌》

歌剧《草原之歌》是中央歌剧院的早期代表作之一,1955年首演于北京。《草原之歌》是建国以后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大型歌剧。音乐取材于悠雅的藏族民歌和山歌,又适当地吸收了汉族民歌和戏曲音乐的某些素材,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当时一部成功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经验的代表作。

6、《洪湖赤卫队》

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发生在1930年夏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洪湖地区,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带领下,利用湖区与敌人巧妙周旋,沉痛打击敌人的故事。《洪湖赤卫队》首排于1958年,1959年10月该剧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首次进京演出,一炮走红,从此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瑰宝。我国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都欣赏过该剧的精彩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7、《红珊瑚》

《红珊瑚》是1961年上映的中国歌剧电影,由俞慎执导,任桂珍、籍娱亲等主演。《红珊瑚》讲述了渔霸七奶奶为巴结国民党军官窦司令,将渔家女珊妹租给窦司令为妾。途中珊妹跳海逃到一个岛上,遇到解放军王永刚和疑似恋人的阿青而得救。该剧选曲《珊瑚颂》、《红灯颂》、《海风阵阵愁煞人》等唱段脍炙人口,至今仍深受广泛喜爱。虽然这部以浙江台州为背景的歌剧作品,却完全采用了河南地区的民歌元素。

8、《江姐》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与会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

9、《红霞》

《红霞》是由石汉编剧、张锐作曲的4幕歌剧,讲述了红霞为掩护红军的北上抗日,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这部歌剧音乐除在宣叙调的运用上,与语言结合得相当贴切,对反面人物的音乐刻画比较准确、深刻外,主要是在女主人公红霞的音乐形象刻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围绕这一事件的过程,将红霞不同场合的不同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10、《刘三姐》

民族歌剧《刘三姐》是在有关刘三姐的彩调剧、歌舞剧、电影、民间传说等众多艺术形式基础上重新综合整理改编的,讲述了关于刘三姐的动人民间传说,表现了刘三姐的美丽善良、正直勇敢及歌唱才华,颂扬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展示了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和桂林山水的秀美神韵。

《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这十大歌剧,基本家喻户晓,要么由名家挂帅主演主唱,要么因剧而人红。比如刘三姐,不仅让黄婉秋红遍大江南北,声名远播国内外,剧中大段大段的歌词歌曲犹如流行歌一般风靡一时,是个中国人都会来一段。

中国十大著名歌剧是,

《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

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演出于1945年,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它的诞生是中国歌剧的里程碑。

《王贵与李香香》是以著名诗人李季于1946年发表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以主人翁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三边"人民走上革命的历程,该诗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震动了当时文坛。在1951年用歌剧形式正式上演于人民艺术剧院,是建国后的第一部新歌剧。

《小二黑结婚》创作于1952年,首演在北京实验剧场,由中央戏剧学院歌舞系于1953年元月演出。由郭兰英主演,为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演剧目。

《刘胡兰》是1948年由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笔首演,54年中央实验歌剧院重新创作演出,郭兰英主演。

《洪湖赤卫队》1959年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首演进京并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民族歌剧的瑰宝。

《草原之歌》是中央歌剧院的早期代表作之一,55年首演于北京,在创作上以洋为中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藏族民歌为基本素材,运用了西洋歌剧的技巧方法在烘托戏剧气氛上达到了新的水平。

《红霞》由石汉编剧张锐作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剧团57年首演于南京。

《刘三姐》取材于壮族"歌仙"的民间传说,由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6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首演于南宁,音乐以流行在广西民间彩调为基础吸收了当地民歌,以山歌歌谣构成。

《红珊瑚》1961年由赵忠、钟艺兵、林萌梧、单文作词编剧,王锡仁、胡士平曲。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首演北京。

《江姐》1964年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出。

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











之前也不大清楚,现在上网搜索了一下,这才知道中国十部著名歌剧是:《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和《江姐》等。

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


白毛女,李双双,洪湖赤卫队,红包娘子军,长征组歌,江姐,

分析《雷雨》中的繁漪、周扑园等人的人物形象,要求不少于一千字?

一、繁漪人物形象的来源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指代着具体实际的一个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小说中的人物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繁漪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凭空而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繁漪”,她们在阴沟里讨生活,但是心却生的比天高,而上天并不垂爱她们,就像生在热带的植被,本该被“滋润”的她们,却被罚生长在沙漠中。她们长期在对于她们而言不正常的环境中生长,呼吸不到一口自由的空气,多半美丽纯洁的心灵会被扼杀、窒息,她们最终变得抑郁、乖戾、“不懂规矩”为人们所不能理解和记恨。因此,他在创作《雷雨》的时候,最早想出,也感到最真切的是繁漪。关于这个人物的原型,他曾说:“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我常到他家去玩。他有个嫂嫂,我和她虽然见过面,却没有说过几句话。她的丈夫是个相当好的人,她也很贤慧。后来,我听说她和我那个同学有了爱情关系。我很同情她。因为我知道,他是不会为了这个爱情牺牲什么的。这个女人就像在我心头放了一把火,当我写《雷雨》时,就成了现在的繁漪.”曹禺先生对他朋友的这位嫂嫂的遭遇十分敏感,引起了他的尊重和同情。

二、繁漪的形象和性格

繁漪出身于封建有门第的家族并在自己十八岁花样年华嫁给了大自己十几岁的周朴园,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由于她的思想和年龄都与周朴园有着深深的代沟,他们夫妻在思想上、感情上甚至爱情上都没有什么交集。这段婚姻令她窒息,她在周家也没有实际的地位,只是个摆设罢了。周朴园这个冷酷、专横的封建资本家,一直在极力维护自己在家中的威严,他或许是真情的纪念侍萍,但却依然为了地位、面子冷酷的抛弃了她。而对于和他门第匹配的繁漪却假情假意,更多的是忽视她的情感需求。

作者书中是这样为繁漪做出场描写的“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和怨望。”“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

在接下来的场景中,尤其是人物对话中,繁漪性格有了更充分的表现。周冲跟她说他喜欢四凤时她的话:

(惊愕,停,自语)“怎么,我自己的孩子也……”

“这倒像我自己的孩子。不过我怕你走错了。第一,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你要是喜欢她,她当然以为这是她的幸运。”

(更惊愕)“什么?求婚?(这两个字叫她想笑)你跟她求婚?”

从她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狭隘。她对四凤是有偏见的,对儿子喜欢四凤表现出来的是惊愕,觉得十分可笑,而这种偏见更多来源于她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所以她在对于儿子的爱情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封建旧式家长的性格特征。在周萍与她对话时她的话:

“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你受过这样高等教育的人现在同这么一个底下人的女儿,这是一个下等女人――”(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恳求地)“不,不,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不顾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我都可以,只要,(热烈地)只要你不离开我。”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情爱中疯狂甚至变态的一个女人形象。她为爱疯狂到忘却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的丈夫儿子,依旧看不起讽刺贬低四凤,遭到拒绝又威胁利诱周萍,软硬兼施失败后,甚至可以委曲求全,同自己看不起的“下等人”共同分享爱情!繁漪对待别人表现出的是封建狭隘,但在自己的爱情上,她却想冲破封建思想这道防线!她是一个自私的矛盾体。

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正象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悲剧的意义于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剧中蘩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虽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在这个悲剧女性身上,闪烁出曹禺卓越的艺术才华。

什么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

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作家的舞台说明;戏剧人物的台词。

戏剧文学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

戏剧文疗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戏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是摹仿行动中的人的艺术。

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人物外部形体动作和内心动作来表现。

戏剧冲突往往是集中的,而且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运动。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富于动作性、个性化和表现力,往往言简意丰,动听易懂。

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作家的舞台说明;戏剧人物的台词。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

话剧是通过演员的对白来揭示全剧内容的戏剧。我国的话剧起始于五四运动以后。它受欧洲话剧的影响,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有益成分。

歌剧是以歌唱、音乐为主的戏剧,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和对话三者兼而有之。西洋古典歌剧只有唱歌,没有对话和独白,中国古代的戏曲,是歌舞剧或歌剧。歌剧的唱词像诗歌一样,有韵律,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比较宜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舞剧舞剧是一种把舞蹈、音乐、戏剧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歌舞剧是一种将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载歌载舞,亦唱亦白的戏剧艺术。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戏剧形式,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台词语言: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

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

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高石墓背后的真实故事?

在陶然亭内,有一座高大的青石雕像掩映在白杨绿柳之间,那是一对青年男女拥肩而立的雕塑造形,人物的衣装、发式都标志着鲜明的“五四”时代特色;绕过石雕和石雕后那个林木葱茏的土丘,两块并排而立的汉白玉石墓碑赫然在目:—座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孙中山秘书高君宇的墓碑,一座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石评梅的墓碑。几十年来,如同周总理和邓颖超一样,到陶然亭,很多人是想看看高石之墓,因为这两座墓碑背后,是两位热血青年荡气回肠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高君宇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他是中共早期的活跃人物,然而他生前也同时参加国民党,1924年以后兼任孙中山的秘书,直到去世前夕。

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五四运动历史短剧剧本四人)


高君宇促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结合,然而自己在爱情上却并不如意,他全心全意地爱着北京师大附中女子部主任、体育兼国文教员石评梅女士。石评梅是高君宇的同乡,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石评梅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发表新诗和新剧剧本。石评梅和高君宇是在1921年的一次同乡会上相识的,高君宇碰巧还是石评梅的父亲石鼎丞的学生,父亲夸奖的学生与北京诗坛上颇有声名的女诗人初见之后书信往来频繁,友情日深。可是初恋受挫之后对爱情怀着伤痛和疑虑的女诗人却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不肯和他言婚嫁。高君宇因之十分痛苦,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态度,1924年10月远在广州的高君宇特意买了两枚象牙戒指,一枚寄给北京的石评梅,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他是以象牙戒指的洁白坚固象征他俩之间的冰雪友谊。

1925年3月,高君宇从由于长期出生入死,积劳成疾,急性盲肠炎发作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不满30岁。石评梅痛悔不已,决心在高君宇死后用悼亡的眼泪来偿付自己所欠下的相思情债。她把高君宇安葬在陶然亭公园之后,果然每个星期日都要到他的坟头哭祭。1928年9月,石评梅在高君宇死后约三年后竟也泪尽而亡,一个天才的女诗人死时年仅26岁!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死后经常对友人表明心迹的一句话。她的生前好友黄卢隐、陆晶清遵照她的遗愿把她安葬在陶然亭内的高君宇墓旁。一对有情人,生未成婚,死而并葬,在当时已是人们传诵的佳话。

如今“高石之墓”依然屹立在陶然亭畔,在许多青年人的心目中,它们是纯洁爱情的象征,陶然亭公园因之变得更加知名。

中国小说家排名?


1.韩寒

韩寒,出生于1982年,上海人,中国知名青年作家,代表作三重门、零下一度。除此之外,韩寒还拍摄了后会无期,后会无期是国内十大文艺电影之一,这三部电影的评价都比较高,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2.郭敬明

郭敬明,出生于1983年,四川人,中国知名作家,代表作爵迹、小时代等。值得一提的是,郭敬明也指导了多部电影,他对光学的运用非常到位,拍摄的明星都非常好看。

3.匪我思存

匪我思存,湖北人,知名作家和编剧,写了众多的爱情小说,代表作佳期如梦、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她的笔风较为轻松,故事中有大喜大悲,给读者一种极致的阅读体验。

4.刘婉荟

刘婉荟,出生于1987年,哈尔滨人,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令人注意的是,刘婉荟最擅长写青春文学,旗下的多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并且都收到了观众的欢迎。

5.夏茗悠

夏茗悠,出生于1988年,上海人,北京大学编导专业学生,代表作少女病、陪你到世界终结等,夏茗悠也非常擅长青春校园文学,把人物心理刻画的非常精准。

6.顾漫

顾漫,出生于1981年,江苏宜兴人,她最著名的小说便是何以笙箫默,并因此获得了一大批忠实读者,微微一笑很倾城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7.苏小懒

苏小懒,出生于1982年,河北人,苏小懒写过十几部热门小说,收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代表作是全世爱,已经有五部系列,该系列都是轻松幽默风格。

8.明晓溪

作为中国十大青年小说家排行榜之中的明晓溪,是武汉大学硕士,代表作泡沫之夏、旋风少女。她的风格也比较突出,文笔比较细腻,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

9.郭妮

郭妮,出生于1981年,广西人,代表作恶魔的法则等,她的作品都是偏喜剧风格,给读者一种幽默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郭妮的性格也非常好。

10.张皓宸

作为中国十大青年小说家排行榜之中的张皓宸,出生于1990年,他是中国9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除了写作能力外,他的外形也比较出众。

1、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源于革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2、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3、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他在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4、莫言

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5、王小波

王小波,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6、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7、陈忠实

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8、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9、琼瑶

琼瑶,原名陈喆,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 等。

10、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中国著名作家排行榜中榜

< 沈从文 沈从文( 1902- 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 < 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 学家、 企业家、 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作家协会名 誉副主席。 < 古龙 古龙,原名熊 沈从文 沈从文( 1902- 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 < 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 学家、 企业家、

哪些电影是属于爱国的?

以前的那些老电影《地道站》《地雷战》……还有现在的《我和我的祖国》……

1、小兵张嘎(电影)

《小兵张嘎》是由崔嵬、欧阳红樱执导,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主演的抗战故事片。该片改编自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故事。《小兵张嘎》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题材影片,这部影片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片的构图精致、简炼,尽量防止和隐蔽一些繁琐的线条,力求人物和主要线条的突出。该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

2、狼牙山五壮士(电影)

《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史文炽执导,李长华、高保成、李力、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一部战争片。于1958年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老百姓和主力部队转移,与数十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战一天,最后全体纵身跳下悬崖的故事。日军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战士不畏势单力薄,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与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展开顽强的战斗:日军连续发起三次猛烈的冲锋,均被他们击退,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日军的任务。弹尽粮绝之时,五位战士也没放弃与日军进行搏杀,战斗到最后一刻。

3、闪闪的红星(电影)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

4、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

《离开雷锋的日子》是由康宁、雷献禾执导,吴军、刘佩琦等主演的影片。该片讲述了乔安山和雷锋是最最亲密的好战友,岂料他们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乔安山倒车时不慎将电灯柱碰倒,砸在了在车尾指挥的雷锋身上,雷锋从此离开了人间。之后乔安山后悔不已。该影片在金鸡奖、华表奖、长春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中都斩获了奖项。

5、鸡毛信(电影)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6、二小放牛郎(电影)

《二小放牛郎》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安徽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战电影,张驰执导,丁俨、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该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有个山村放牛娃叫王二小。二小九岁时,目睹了父母和乡亲们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情景,心中对日寇充满了仇恨。放牛娃王二小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

7、上甘岭(电影)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8、小英雄雨来(电影)

《小英雄雨来》是由杨超导演,张淙洋、张雷主演的一部剧情电影,于2009年1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雨来。老师在跟雨来“争夺孩子”的过程中,吃了雨来不少恶作剧的亏,但老师很快就战胜了雨来,孩子们全跟着老师回到了课堂,雨来很是郁闷。克服种种困难救出被鬼子抓住的老师的故事。

9、平原游击队(电影)

《平原游击队》是由苏里、武兆堤执导,郭振清、方化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讲述了在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郭振清)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郭振清)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以达到粉碎日军“扫荡”华北某根据地的阴谋,并保住藏于李庄的粮食。行动时,李向阳与参谋长兵分两路并头进行。

10、革命家庭(电影)

《革命家庭》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水华执导,孙道临、于蓝、张亮等人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共产党员家庭进行对敌地下斗争的故事。两岁便失去双亲、由后娘养大的周莲,16岁便与长沙第一师范书的进步青年江梅婚结婚。江梅清也是父母双亡,由祖母养大,师范毕业后教书,1924年,他们已有儿子立群,小清和女儿小莲,他为了真理,离家而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很快占领了长沙,直逼武汉,江梅清参加了革命军,在长沙总工会紧而繁忙的工作,立群加入了儿童团,小清成了交通员。

小时候看的经典的:

《小兵张嘎》

《林则徐》

《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狼牙山五壮士》

《董存瑞》

《地雷战》

《甲午风云》

《上甘岭》

《鸡毛信》

近些年较好的:

《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

《十月围城》

《湄公河行动》

《战狼》

《红海行动》

《中国蓝盔》

应该很多吧,本人就推荐自认比较经典的几部:

划时代的老电影《开国大典》古月、孙飞虎主演;

最近几年的《建国大业》《十月围城》(讲孙中山的)《建党伟业》《举起手来》《紫日》《金陵十三钗》等等

当然这类电影以前的更多,像《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上甘岭》《地道战》,不过都是黑白片!

1、《战狼Ⅱ》是吴京执导的动作军事电影,由吴京、弗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卢靖姗、淳于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该片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的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

2、《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陈珠珠、林明杰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3、《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4、《中国蓝盔》是由宁海强执导,徐洪浩、一龙、彭凌、沈浩、王韬主演的军事题材电影。

该片讲述了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非洲坚决执行习主席指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方针、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派出了以“兵王”杜峰,王刚为首的作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故事。

5、《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1958年史文炽执导电影,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战争片。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建国大业》中影集团出品,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群星,零片酬

《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主演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影片分为两段。第一段的主线以刘烨扮演的国民党军官陆剑雄为主。37年冬南京城被日军攻破。大量像陆剑雄这样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街头巷尾展开惨烈的抵抗,并且最后悲壮地牺牲。这一段落真实、冷静地展现了日本军队对中国战俘以及普通平民所做的大面积、惨无人道的屠杀蹂躏,例如活埋、火烧、江淹等惨烈手段均有表现。第二段以德国人拉贝先生的“安全区”为圆心,刻画了范伟、高圆圆所饰角色为代表的小人物,在民族与个人遭受生死存亡之际,所做的种种保全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行为。这部分中,由于避难于“安全区”的难民多为青年女性,因此侧重展现了日军对中国妇女所做的奸淫掳掠的兽行,其中涉及到慰安妇等。

挺好看的电影,我都看哭了,有空可以看看。

《我的1919》,讲的是法国巴黎和会发生的事,事关中国山东省被列强瓜分,之后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正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情。主演是陈道明和许晴

上甘岭 最著名的,新一点的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这些都是呀。。。 上面一个有说呢,还有《沙家浜》,《紫日》 《地雷战》 《地道战》 《南京》 《鲁南抗日游击队》 《血战台儿庄》 《夺宝1942》 《巧奔妙逃》 《浴血太行》 《董存瑞》 《战争角落》 《太行山上》 《狩猎者》 《铁道游击队》 《黑太阳731》 《南京南京》 《硫磺岛》 《甲午风云》 《赵一曼》 《狼牙山五壮士》 《小兵张嘎》 《鸡毛信》 《地道战》 《地雷战》 《野火春风斗古城》 《苦菜花》 《回民支队》 《平原游击队》 《平原枪声》 《西安事变》 《破袭战》 《烈火金钢》 《血战台儿庄》 《血性山谷》 《七七事变》 《关东大侠》 《步入辉煌》 《剑吼长城东》 《燃烧的港湾》 《飞虎队》 《肉搏》 《焦土抗战》 《大义灭亲》 《儿女英雄》 《时代先锋》 《锦绣河山》 《铁血锄奸》 《女性之光》 《回祖国去》 《时代先锋》 《锦绣河山》 《铁血锄奸》 《最后关头》 《渡江侦察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