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发生减值准备后,预计使用年限怎么确定?

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发计提折旧,发生减值准备只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少,而预计使用年限是不变的,哪一年发生的减值准备,哪一年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这部分的减值准备再减去已计提折旧就可以,后两年的折旧额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以上全部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之后再减去预计净残值,最后除2就可以。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


折旧方法计算公式?

折旧有四种方法,分别是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式,每期的折旧额相等。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相等)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举例:】B公司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2021年9月行驶0.4万公里。则:

单位里程折旧额=60×(1-5%)/50=1.14(元/公里)

2021年9月折旧额=0.4×1.14=4560(万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直线折旧率,属于加速折旧)此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且最后2年需要改为直线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2年改为直线法:将倒数第二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分两年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1、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2、 工作量法3、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1、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


3、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怎么算?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二、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最后两年,按直线法平均摊销,)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除以2)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时固定基金的核算方法?

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使用年限平均法的优点是 ①只着重固定资产使用的长短,忽略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及效率;②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本例采用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使用工作量法的优点是:①简单明了、容易计算;②计体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想联系,既充分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因素的影响,又符合配比原则;③按照实际使用过程磨损程度计算,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使用程度,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缺点:①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②工作量法没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③是对固定资产的工作总量难以可靠的估计,也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点是:①计算折旧的基数不是固定资产原值而是净值;②折旧率按同等条件下直线法折旧率的2倍计算;③考虑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是:①计算年折旧额时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②计算公式中当直线法折旧大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时,改用直线法本身也不符合加速折旧的原理。

【例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怎么计算)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本例采用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额

使用年数总和法的优点是:①计提折旧的基数不变;考虑了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②充分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缺点是:折旧率逐年降低,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出错。

为什么要用双倍折旧法?

1.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可以加快固定资产的回收速度。

2.双倍折旧法主要是针对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有些生产用的固定资产在震动等较为严劣的生产环境下工作,损耗很大,设备为企业提供现金流的能力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弱。3.双倍折旧法能降低企业财产风险,也符合配比性原则。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规定资产减值准备需要在发生的当年减去,当年重新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没有发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不需要计算。 举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0,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第一年折旧额=(20000-1000)*2/5=7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000-1000-7600)*2/5=456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000-1000-7600-4560)*2/5=2736元 第四年折旧额=第五年折旧额=(20000-1000-7600-4560-2736-200)/2=1952元

为什么双倍余额递减法选择最后两年考虑残值呢?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使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的折旧额等于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等于原值减累计折旧。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前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产值,所以最后两年要改为直线法,必须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值才能够提足固定资产的折旧。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因此会计制度规定,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400 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0 000)×40%=240 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40%=144 000(元)从第四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年、第五年的折旧额=[(360 000-144 000)-4 000]/2=106 000(元)最后两年也就是第四年和第五年。计算到月的时候用年折旧额除以12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